在创作中经常要用口语表达,以提高作品的灵境性,但是现实中的口语由于准备不足,常常不像书面语那样严谨、规范。如果用口语用书面方式记录下来,就会发现很多毛病。有的是无关紧要的,有的却事关重大。口语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省略现象较普遍,省略的部分也较多。比如在高铁车上的乘务员向旅客查票,伸出手去只说一个字:“票”。意思很清楚,即“查票了,请你把车票拿出来看看。”旅客出示车票的时候,也只需要讲一个字:“这儿”。意思是我的票在这儿。”

语文口语表达与写作(创作中的口语与书面语不同比较)(1)

本文作者

这种省略句表达意显然是很明白的,不省反倒显得有些罗嗦。但口语中的省略也不是随意性的,可省的地方才能省,不能省的地方就千万省不得。

有个人家里来了客,主人见自家孩子愣着不去搬凳子,就骂道:“客来了,站在那凡象木头一样,动都不动”。

客人听了,十分难堪,因为这话像是骂客人自己“象木头一样,动都不动”。这位主人不应该在“站”字前面省掉代替孩子的“你”字。

有段相声,就是从这种语言现象里取笑料的。有位餐厅服务员端了几碟子菜,走出来,朝顾客喊:“这是谁的肠子!谁的耳朵!”买了这两道菜的顾客哭笑不得。服务员又问另几位顾客:“这是不是你的肝?你有心吗?看你的尾巴真好下酒。”像他这样省略,气量小的顾客可真受不了。

语文口语表达与写作(创作中的口语与书面语不同比较)(2)

现实中的口语另一个特点是,没有标点符号。它的句读和语气一般是靠停顿和语调表示的。因此,我们说话要注意停顿和语调。

据说有这样一位妇女,孩子得了病,她风风火火赶到医院里,冲医生就问:“医生我崽,他有救吗?”医生倒颇有涵养,只笑笑了之。这位母亲的话应该这样说:医生,我的崽他有救吗?”停顿的位置错了,意思大相径庭。病人的母亲因为心太急,医生谅解她了。艺术家也注意从这种语言现象里搜集喜剧素材。有出传统戏里边就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位叫王先生的,有事到杨五娘家里去。杨五娘的狗扑过来咬他。王先生道:“杨五娘狗婆子乱咬人。”这话看似告诉杨五娘,你家的“狗婆子乱咬人”,实际是骂杨五娘是“狗婆子”。

杨五娘也很机灵,笑了笑,道:“王先生畜牲不懂事。”这话表面上像是对王先生解释,“畜牲不懂事”,实际也是骂王先生是“畜牲”。

语文口语表达与写作(创作中的口语与书面语不同比较)(3)

现实中的口语还有一个特点,倒装现象普遍。这是由于说话人注意强调谓语部分,待谓语部分说完后,才想到将主语补上。比如:“去看电影吗,今晚你”?“书没有借给别人,我。”书面语的倒装句是在主谓之间加一个逗号,口语则是靠停顿来表示。这个停顿很重要,没有这个停顿意思可能完全变样。再比如鱼吃腻了,我”这个倒装句,假如中间不停顿,就变成“鱼吃腻了我。”意思全反了。

而创作中的口语的语气特别重要。同是一句话,语气不同,意思大不一样。如“对不起”这句话,用不同的语气说,表达的意思和感情是完全不同的在公共汽车上,不小心踏了人家的鞋子,微笑着说声“对不起”,是文明礼貌语。这种语气的“对不起”,可以熄火消怒。如果两个人在吵架,一方喝声道:“你敢再骂,再骂我对不起!”这个“对不起”是警告语,也是威胁语,书面语后面是带感叹号的。这种语气的“对不起”可是“易燃易爆物”。还有这样一种语调:“大家要努力罗,产值上不去的话,年终奖金就对——不——起了。”

语文口语表达与写作(创作中的口语与书面语不同比较)(4)

创作中的书面语时在两个字中间加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因为讲话人是拉长声音讲的。这是一种委婉语,奖金“对不起”了嘛,就是“没得了”。体现说话人有点抱歉,然而又是无可奈何的感情。

书面语中有引号,口语表达对这个符号很棘手。遇着书面语要用引号的地方,口语表达要特别注意。汉语中,有些商标、商号是可以直接代替商品的。“他喝“自兰地还是威士忌?”“白兰地”和威士忌”分别代替这两种商标的酒,书面语用加引号表示。不过这样的句子口语没用引号念起来意思也一样。

语文口语表达与写作(创作中的口语与书面语不同比较)(5)

有些句子情况就不同了,书面语加引号表示,意思一清二楚,不会引起歧义,口语没有引号说起来就可能产生歧义。又比如有人在水果摊里听到一个姑娘对店老板说:“我最喜欢“丑八怪”,我要丑八怪。那恐怕会以为这个姑娘疯了。大家当然知道,她是最喜欢“丑八怪”这种橘子的水果,要买一袋子“丑八怪”橘子。因为口语没办法表示引号,所以外地人听起来会以为她喜欢“丑八怪”这个人,要丑八怪这个人。遇着这种情况,为妥当计,口语表达最好将商标(或商号)连同商品一起说出。这位姑娘这样说就适宜一些:“我最喜欢吃丑八怪橘子,想买一袋丑八怪橘子。

语文口语表达与写作(创作中的口语与书面语不同比较)(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