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发病初期症状发生在根部、茎基部或者贴近土壤部位的病害,均可归为【根、土】类病害,也可以称之为土传类病害,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怎样才能快速准确地判断植物病害?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怎样才能快速准确地判断植物病害(植物病害八大分类之四)

怎样才能快速准确地判断植物病害

凡是发病初期症状发生在根部、茎基部或者贴近土壤部位的病害,均可归为【根、土】类病害,也可以称之为土传类病害。

一、根、土类病害介绍

症状识别:此类病害由土壤或水流传播,病原菌种类繁多,其中包含高等真菌、低等真菌和细菌,防治起来相对比较困难。

此类病害共同点是:一般经根系或近地面的茎基部、匍匐茎等侵染,基本不会在叶片、花序或果实上单独出现病症。此类病害的症状一旦出现,防治起来相对比较困难,预防或者初期防治效果最佳,一旦进入发病中期或者后期,基本无药可治,只能控制其不再蔓延。

常见病害:白绢病、猝倒病、根腐病、根结线虫病、黑胫病、脚腐病、茎基腐病、枯、黄萎病、立枯病、蔓枯病、青枯病、全蚀病、纹枯病等;

二、根、土类病害的防治药剂

1、防治方法推荐

合理种植、改良土壤、增施微生物菌剂、拌种、灌根、喷雾或涂抹;

1)倒茬轮作:水旱轮作或与非同科作物轮作;

2)土壤消毒剂:敌磺钠、多菌灵、噁霉灵、福美双、甲基硫菌灵、克菌丹、硫酸铜、氯溴异氰尿酸、氢氧化铜、三氯异氰尿酸、五氯硝基苯、微生物菌剂等,还有氯化苦、棉隆、威百亩等属于对大气和土壤破坏较大的,不建议使用。

3)土壤改良剂:酸性或碱性土壤调理剂、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含氨基酸、腐植酸、海藻酸、壳寡糖的水溶肥等;

4)微生物菌剂:地衣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淡紫拟青霉菌等;

5)拌种:咯菌腈、唑醚·甲霜灵、精甲·咯菌腈、精甲·咯·嘧菌、苯醚·咯·噻虫等;

3)灌根:络氨铜、喹啉铜等有机铜制剂,噁霉灵/甲霜灵 乙蒜素/中生菌素/氯溴异氰尿酸/克菌丹;

4)喷雾/涂抹:有机铜制剂、三唑类/噁霉灵 氯溴异氰尿酸/中生菌素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克菌丹;

2、常见病害防治药剂

2.1、白绢病

种衣剂:精甲·咯·嘧菌、咯菌腈·精甲霜·噻呋、咯菌腈·噻虫胺·噻呋、噻虫胺·噻呋酰胺等

预防药剂:丙森锌、代森联、代森锰锌、敌磺钠、多菌灵、福美双、井冈霉素等;

防治药剂:多抗霉素·噻呋酰胺、腐霉利、氟酰胺、氟胺·嘧菌酯、甲霜·噁霉灵、精甲·噁霉灵、井冈·嘧苷素、井冈·噻呋、噻呋酰胺、噻呋·吡唑酯、噻呋·嘧苷素、噻呋·戊唑醇、异菌脲(富美实扑海因)、唑醚·啶酰菌(巴斯夫凯津)、唑醚·氟酰胺(巴斯夫健达)等。

2.2、猝倒病

猝倒病致病菌为鞭毛菌亚门腐霉菌,属低等真菌病害,防治可以参考植物病害八大分类之一【霜、疫病】,下面是部分有猝倒病登记的药剂:

种衣剂:吡唑醚菌酯、精甲霜灵、精甲·咯菌腈、精甲·咯·嘧菌、噻虫·咯·精甲、噻虫·咯·霜灵等;

单剂:噁霉灵、霜霉威盐酸盐(拜耳普力克)、五氯硝基苯、辛菌胺醋酸盐、乙酸铜、哈茨木霉菌等;

复剂:春雷·霜霉威、敌磺·福美双、甲霜·福美双、甲霜·噁霉灵、精甲·噁霉灵、硫磺·敌磺钠、霜霉·噁霉灵、五氯·福美双等;

2.3、根腐病

因致病菌不同,可分为腐霉根腐病、疫霉根腐病、镰孢根腐病、褐色根腐病、黑点根腐病、镰刀菌根腐病等。

腐霉根腐病、疫霉根腐病的防治方案参考植物病害八大分类之一【霜·疫病】中病害的治疗方案。

镰孢根腐病、褐色根腐病、黑点根腐病、镰刀菌根腐病菌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为高等真菌病害。防治方案如下:

种衣剂:苯醚·咯·噻虫、吡虫·咯·苯甲、多·福、精甲霜灵、精甲·咯菌腈、甲霜·多菌灵、咯菌腈、噻虫·咯·霜灵、唑醚·甲菌灵等;

预防药剂:丙森锌、代森联、代森锰锌、敌磺钠、多菌灵、多粘类芽孢杆菌、福美双、井冈霉素、小檗碱、枯草芽孢杆菌、木霉菌等;

防治药剂:丙环唑、噁霉灵、二氯异氰尿酸钠、甲霜·噁霉灵、甲霜·种菌唑、精甲·百菌清、精甲·嘧菌酯、硫酸铜钙、十三吗啉、铜钙·多菌灵、萎锈·福美双、异菌·氟啶胺、乙蒜素等。

2.4、根结线虫病

1)土壤熏蒸:棉隆、氯化苦、威百亩等;

2)颗粒剂:阿维菌素、噻唑膦、淡紫拟青霉、厚孢轮枝菌,寡糖·噻唑膦(巴斯夫施文多);使用方式:定植前或定植时撒施、穴施、沟施;

3)液体制剂:阿维菌素、噻唑膦、氟吡菌酰胺(拜耳路富达);使用方式:中后期随水肥冲施;

4)土壤调理剂:硅钙钾镁肥、生根液体肥(腐植酸、氨基酸、海藻酸、甲壳素等)等;

5)高温闷棚:致死温度为55℃,10min即可死亡。

2.5、黑胫病

烟草黑胫病致病菌为疫霉菌属,鞭毛菌亚门真菌,防治建议如下:

预防药剂:丙森锌、代森联、代森锰锌、敌磺钠、多菌灵、福美双、甲霜·锰锌、精甲霜·锰锌、辛菌胺醋酸盐、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木霉菌等;

防治药剂:丙森·甲霜灵、二氰·烯酰、噁霉·稻瘟灵、噁酮·锰锌、氟吗·乙铝、氟菌·霜霉威、氟醚·烯酰、甲霜·霜霉威、三乙膦酸铝、霜霉威盐酸盐、霜霉·络氨铜、霜霉·乙酸铜、烯酰吗啉、烯酰·咪鲜胺等。

其它作物黑胫病为细菌性病害,防治建议如下:

预防药剂:波尔多液、春雷霉素、碱式硫酸铜、宁南霉素、噻唑锌(巴斯夫乾运)、氧化亚铜、中生菌素等;

防治药剂:春雷王铜、大蒜油、腐植酸铜、琥珀肥酸铜、喹啉铜、络氨铜、氧氯化铜(王铜)、噻菌铜、噻霉酮、乙蒜素、乙酸铜、唑酮·乙蒜素、中生·嘧霉胺等。

2.6、脚腐病

柑橘脚腐病,是危害柑橘主干基部的土传性病害,在我国各柑橘产区均有发生。脚腐病感病初期病部树皮呈不规则的湿腐状,颜色变褐常流出褐色胶液,具酒糟气味,病害扩展至木质部,使木质部变色腐烂,病健交界明显,发病后期树皮干裂脱落,木质部外露。

柑橘脚腐病的致病菌有两种,疫霉菌为主,镰刀菌为辅,所以在防治过程中以防治疫霉菌为主,搭配防治镰刀菌。

1)发病前使用药剂

氨基寡糖素、百·福、百菌清(先正达好迪施)、丙森锌(拜耳安泰生)、代森联(巴斯夫品润)、代森锰锌(先正达山德生)、丁子香酚、福美双、几丁聚糖、甲霜灵、精甲霜灵、克菌丹、苦参碱、木霉菌、乙酸铜等;

2)发病初期使用药剂

单剂:吡唑醚菌酯(巴斯夫凯润)、丁香菌酯、啶氧菌酯、噁唑菌酮、氟吡菌胺、氟啶胺、氟吗啉、氟醚菌酰胺、嘧菌酯(先正达阿米西达)、醚菌酯、氰霜唑、氢氧化铜、三乙膦酸铝、霜霉威盐酸盐(拜耳普力克)、霜脲氰、双炔酰菌胺(先正达瑞凡)、肟菌酯、烯肟菌酯、烯酰吗啉(巴斯夫阿克白)等;

复剂:丙森·霜脲氰、春雷·喹啉铜、春雷·王铜(日本北兴加瑞农)、噁酮·嘧菌酯、噁酮·锰锌(科迪华易保)、甲霜·噁霉灵、甲霜·福美双、甲霜·锰锌、精甲·噁霉灵、精甲霜·锰锌(先正达金雷)、氰霜·百菌清、双炔·百菌清(先正达瑞至)、烯酰·吡唑酯(巴斯夫凯特)、烯酰·丙森锌、烯酰·喹啉铜、烯酰·锰锌、烯酰·嘧菌酯、烯酰·唑嘧菌(巴斯夫德劲)、乙铝·锰锌、唑醚·代森联(巴斯夫百泰)等;

3)发病中后期使用药剂

噁酮·氟噻唑(科迪华增威赢倍)、噁酮·氰霜唑、噁酮·霜脲氰(科迪华抑快净)、氟吡菌胺·霜脲氰、氟菌·霜霉威(拜耳银法利)、氟噻唑吡乙酮(科迪华增威赢绿)、霜脲·氰霜唑、霜脲·锰锌(科迪华克露)、烯酰·氰霜唑、烯酰·霜脲氰等

在上述药剂基础上,建议再搭配一些三唑类或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或一些其它药剂(如吡唑醚菌酯、嘧菌酯、醚菌酯、肟菌酯、苯醚甲环唑、春雷霉素、乙蒜素、大蒜素等),同时注意防控天牛危害。

2.7、茎基腐病

种衣剂:咯菌·精甲霜、甲霜·嘧菌酯、咯菌腈、唑醚·甲菌灵、精甲霜灵、噻虫·咯·霜灵、精甲·咯·嘧菌、唑醚·精甲霜等;

药剂防治可以参照镰孢根腐病、褐色根腐病、黑点根腐病、镰刀菌根腐病的防治方案。

2.8、枯、黄萎病

单剂:氨基寡糖素、丙硫唑、春雷霉素、敌磺钠、多抗霉素、噁霉灵、混合氨基酸铜、甲基硫菌灵、络氨铜、咯菌腈、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嘧菌酯、咪鲜胺、咪鲜胺锰盐、三氯异氰尿酸、申嗪霉素、辛菌胺醋酸盐、乙蒜素、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木霉菌等;

复剂:苯甲·嘧菌酯、多·福、噁霉·稻瘟灵、噁霉·福美双、寡糖·链蛋白、混铜·多菌灵、甲硫·噁霉灵、甲硫·福美双、甲霜·百菌清、甲霜·噁霉灵、咯菌·噁霉灵、咯菌·嘧菌酯、络铜·柠铜、霜霉·精甲霜、五硝·多菌灵、异菌·氟啶胺、唑酮·乙蒜素等。

2.9、立枯病

立枯病致病菌主要为为半知菌亚门的立枯丝核菌,属高等真菌病害,防治可以参考植物病害八大分类之三【粉、锈类】,一般情况下可以用三唑类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芸苔素 叶面肥进行防治。下面是部分有猝倒病登记的药剂:

种衣剂:多·福、甲霜·种菌唑、精甲·咯菌腈、精甲·咯·嘧菌、咯菌腈、咪鲜·噁霉灵、萎锈·福美双、五氯·福美双、噻虫·咯·霜灵、

单剂: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代森锌、敌磺钠、多抗霉素、啶氧菌酯、噁霉灵、井冈霉素、络氨铜、三氯异氰尿酸、四霉素、蛇床子素、五氯硝基苯、戊唑醇、异菌脲、乙蒜素、哈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等;

复剂:丙环·嘧菌酯、多·福、噁霉·稻瘟灵、琥铜·乙膦铝、甲霜· 噁霉灵、甲霜·福美双、精甲·噁霉灵、咯菌·噁霉灵、咪锰·甲霜灵、萎锈·福美双、五氯·福美双、唑醚·甲菌灵等。

2.10、蔓枯病

防治可以按照常见高等真菌病害进行防治,可以参照植物病害八大分类之三【粉、锈类】中的药剂指导。

一般情况下可以用三唑类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芸苔素 叶面肥进行防治。

目前有蔓枯病登记的药剂如下:

苯甲·吡唑酯(巴斯夫善常)、苯甲·啶氧、苯甲·氟酰胺(巴斯夫健攻)、苯甲·嘧菌酯(世科姆福递)、苯甲·咪鲜胺、苯甲·溴菌腈、苯甲·烯肟、啶氧菌酯(科迪华阿砣)、多抗霉素、氟菌·肟菌酯(拜耳露娜森)、氟菌·戊唑醇(拜耳露娜润)、氟酰羟·苯甲唑(先正达美甜)、嘧菌酯、嘧菌·百菌清(先正达阿米多彩)、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双胍·己唑醇、唑醚·代森联(巴斯夫百泰)等。

2.11、青枯病

预防药剂:波尔多液、春雷霉素、碱式硫酸铜、宁南霉素、噻唑锌(巴斯夫乾运)、氧化亚铜、中生菌素、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

防治药剂:春雷王铜、大蒜油、腐植酸铜、琥珀肥酸铜、喹啉铜、络氨铜、三氯异氰尿酸、氧氯化铜(王铜)、噻菌铜、噻霉酮、噻森铜、乙蒜素、乙酸铜、唑酮·乙蒜素、中生·嘧霉胺等。

2.12、全蚀病

小麦全蚀病为土传病害,建议对种子进行包衣预防,一旦发现可用三唑类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芸苔素 叶面肥进行防治。

种衣剂:苯醚甲环唑、苯醚·咯·噻虫、苯甲·吡虫啉、吡虫·咯·苯甲、硅噻菌胺、嘧菌酯、戊唑醇、苯甲·噻虫嗪、戊唑·吡虫啉、腈菌·戊唑醇等;

2.13、纹枯病

小麦纹枯病也是典型的土传病害,温度20-25℃,播种过早过密,施氮过多,病田连作等最易发生或爆发。在其防治方面,我们可以采用拌种和叶面喷施相结合的防治,一般可以用三唑类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芸苔素 叶面肥进行防治。下面是一些有纹枯病登记的药剂:

种衣剂:苯甲·吡虫啉、烯肟·苯·噻虫、吡虫·咯·苯甲、戊唑醇、苯醚·咯·噻虫、苯醚甲环唑、噻虫·咯菌腈、咯菌·嘧菌酯、多·福·唑醇、噻呋·呋虫胺、戊唑·福美双、吡醚·咯·噻虫、戊唑·吡虫啉等;

常规药剂:

单剂:百菌清、苯醚甲环唑(先正达世高)、丙环唑(先正达秀特)、多菌灵、氟环唑(巴斯夫欧博)、甲基硫菌灵、井冈霉素、己唑醇、噻呋酰胺、三乙膦酸铝、肟菌酯、戊唑醇(拜耳富力库)等;

复剂:苯甲·丙环唑、苯甲·己唑醇、苯甲·嘧菌酯、苯醚·戊唑醇、丙环·嘧菌酯(先正达扬彩)、丙环·咪鲜胺、啶氧·丙环唑(科迪华法砣)、多·酮、氟环·嘧菌酯、氟菌·氟环唑(巴斯夫健武)、甲硫·己唑醇、甲硫·戊唑醇、井冈·嘧菌酯、克菌·戊唑醇、醚菌·氟环唑(巴斯夫尊保)、噻呋·氟环唑、噻呋·己唑醇、噻呋·嘧菌酯、噻呋·戊唑醇、三环·氟环唑、肟菌·戊唑醇(拜耳拿敌稳)、戊唑·多菌灵、戊唑·嘧菌酯、戊唑·咪鲜胺、唑醚·戊唑醇等。

枯黄萎及青枯病防治,建议连喷雾带灌根同时进行,防治效果最有保障。蔓枯病防治采用涂抹方法治疗效果最好,同时建议配合均匀喷雾,对其他部位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茎基腐病建议采用内吸性较好的产品喷淋或者淋灌。

还有一些病害在土里面发生或者近土面茎基部为害,如玉米茎腐病。花生茎腐病、块根块茎类作物的病害(如花生果腐病、大姜软腐病、萝卜黑腐病、土豆环腐病等),此类病害较多,也可以笼统的划分到【根、土类】病害,在防治之前要先区分真菌性、细菌性病害,再按照上面13种病害的治疗方案,交替选择用药。

三、部分药剂使用注意事项

1、棉隆

本剂为土壤消毒剂,不可兑水喷施于任何作物上。

1)清理棚室:整地之前,应清除地块内残留的秸秆、枯枝、残根等。

2)翻耕土壤:施药前使用旋耕机深翻土壤,深度35cm左右,使土壤疏松、通透,因为气体不可能渗入到大块结实的土团内。

3)大水漫灌:在施药之前,必须使土壤的持水力达到60%~70%,并维持3d~5d以上。在土壤湿度合适的情况下,各种病原对药剂处于敏感状态,杂草种子开始萌发,更容易被棉隆气体杀死。

4)施肥和撒药:在施药前施入有机肥,避免土壤二次感染。生物药肥及复合肥不得同时使用,棉隆亩用量20-30kg。

5)翻地混药:施药后马上用旋耕机混匀土壤,深度为25-30cm左右,使药剂与土壤粒子充分接触。

6)盖膜:混土后再次浇水湿润土壤,覆盖不透气的塑料膜,最好在1-2小时内完成。塑料膜厚度不得低于4丝。

7)掲膜透气:10-15天后,去除塑料膜(最好再浇一遍透水),透气7天左右。

8)栽苗前做安全测试:随机取土样,装半玻璃瓶,在瓶内放粘有小白菜种子的湿润棉花团,然后立即密封瓶口,放在温暖的室内48小时,同样取未施药的土壤做对照,看种子萌发情况。

2、苯甲·丙环唑

由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复配而成,不能与铜制剂或碱性物质混用;

3、多·酮

由多菌灵和三唑酮复配而成,具有预防、铲除和治疗作用,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4、醚菌·氟环唑

由醚菌酯和氟环唑复配而成,不可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5、甲霜·噁霉灵

由甲霜灵、噁霉灵两种内吸性杀菌剂复配而成,一种专门针对土传病原菌的土壤杀菌剂,具有渗透功能,可以被植物吸收并传导到根部周围,避免植物根部受病原菌侵害,能够有效防治水稻苗期立枯病。不得与碱性农药等物质混合使用,以免降低药效。

对于根、土类病害,建议叶面和根部同时进行,发病较严重的需要定向喷雾。此类病害里面绝大多数病害也是我们俗称的“重茬病害”,这类病害的防治一方面需要化学防控,另一方面需要农业措施到位,如增施有机肥、增施微生物菌剂、调节土壤理化性质、改善耕作结构等,只有多方面协同,提前防控,才能最大限度降低该类病害发生的概率和病害的严重程度。

(注:本文仅供参考,需根据实际情况酌情选择用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