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的心直口快其实就是没教养 你以为的心直口快(1)

来自网络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这样一些人,他们一开口说话,就直戳你的痛点,自以为是,让人很不舒服。我上班的大楼里有好几家公司,因为大家经常一起上下电梯,一起食堂用餐,也就慢慢认识了一些点头之交的其他公司的人。

隔壁公司有一个小伙子,长得高大帅气,一表人才的样子,他经常会在午休时间或下午茶时间来串门,大家都看得出他对我们公司新招的一个小姑娘有点意思,每次来,他都会主动和小姑娘搭讪。

但是,他一说话,就暴露了他的教养层次。

你以为的心直口快其实就是没教养 你以为的心直口快(2)

来自网络

“你今天穿的这条裤子不好看,显得腿很短”“你的肚子怎么这么大,是不是最近吃得太好了?”“脸上长痘了,你肯定是内分泌失调了”.......从他嘴里经常会冒出这种类似的话。

说完这些,他都会加上一句属于他的经典台词“我是个心直口快的人,你不要介意哦”。我们在一旁听得干着急,猜想小姑娘内心一定很受伤。

在他看来,这种“心直口快”是优点,他想把这个优点展现给小姑娘看,来表现自己的坦率、诚实,以博得小姑娘的好感。

但是他不知道,“心直口快”还有一个近义词,叫“口无遮拦”。

两者意思相近,属性却完全不同,一个是正向的、褒义的,另一个则是反向的、贬义的,在他为自己的口才沾沾自喜的时候,我们公司的那个小姑娘在心里已经把他打入了十八层地狱。

事后,小姑娘跟我们说,那样的男人,跟他还不熟,他都会这样说话,真是没教养,如果长期呆在一起,指不定还会说出什么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话呢,我可吃不消。

契诃夫说:在男人身上,智慧和教养最要紧,漂亮不漂亮,对他来说倒算不了什么!要是你头脑里没有教养和智慧,那你哪怕是美男子,也还是一钱不值。

你以为的心直口快其实就是没教养 你以为的心直口快(3)

来自网络

那个小伙子的初衷是想结识漂亮的小姑娘,本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发展一下很有可能成功的一段姻缘,硬是被他自己未曾修炼好的教养给毁了。

所以,不因心直口快而伤害他人,不为卖弄自己而使他人难堪,这不仅是教养,更是一种善良。

如果这种心直口快是无心之过的话,那么还有一种更伤人的言语,则是有意为之,是对教养的挑战。

我一直认为,老师,是个神圣的称呼;教师,是一种高尚的职业。一日之师,终身为父。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而我的好朋友琼芳,说起老师,却嗤之以鼻,原因是她女儿学校的班主任老师的日常所言所行,彻底摧毁了她对老师这一神圣称呼的美好形象。

你以为的心直口快其实就是没教养 你以为的心直口快(4)

来自网络

从琼芳和她女儿的口中得知,那个班主任老师在课堂上骂学生是家常便饭,而且还爆粗口。

以下是她女儿的口述:

有一次考试,我们班的平均分在全年级段排在倒数几名,那天,上课铃响了以后,我们看见老师气鼓鼓地走进教室,然后把手里的试卷重重地摔到讲台上,恶狠狠地瞪着同学们,骂开了。

“你们这帮人,平时对你们太好了,都是吃屎的,考得这么差,怎么考出来的”,说着,拿起讲台上的教鞭,用力地敲打讲台,继续骂,“你们都是犯贱的,不对你们凶一点,你们就当是福气了”。

我们都吓得不敢发出一点声音,不敢看她,低着头,虽然她经常骂我们,我们早就皮掉了,但是她骂的时候还是挺怕的,就怕那个教鞭打过来,心里提心吊胆的。

她骂完我们,把家长也骂了一顿,说家长没有管好我们,一天到晚不知道在干什么。

我们整节课就听她骂,浪费我们一节课时间,唉!

听完小朋友的述说,我感觉一阵阵凉意涌上心头。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你以为的心直口快其实就是没教养 你以为的心直口快(5)

来自网络

我们姑且认为这个老师的出发点是为孩子们好,是秉着严师出高徒的古训,但是她的言语却违背了为人师表的基本准则,更暴露了作为一个教师个体的不好的教养。

这个班级没有一个孩子喜欢上她的课,表面服从老师,实际上却阳奉阴违,掌握了一套如何对付老师的方法,班级的成绩在年级段总是排在很后面。

韩愈的《师说》里提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传道、授业、解惑,这三者都是要老师对学生口口相传,通过言语教给学生知识的,而一个言语粗劣不文明的老师,如何能做到“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呢?如此教养,其结果也应了孔老夫子的那句话: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我们应该还记得前年在媒体上被爆的一段录音,一个学生在上课时偷录了老师骂他们的整个过程。语音里的老师竭尽谩骂之能事,就因为班里的学生没有送礼物给她。

“你们太不懂事了,太不会办事了,你看隔壁班的班长组织的,每个同学出钱,给老师买礼物,你们呢,太不懂事了,让我很没面子,把我的脸都丢尽了……”

虽然事后这位老师被开除,并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但是她恶劣的言行已深深地烙印在孩子们的内心,在社会上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这样的教养,给“老师”这个称呼彻彻底底地抹了一层灰。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教师真正的教养性表现为:学生能从他身上看到一个引导他们攀登道德高峰的引路人,从他的话里听出他在号召他们成为忠于信念,对邪念不妥协的人。

这令我想起了最近在重读的《红楼梦》里的一个人物,年少时看这本名著似懂非懂,对人世间的经历和感悟也没有现在这么深刻,再次读来,感受和体会大不同。

看到第三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对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这个全书提及笔墨并不多的人物有了更深的敬佩。

你以为的心直口快其实就是没教养 你以为的心直口快(6)

来自网络

林黛玉家里的私塾先生贾雨村,一个落难书生,无权无势唯有才,心存志远,想托林如海写一封推荐信进京谋个官职,他把自己内心的需求用写诗的形式委婉地告知林如海后,善解人意又通情达理的林如海马上说:“此刻正思向蒙训教之恩,未经酬报,遇此机会,岂有不尽心图报之礼。”

林如海要告诉贾雨村的是,你一直教育我的女儿,我一直想要报答你,正巧小女儿要去投靠她外祖母,拜托你带她一起去。是我求你,而不是你求我。

林如海用这样的言语,既帮了贾雨村又顾及到贾雨村的面子,不至于让他太难堪和自卑。像林如海这种地位身份的人,大可以拒绝,或者恩威并施,让你记得我的好。但是林如海没有,他以心度心,以身观身,可见人品之好,教养之好。

有个作家说过:真正有教养的人,会考虑别人的感受,不让别人难堪,特别是面对本已经处在难堪状态下的求助者,主动用谦逊维护对方的自尊,在不动声色的言语里,让人感觉特别舒服,没有丝毫压力。

佛家十善业里讲到“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是指对嘴巴的修行,也叫口业。希望我们两耳所及都是温暖美好的言语,希望我们自己守住这道善门。

让我们谨记英国哲学家洛克的话:在缺乏教养的人身上,勇敢就会成为粗暴,学识就会成为迂腐,机智就会成为逗趣,质朴就会成为粗鲁,温厚就会成为谄媚。

不做那个口无遮拦的人,不自以为是的心直口快,让良好的教养融入到我们的血液里,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做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

作者:孔雀和鸵鸟

个人简介:新媒体作者,以书为友,以笔为剑,执笔走天下,写尽心中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