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咖啡里的云

声明: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抄袭必究!

甄嬛传雍正死后是哪个阿哥登基 甄嬛传雍正苏培盛(1)

相关阅读:

《甄嬛传》雍正∣最高明的演技,是不露痕迹

《甄嬛传》雍正∣刻薄但不寡恩;冷酷但非无情;凉薄尚存一丝温情

甄嬛传雍正∣双方合作关系违背个人自由意志时,一方必然撕毁契约

01

现在重点说说苏培盛对雍正的“背叛”。

对于苏培盛的背叛,皇帝的“没想到”其实不应该。

苏培盛其实不算弑∣君行动的直接参与者,他最多也就是个“知情不报”加“放任自流”者。

当然他作为雍正的首领太监,本来是最有义务维护雍正的安全的。

那么他明知道甄嬛想对皇帝不利,还故意不闻不问给甄嬛提供下手的机会,为什么?这对雍正算背叛吗?

站在苏培盛的立场,必须这么做,而且不算背叛。

我虽然一直强调“忠”,但从来就不认为“忠”是一成不变的。

与其把“忠”理解成忠于团队、忠于老板,不如理解成忠于自己。

同样的,只有在你享受了权利时,你才有责任承担义务。

如果相应的权利已经消失,或者已经被另一种权利所替代,你还死抱着以前的义务不放干嘛?

当苏培盛与皇帝之间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时,苏培盛当然应该忠于皇帝。

可是当皇帝给不了他想要的利益时,甚至有可能还会破坏他的利益时,另一个甄嬛却能给予他更多的利益,他再忠于雍正,就是愚忠。

如果是在现代社会里,苏培盛要从雍正处跳槽到甄嬛处,是不是应该先跟雍正打个招呼?是不是应该即使跳了槽也不去害雍正的公司?

当然是!

因为雍正又不会死,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大家还都要在圈子里混呢。

你怎么就知道今后雍正不会再把你从甄嬛处挖回去?或者说你的行为会不会损害你在业内的名声?

你讲道义当下为的是别人,但最终还是为了你自己。

你要是说你讲道义为的就不是自己为的就是别人,那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夸你好......

可是现在是在后宫!

苏培盛面临的这种情况,不是雍正si就是甄嬛si,他只能选一个。

甄嬛传雍正死后是哪个阿哥登基 甄嬛传雍正苏培盛(2)

02

那为什么苏培盛应该选甄嬛而不是选雍正。

首先,就算没有甄嬛和叶澜依下药,雍正的身子也已经虚透了,他本来也活不了多久了。

那为什么苏培盛不劝雍正爱惜身体?

我只能说,给皇帝提建议本来就不是苏培盛的分内事。

就算苏培盛对雍正有感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伴君如伴虎,谁知道他一句诤言说出去皇帝会不会突然抽风发怒砍了他的脑袋?

当皇帝虽然收益大,其实风险也大,你永远听不见一句真心话,因为没人能跟你平等相待,没人会真心为你着想。

而且我一点也不同情皇帝,就如同我一点也不同情明星们很辛苦还没有隐私。

这都是你们自己的选择啊,享受了利益当然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而且既然大部分人都巴望着当皇帝当明星,就证明这确实是个收益高的职业,别占了便宜还卖惨。

所以我不认为苏培盛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事实上,苏培盛能说的他都说了,这就已经是相当忠心相当耿直了。

其实若苏培盛是个理性利己又完全能抛弃感情的太监,当然是想都不想就选甄嬛。

一朝天子一朝臣,更甭说是宫女太监了,老皇帝驾崩肯定要放出宫一批的,留下来的若不能傍上新皇这辈子就算是完了。

苏培盛要想保住他的地位,肯定是要傍上甄嬛这个最有希望的未来太后。

电影《勇敢的心》里苏菲玛索演的太子妃去监狱里看华莱士,守卫一开始不让她进,她说:

长脚快不行了,太子病弱,你说将来谁掌权?

守卫马上就让她进了。

就是一样的道理。

若非说苏培盛不忠于皇帝也罢了,但是若要在忠于皇帝和忠于自己的性命之间选择,那肯定得选忠于自己的性命啊。

所以我们没理由苛求苏培盛。

当然电视剧拍得没有我分析的这么理性或者说这么残酷吧,电视剧还是偏感性的。

所以要让观众充分站在苏培盛一边,还要给苏培盛制造一些感情原因,让他从理性和感情两方面都坚决地投靠甄嬛背叛皇帝。

这个就是我要说的皇帝的另一个致命错误:对奴才不够好。

写皇后时我就说过,在后宫中对奴才不够好,才真真是绝了自己的路。

肯定有人要问,皇帝对苏培盛怎么不够好了?看起来相当好啊?

我要说,比起甄嬛对下人,那真的差得太远了。

苏培盛和槿汐的对食事件一发作,甄嬛是一心要保住槿汐,从而也一心要保住苏培盛,可皇帝是什么反应?

先看甄嬛是怎么说的:

臣妾没有约束好宫人,是臣妾的不是。

甄嬛这个意思主要是在请罪吗?不是的。

甄嬛的真正意思是说:奴才的错就是主子教导无方,奴才犯了错不该全由奴才自己担着,主要是主子的责任,所以请求皇帝从宽发落没有直接行为能力的奴才们。

甄嬛传雍正死后是哪个阿哥登基 甄嬛传雍正苏培盛(3)

可是皇帝没听懂她这个意思,皇帝以为她真的是在请罪,所以还说话来安慰她,这不是你的错。

若如你所说,苏培盛是自幼在朕身边服侍的人,那朕是不是更不会管教和约束了,他们自己做错的事,朕与你都无可奈何。

甄嬛的意思原本想把这个错揽上自己的身,槿汐身上的错才能少一点。

但因为皇帝就没像甄嬛在乎槿汐那样在乎苏培盛,他就没想着使劲来保住苏培盛,所以他没听懂甄嬛的意思。

这句就更明显了:

你若是真舍不得槿汐,朕叫内务府再给你挑个更好的。

这不就明摆着是要放弃崔槿汐和苏培盛了吗?

应该没人会理解为皇帝的意思是只是放弃崔槿汐却要留着苏培盛吧。

甄嬛传雍正死后是哪个阿哥登基 甄嬛传雍正苏培盛(4)

所以甄嬛听见这话,才知道皇帝原来就没有想过要保住二人,没办法才去找的端妃。

好,苏培盛被放出来以后,皇帝又是怎么个表现?

算了,以后别再来往了,没得再落人口舌。

这话听着让苏培盛寒心吗?

皇帝用惯了苏培盛,认为人家伺候他就是天经地义的,从来没想过人家也有人家的诉求。

还是那句话,你是皇帝又如何?

健康的关系中双方都应该获得利益,你只想过你的利益,苏培盛不在了你只想过自己的不方便,可有想过苏培盛真正需要什么?人家凭什么就为你卖命呢?

苏培盛用他奴才的方式把这个诉求表达的很明白:

奴才老了,挨了一刀的家伙,没儿没女的,也不配有人送终,奴才只想和槿汐就个伴。

多真挚的感情啊,多朴素的话语啊!

我这个铁石心肠的人听着都为之动容,这就是由己度人,可是咱们的皇帝不懂。

为什么说皇帝不会由己度人呢?皇帝不是不管苏培盛和槿汐的事儿了么?苏培盛不是也感恩戴德了么?

皇帝这个意思就是:对食还是错,朕就算可怜你不计较了,你小心别再闹大了被人知道,朕就睁一眼闭一眼了。

苏培盛当然要谢恩啊,这是皇帝放他一马。

甄嬛传雍正死后是哪个阿哥登基 甄嬛传雍正苏培盛(5)

03

来对比看看甄嬛是怎么做的。

首先是甄嬛完全能理解苏培盛的诉求。

甄嬛是从人的角度去理解,而且是从人人平等的角度去理解。

苏培盛就算是奴才,奴才也是人,甄嬛对奴才一向是平等对待的。

虽然说这话的是槿汐,但跟甄嬛说没什么区别。

苏培盛跟着皇上一辈子,什么没见过,收买苏培盛最好的办法,绝不是金帛和利益,苏培盛是身子残缺的人,不能娶妻生子,才是他一辈子最大的苦楚。

总之就是甄嬛能把苏培盛当个平等的人来看待,想要跟苏培盛建立合作关系,首先要想到苏培盛需要什么。

甄嬛传雍正死后是哪个阿哥登基 甄嬛传雍正苏培盛(6)

现实生活中有些老板就是这样,跟员工谈心时从来不问员工想要什么,上来就用一堆愿景一堆理想来忽悠员工,然后就自以为是地要求员工为他卖命。

你怎么就知道你的愿景就是员工的愿景呢?

有些员工比较耿直,告诉老板自己就是想要高薪,这老板还劝员工不要光想着钱,要有理想......

一个好老板就不应该去劝服苏培盛不要光想着对食,要想着大清的天下,而是应该先满足了苏培盛就想要个女人的愿望好吗?

总之,想让员工服你,就得给他他所需要的东西。

皇帝把苏培盛的忠心当做理所当然的,苏培盛白跟了他一辈子,他怎么就不真心为苏培盛想想苏培盛到底想要什么呢?

看甄嬛是怎么对待苏培盛的,对食事件后,苏培盛和甄嬛的关系迈进了一个新时代。

首先苏培盛是坐着跟甄嬛说话的,我印象里整个剧里的宫女太监,就苏培盛坐过这么一次。

然后甄嬛下面话里的意思,就是说你二人没做错,都是被自己连累的。

槿汐会被人说三道四,也是因为她在本宫身边的缘故。

看见没有?好的老板和好的员工,都是自己把黑锅揽上身,把功劳留给对方。

甄嬛传雍正死后是哪个阿哥登基 甄嬛传雍正苏培盛(7)

但是甄嬛并没有提过皇上其实一开始没想过保住苏培盛。

因为一来甄嬛目前还拿捏不准苏培盛对皇帝是怎么想的,提了反而危险;二来是为了集中优势兵力,打击一个敌人。

这个敌人当然是皇后。

本宫一力想保住你们二人,却也无计可施,好在皇上顾念旧情,没想到就连带皇后娘娘也上了心。

苏培盛马上表示皇后的仇他会牢记。

奴才会谨记教训的。

甄嬛口里说是皇帝顾念旧情,说自己无计可施,但苏培盛心里很清楚把自己救出来全是甄嬛的功劳而不是皇帝。

而且甄嬛还告诉苏培盛槿汐没事,让他放心,而且默许他俩还能继续对食。

所以自从这件事之后,甄嬛和苏培盛之间就不像主子和奴才了,简直就像是一家人。

甄嬛传雍正死后是哪个阿哥登基 甄嬛传雍正苏培盛(8)

甄嬛对苏培盛最令人动容的是,她生产时,这么好的机会,她居然用来给苏培盛和槿汐求恩典。

这一点,在后宫,几乎没有人能做到。

这样一来就成了名正言顺,所以苏培盛真心感动,这比雍正那个睁一眼闭一眼的恩情大太多了。

《甄嬛传》的台词真是每句都有深意,明明是甄嬛的主意,却故意让皇帝亲自说出。

这就是职场上的高明做法,明明是下属的主意,却能想办法用老板的嘴说出来,老板还半点儿不觉得是被算计了,还觉得是自己的好点子......

所以你看,苏培盛选择跟着甄嬛放弃皇帝,可有半点做错?

话说皇帝难道只是对苏培盛一个奴才凉薄么?

不是的,人的行为是一以贯之的,从来都不是孤立的,所以苏培盛抛弃他,完全不是苏培盛的错,是皇帝自己活该。

回想起余莺儿叫小厦子剥核桃剥得满手是血时,苏培盛说的那句话:

你这个糊涂东西,净顾着给皇上剥核桃了,瞧你这一手的血,一会儿怎么当差事啊,行了,别剥了,下去吧。

苏培盛这话,表面上是责怪小厦子,其实是心疼自己徒弟,想让皇帝注意到他被余氏欺负了,替他做主。

可是皇上呢?压根儿没听懂。因为皇上就没关心过奴才,所以自然不在意。

所以,从雍正的立场出发,他的凉薄是有理论根据的,但是皇权专制的立场本身就是违背了人与人交往的平等互利原则,所以皇帝的死是咎由自取。

总结——

甄嬛要弄si皇帝,理由很充分。

叶澜依要弄si皇帝,理由更充分。

苏培盛配合她俩弄si皇帝,理由相当充分。

甄嬛传雍正死后是哪个阿哥登基 甄嬛传雍正苏培盛(9)

~END~

(图/网络)

作者:咖啡里的云

一直一直

在文字的陪伴中倾诉一颗不曾叛离的心

坚信成长才是女人最终的归宿

愿你能在我的文字里感受温暖和深情

推荐阅读 :

甄嬛传叶澜依∣敬你三杯酒,一杯敬过往,一杯敬自由,一杯敬来生

《甄嬛传》宜修∣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甄嬛传》曹琴默∣曹贵人结局之必然性

《甄嬛传》安陵容∣最终,在甄嬛眼里,她竟连个“恨”字都配不上

甄嬛传:从“无辜”的瑛贵人身上,我看到三阿哥最“蠢萌”的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