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讲,中国有四大发明但其实,还有一项伟大的发明—马镫,堪称中国第五大发明,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马镫什么朝代发明的?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马镫什么朝代发明的(第五大发明-马镫)

马镫什么朝代发明的

一般来讲,中国有四大发明。但其实,还有一项伟大的发明—马镫,堪称中国第五大发明。

没有一种发明,能像马镫这样影响了整个人类历史,不仅是东方历史,还深重影响了西方历史的进程。

马镫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呢?

史学界大都认为马镫是在西晋发明的,根据考古学家是在西晋的墓葬中才发现了铁制的马镫的。但历史学者老萧认为,铁制的硬体马镫固然有可能是在西晋才发明出来的,那是因为马镫的形状较为复杂,金属冶炼的水平还没达到批量生产的水平。木制的马镫,或者用一根绳子或者麻布绑住骑兵的双脚的马镫,应该更早。老萧定义为这种马镫叫“软体马镫”。

那么,这种软体马镫什么时候出现呢?老萧认为应该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时候。在行军作战的时候,骑兵双脚没有支撑,时间稍长就会麻木。70、80年代的朋友都有过这种体验: 孩童时候的自行车后座很少有stepper , 坐在自行车后座,双脚因为害怕钢圈卷到脚,不敢踩在车轴上,就让他垂着,时间一长,很容易麻木。一着地,酸痛得脚都不是自己的了。

所以,在战国早期和春秋时期,很少有骑兵。那时候是战车,每辆战车有3名或4名甲士。 战车的机动性不如骑兵。马镫出现后,战车就慢慢被淘汰了。

马镫的出现,是一把双刃剑。北方的匈奴、柔然、鲜卑部落自然也学过去了。每当天气变冷,北方的马匹因为天气寒冷,要进食大量的食物来增加脂肪以抵御寒冷。而大量的膘肥体壮的马匹,给北方游牧部落提供了进攻中原汉族的必要条件。配备了马镫的马匹,又使他们的战斗如虎添翼。北方游牧部落的作战部队一般配有三匹马:一匹战马、一匹行马、一匹后勤马。战马只有和敌人正面接触进入战争状况才能投入使用。

西晋以后的金属马镫,使骑兵可以踩在马镫上站起来,作战时可以更大程度发挥灵活性和战斗力。在此后,骑兵对步兵,就基本是屠杀了。

马镫是如何传入了欧洲的呢?

老萧在多篇博文中提到,特别是在《欧洲历史受中国历史影响》一文中论述过:

匈奴被汉朝击败后,向西逃入欧洲。在公元五世纪中期,匈奴王阿拉提对当时的欧洲日耳曼蛮族东哥特、西哥特,汪达尔人、法兰克人、勃艮第人、盎格鲁撒克逊人等像秋风扫落叶般给搅动动起来。 这其中固然与匈奴人能征善战有关,但马镫在其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当然,在这期间,马镫也被这些日耳曼蛮族学习并使用。

附带说一下,这就是中华帝国当时强大到恐怖的战斗力!大汉帝国大败匈奴、匈奴打败日耳曼蛮族,而不论西罗马、还是东罗马,都在日耳曼蛮族的铁蹄下苟延残喘。

南北朝时北魏与柔然部落多次交战, 后来终于击败柔然(著名的《木兰辞》,其背景就是北魏与柔然的多次交兵之际)。 柔然部落向西逃窜,穿过莽莽的俄罗斯草原,一直达到多瑙河附近,与当时的东罗马帝国(拜占庭)相遇并形成了威胁。 大约在公元6世纪前后,这只来自中国北部的游牧部落,与罗马帝国的军队多次作战。罗马帝国的军队在吃过多次败仗后,也因此学会制作并使用马镫。

马镫,因此在欧洲被称为“中国靴子”。

马镫在欧洲迅速被推广,直接催生了欧洲中世纪一个重要的阶层—骑士。关于骑士在欧洲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十字军东征,这里不再赘述。

比较有意思的是,在美剧《罗马》、《斯巴达克斯》中,骑兵都是没有马镫的。这比较符合历史。

可以这样说,正是中国人发明的马镫,才使中世纪的欧洲进入了“骑士时代”,帮助欧洲建立了封建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