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小北春节档需要一部喜剧可喜剧很难拍,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喜剧片?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喜剧片(春节档喜剧片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拍得怎么样)

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喜剧片

作者:张小北

春节档需要一部喜剧。可喜剧很难拍。

喜剧来源于错位、反差、荒诞、讽刺,还有一点优雅。这些东西来自生活,它本来不难。但我们这个时代让它变得很难。

可春节档还是需要一部喜剧。这似乎已经是一个共识。那么,就让大家先笑起来吧。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就成为了这个春节档的「那部」喜剧电影。它讲述的是一个语焉不详的年代里,一个落魄的群众演员魏成功,阴差阳错间得到了女明星米兰的「赏识」,被邀请出演一部电影的男主角「杀手卡尔」。但他没想到,这一次居然要假戏真做,真的要去当一个杀手……

这是一个典型的身份错位构建的喜剧故事,而且,它改编自2008 年的日本喜剧电影《魔幻时刻》(导演三谷幸喜)。我在周六看了提前点映,作为一部春节档喜剧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因为电影故事基础非常好,所以在经历了本土化改编之后,仍然拥有一个不错的故事。再加上饰演男主角的演员魏翔本人的励志经历,和角色有了一种奇特的情感呼应,让大家在笑的同时,还有一些意料之外的感动。对于当下的中国喜剧电影来说,这已经算是一种了不起的成就了。

在不知不觉中,中国喜剧电影只剩下了一种类型,那就是从世界电影范畴内找到一个合适的喜剧故事文本,然后再加以本土化改造,同时还要煞费苦心地绕开各种敏感点,最后用最有市场保障的喜剧明星加持,打造出一个能够让一年就进一两回电影院的观众哈哈大笑的产品。它可能不是最好的喜剧,但它是最适合我们当下观众和市场的喜剧。虽然从影迷的角度来说,《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可能还不够过瘾,但它就是我们当下能看到的最好笑的喜剧。

喜剧真的很难拍,它需要对的人用对的方式,在对的时候讲一个对的故事。在中国电影所面临的这个具体市场上,想要把这些元素在一部电影里全部都凑齐,基本上已经超出了努力的范畴,很多时候是需要机缘巧合和足够时间的。简单总结,就是「看命」。

但我们当下这个火热的市场,已经等不及创作者用「足够的时间」去酝酿和创作了。每年的每个热门档期,都需要有至少一部喜剧电影在火热的市场上翻江倒海,去拯救电影院和观众。那么,寻找一个合适的故事文本,然后再找到最快的方式去本土化,也是一条「电影工业化」的道路。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就是用这种可以预见的方式创作出来的合格作品。首先,它足够好笑;其次,它还能感动一些观众;最后,它讲故事的方式很聪明。对于春节档的观众来说,有了这些就足够了,如果还想要更多……那需要更多的时间去酝酿打磨和创造,但我们的市场似乎等不及了……

我以前一直以为,「喜剧」和「爱情」这两个类型是很难被翻拍的,因为这两种电影类型都是植根于本土流行文化,并且有着很强的时效性。所以之前在世界电影范畴内,翻拍或改编电影大都是悬疑惊悚推理类型。但这几年国内喜剧电影摸索到了一条目前看来都行之有效的捷径,开始频频翻拍日韩喜剧电影,而且本土化做的都还可以,已经不再有过去那种消化不良的迹象。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也是中国电影工业化体系不断进步的一个体现。

好莱坞电影经常翻拍其他国家的优秀电影,各种类型都有。原因很简单,美国观众不爱看字幕,同时又对其他国家的文化缺乏了解,又没有足够的耐心去学习。现在,中国电影市场也终于发展到了这一步,中国电影观众对好故事的渴求,以及中国电影原创能力的匮乏,导致我们的市场上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翻拍和改编电影。从市场角度这不是坏事,因为观众增加了更多的消费选择。毕竟喜剧太难了,市场和观众都不能被动等待某个或某些创作者的灵光乍现。如果能够稳定地在各个档期都供应足够数量的合格产品,那大浪淘沙之下,总会有金子涌现。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有一个很聪明的翻拍和改编思路,那就是从日本电影入手。东西方流行文化之间有一道很难翻越的文化壁垒,而喜剧更是其中最难的类型。「喜感」和「笑点」是一种非常微妙的情绪产物,它涉及了太多的文化背景和人情世故,所以相比之下,翻拍同为东亚文化圈的日韩电影,更容易获得中国大众观众的情感共鸣和认可。

很多中国观众对日本电影可能都会有一些刻板印象,比如一说日本电影就是动漫和推理。但实际上日本喜剧电影也一直是很强的类型,只是以前很少被引进。喜剧电影作为一种伴随城市化进程而不断兴盛的电影类型,中国城市化人口的不断增长已经为喜剧电影铺垫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2010 年,中国 GDP 超越日本;2020 年,中国 GDP 已经三倍于日本。现在,中国的市民流行文化需求也终于追赶了上来,那么选取一部 2008 年的日本喜剧电影进行本土化改造,无疑是一种机智的选择

《魔幻时刻》讲述的是黑帮小喽啰与黑帮老大的女人有染,招来杀身之祸。为了保命,不得不接下寻找传奇杀手富坚的任务。走投无路的小喽啰最后雇佣了一个多年来辛苦打拼却始终不成功的小演员,假装要拍摄一部黑帮电影,让小演员扮演杀手富坚,企图蒙混过关。

这个故事通过强烈的身份错位营造了喜剧氛围,同时又结合了迷影情节打造了电影中的高光时刻。(片名《魔幻时刻》是一个电影术语,指的是太阳落山前的 15 分钟左右特定的柔和光线环境)但这样一个表面匪夷所思但细思极恐的故事,如何被本土化改编?

从电影角度,《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基本上是借鉴了《魔幻时刻》的核心创意,但在人物关系和喜剧桥段上做了大量的改编和原创,和之前国内经常看到的「翻拍」电影相比,原创比例已经算是比较高了。不过对于喜剧电影来说,这也是必须选择的道路,因为你要想让中国观众在影院里哈哈大笑,那就必须要找准中国观众的痒痒肉。这就不是翻拍所能带来的了。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的男主角魏翔和女主角马丽的组合,属于意外惊喜 市场保证。再配合这个不错的故事基础,它既能满足观众的「喜剧」观影预期,又能在马丽 沈腾这个已经略有审美疲劳的组合之外给出新的惊喜。对于第一次担任男主角的魏翔来说,「魏成功」这个角色已经和他本人的经历深度结合,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现,让我们看到了国内喜剧演员阵容里又增加了一个值得期待的人选。

对于需要在春节假期欢笑的观众来说,春节档电影院里必须要有一部喜剧电影。那么,起码今年的这个选择还不错。《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作为一部喜剧风格的「元电影」,除了搞笑之外,还通过电影这个名利场,给普通观众带来了一些励志和感动。

在 2022 年的开端,这可能就是我们最需要的东西。

张德帅先生

热爱篮球的资深观影者!

90 人赞同了该回答

片名“赤裸裸”的蹭《这个杀手不太冷》,剧情更是模仿《喜剧之王》!你再期待什么!

记住一条铁律:电影名是谐音梗或蹭经典的电影,十部中有九部是烂片!剩一部的机会留给《夏洛特烦恼》!

开心麻花是这些年来,无论舞台剧,小品或者大荧幕电影中最会玩“谐音梗”的一个团队。

开心麻花这几年的影视作品随着《夏洛特烦恼》达到顶峰之后,开始出现一路直下的局面。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从片名就很明显在蹭1994年上映的吕克·贝松自编自导,让·雷诺的主演的《这个杀手不太冷》。

  • 这种题材类型主题的故事,如果开心麻花以舞台剧来向大家展示,那我觉得应该效果还不错。但是,制作成大荧幕电影就有些太不严谨了!

  • 开心麻花跨年档出的《李茂换太子》简直令人反胃而且批评质疑声还在余音绕梁。

    个人对开心麻花这种谐音梗式电影,现在有些嗤之以鼻。同时,大家不难看出离开沈腾的开心麻花电影确实有些“扑”。


    剧情

    如果你细心观察,这片的剧情很像在模仿星爷的《喜剧之王》。一个“龙套”演员得到了女主角的认可,随即出演男一号并一步步陷入一场“局中局”。

    主角

    魏翔这几年属于完全被沈腾压制住了。其实外界很多人认为,魏翔的搞笑程度与沈腾完全可以做到“势均力敌”的存在。

    说到这,也不难看出开心麻花这几年在努力的“推陈出新”,尽最大努力“去腾化”。因为开心麻花想做大做强,就必须走德云社和本山传媒的道路-多点开花,不断制造“招牌”明星。

    在这里也表示对开心麻花早期的喜剧人王宁,表示一下心疼。现在已经很少能看见他出现在开心麻花的片里了。

    马丽离开了沈腾,也明显功力大减。

    这几年无论是与常远搭档,还是与艾伦搭档都反响平平。可以说完全在“尬梗”搞笑,为了让大家乐而乐。

    同时,我认为三人没什么演技。如果三人相比艾伦>马丽>常远。

    甚至,我认为张一鸣的搞笑程度要远远高于常远和艾伦。而且,早期的<爱笑会议室>成员个顶个都很搞笑。


    一点感悟

    在巨大资本的电影市场,往往会让人迷了心智!

    现在开心麻花制作的电影就像“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毫无波澜”。这不免让人觉得这是在“收割”。而这样下午无异于“饮鸩止渴”!因为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剩下的都是“苦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