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人对于青春有不同的理解,永远做不完的考试题,窗外绝美的夕阳,早出晚归的学习时光,稚嫩单纯的美好情谊,都是大家共同的青春回忆。

近二十年来,中国出现了许多大卖的青春电影。

从《同桌的你》《匆匆那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到《青春派》《悲伤逆流成河》,影片从不同角度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不同的青春故事。

相较于同类型青春电影来说,苏有朋的电影处女作《左耳》相当出彩。

左耳电影的观后感简短(小成本电影左耳的爆火)(1)

虽然说《左耳》当中包含着早恋、车祸、出轨等狗血元素,但是它却讲述了一个关于走出青春,走向成熟的故事。

苏有朋本人也凭借这部电影提名台湾电影节金马奖的最佳新人导演奖。

虽然说这部影片的创新性并没有多大的突破,但是却让我们看到了国产青春片的新出路和新媒体时代下的电影新卖点。

新的尝试,新的组合

将文学IP改编成剧本并搬上荧屏,对于中国电影圈来说已是非常常见的事了。

由于文学IP原本就有一批忠实粉丝,原著粉能够为电影带来天然的热度,所以投资人都很喜欢投资大IP,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IP就意味着高票房。

《左耳》便是一部典型的由大IP改编的电影,这部影片脱胎于著名作家饶雪漫的同名小说,制作团队在将小说电影化的过程中,极大程度上保留了小说原特色。

在保留原内容、原风格的基础上,通过节选删减,重新建构了一个具有戏剧张力的故事,最终转化为了视听语言。

饶雪漫、郭敬明、韩寒是同时代创作者,他们在年轻群体中拥有极大的影响力,饶雪漫和郭敬明的青春文学直接影响了一代人的青春感受。

他们是青春小说中的“常青树”,拥有众多活跃“死忠粉”,大卖的《小时代》《爵迹》《大约在冬季》均是由二人作品改编的电影

饶雪漫与转型当导演的郭敬明不一样,她在拍摄《左耳》之前,并没有过多的接触过影视圈。

光线传媒公司找到她的时候,她对此特别抵触,拒绝拍摄,在工作人员的坚持下,她才慢慢打消顾虑,与苏有朋合作,开始了创作之路。

作为影片的导演,苏有朋背负巨大的压力,他为追求完美,曾更换过三十六位编剧,最后还是饶雪漫亲自担任编剧,才将问题解决。

两人在磨合剧本的时候,也经历过无数次争吵,两人争执最凶的一次,苏有朋甚至还直言说饶雪漫不配挂编剧,还不如让他自己来。

两人用了整整半年的时间选角,面见了无数演员,事实证明,他们的努力是值得的。

无论是魅惑灵动的黎吧啦、表面温和却暗藏叛逆的许弋,还是清纯稚嫩的小耳朵都相当出彩,值得一提的是,步入影坛不久的欧豪也凭借张漾这一角色大火了一把

左耳电影的观后感简短(小成本电影左耳的爆火)(2)

虽说影片中几位新生代演员的表演不算出彩,但整体气质相当符合青春主题,符合观众的期待。

由作家转型的编剧饶雪漫+第一次当导演的苏有朋+从没当过女主角的陈都灵,将“稚嫩”与“探索”贯彻到底,为影片带来了别样的色彩

纯情中的欲望,感性中的理性

纵观中国大火的青春电影,大多都有固定的套路,《左耳》当中同样有早恋、车祸、出轨等俗套剧情。

但是这部影片却不是无病呻吟的青春疼痛电影,而是在讲述狗血故事的同时展现了片中男女走出青春,走出迷惑,走向成熟的过程。

影片的前半部分充斥着欲望与算计,单纯美好的小耳朵、帅气温柔的许弋、娇气的富家千金蒋皎和运动型男生张漾代表了校园当中的不同群体

左耳电影的观后感简短(小成本电影左耳的爆火)(3)

从表面上看,他们和学校里的其他同学没有什么两样,可是他们的内心却都藏着不同的秘密。

那个整日混迹在酒吧,浓妆艳抹的黎吧啦看似风尘,却是这群人中最纯粹的人。

黎吧啦开朗貌美,因为父母早亡,所以跟奶奶一起生活,她为了养家,辍学在舞厅当起了歌女,她浓妆艳抹,格外吸睛,年纪轻轻就给人以一种风尘的印象。

她在生活中遇见过许多没由来的恶意,所以她被迫练就了一身八面玲珑的背景,不过不论她再怎么伪装,都是一个正值青春的小女孩。

左耳电影的观后感简短(小成本电影左耳的爆火)(4)

一个敏感又缺乏安全感的女孩,在遇到爱情的时候,总会做出一些疯狂的事

黎吧啦在球场上对张漾一见钟情,她明知道张漾心思深沉,明知道张漾是“凤凰男”,却还是一心扑在他的身上,原谅他的错误。

张漾是一个满腹心事的英俊少年,在他的印象里,母亲是一个嫌贫爱富的人,在他很小的时候便因为父亲的贫穷,投入了有钱人的怀抱,而那个有钱人就是许弋的父亲。

他痛恨自己的母亲,痛恨许弋的父亲,因此对许弋疯狂报复,但他不知道的是,自己其实是被爸爸从福利院领养回来的孩子。

左耳电影的观后感简短(小成本电影左耳的爆火)(5)

复仇对于青春期的张漾来说是最大的事情。

所以他在遇到性感漂亮、胆大妄为、痴情于自己的黎吧啦时,第一反应并不是珍惜,而是以爱之名利用黎吧啦,让她去报复成绩优异、家庭幸福的许弋。

他告诉黎吧啦说:“我可以泡你,但你要答应我一个条件,你去天中找一个叫许弋的男生,不管用什么手段,我要他身败名裂”

一个17岁的少年竟包藏着如此邪恶的想法,实在令人毛骨悚然,果不其然,他因为这句话闯下了大祸,改变了一群人的生活走向。

左耳电影的观后感简短(小成本电影左耳的爆火)(6)

沉浸在爱情中的黎吧啦将张漾的话奉若圣旨,她发挥自己的强项,像一个跟屁虫一样跟在许弋的后面。

漂亮又活泼的她很快便让许弋动心了,她在许弋为她着迷不已的时候,转身便甩了他,并说了许多伤人的话,这对于乖乖仔许弋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刺激。

自此之后,许弋便像丢了魂一样不再学习,逐渐走向堕落。

影片的主人公小耳朵是一个温柔坚毅的女孩,她留着一头乖巧的短发,眼神灵动,分外可爱,她和大部分女孩一样偷偷暗恋着许弋。

左耳电影的观后感简短(小成本电影左耳的爆火)(7)

小耳朵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了黎吧啦,并在与她交谈的过程中了解了她的痛苦,与她成为了最好的朋友

如果说早恋、复仇对于张漾等人只是小打小闹的话,那接下来发生的事却直接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走向。

张漾在与黎吧啦暧昧的同时,与富家女蒋皎关系亲密,爱吃醋的蒋皎怎么可能允许黎吧啦这样的人冒犯自己呢?所以她任性的做了许多伤人的事情。

在一个雨天,黎吧啦因意外死在了一场车祸中,她的死是片中男女永远无法忘却的伤痛。

许弋因为黎吧啦的死彻底走向黑暗与堕落,他整日混迹在网吧、酒吧之中,成为了不知上进的混混,学着黎吧啦的样子玩弄他人感情。

左耳电影的观后感简短(小成本电影左耳的爆火)(8)

小耳朵为了怀念黎吧啦,在她去世之后,以“变坏“的方式祭奠着这个好朋友。

而张漾则将心爱之人的死怪在了自己的身上,黎吧啦的死亡让他一夜之间成长,主动肩负起了身上的责任。

蒋皎在许弋改变之后与他断绝恋人关系,在家里人的帮助下,发展成为了歌手。

左耳电影的观后感简短(小成本电影左耳的爆火)(9)

影片中出场不多,但对黎吧啦一往情深的黑人也因为她的离世而心灰意冷,去到北京做生意。

黎吧啦的死是电影的转折点,她的死亡在带给身边人巨大刺激痛苦的同时,也改变了身边人的人生走向。

张漾的负罪感、许弋的报复心使得他们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一晃多年过去,那段疼痛的青春已成为过去,燃烧的岁月也一去不复返。

片中的男女都不完美,他们的青春有自私、有遗憾、有堕落,也有心动、单纯和赤诚。

左耳电影的观后感简短(小成本电影左耳的爆火)(10)

影片的最后,小耳朵抬头仰望天空,感叹道:“再见了,我的黎吧啦”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大家都想拥有一个热烈美好而浪漫的青春,但是却因为无知和偏执,在青春的旋涡里摔得头破血流。

《左耳》相比《匆匆那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等青春电影多了一丝伤感。

左耳电影的观后感简短(小成本电影左耳的爆火)(11)

张漾等人的青春记忆是疼痛、遗憾的,他们在青春中做了许多难以挽回的错事,只能通过成长来完成心灵的救赎。

痛苦是他们的青春之色,但哀而不伤才是电影的主题,电影通过片中人物的成长,呈现出了一种感性的理性主义,苏有朋所构建的是一部非常反类型的青春电影

他将时间拉长,在书写遗憾的同时,重点表达了人物走出青春,走向成熟,为错误买单的过程。

一叶知秋,从《左耳》看国产青春片的现状

小耳朵、张漾、黎吧啦等人的青春已经落下帷幕,但是这部影片带给人们的讨论却没有停止,将时光倒回到影片上映之时,我们能够发现许多新的问题。

2014年对于中国娱乐圈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小鲜肉”这个热词已成为了现象级的话题。

陈伟霆、鹿晗等人的人气直线上升,受到了广告主和投资方的青睐,这些小鲜肉拥有姣好的面庞、少年感的气质,倍受粉丝和市场追捧。

左耳电影的观后感简短(小成本电影左耳的爆火)(12)

电影《小时代》当中便启用大量小鲜肉,《小时代》三部作品的票房便突破了13亿。

2014年的《小时代3》《同桌的你》《匆匆那年》《怒放》《激浪青春》五部青春影片的票房也突破了15亿。

2014年是国产青春片遍地开花的年代,这一年的高票房为《左耳》的上映打下了一定基础。

在做了大量宣发之后,2015年的第一部青春片《左耳》上映了。

左耳电影的观后感简短(小成本电影左耳的爆火)(13)

它与《速度与激情7》《万物生长》等大明星阵容大片正面对垒,在夹缝中获得了生存空间,虽说整体票房不算特别出彩,但商业价值仍旧不俗。

《左耳》在取得高票房成功的同时,在时光网上收获了6分的评价,得到了口碑票房的双丰收。

回望过去一年的几部爆火青春片,虽说票房一路飘红,但平均分只有5分出头,没有达到及格线。

《左耳》的前期成本并没有同类型青春片那么高,《左耳》中的演员大多都是新人,片酬并不算高,预算基本都花在了剧本、场景设计和营销上面了。

《左耳》是一个三无产品“无大投资、无大导演、无大演员”,这样一部中小成本电影能在十天的时间内破4亿元票房,也算是一个奇迹了。

左耳电影的观后感简短(小成本电影左耳的爆火)(14)

《左耳》的爆火与新颖的内容有关,与整体的视觉呈现有关,更与前期的营销方案有关,随着新媒体迅速发展,电影圈也出现了许多新的营销模式。

《左耳》在上映之前就在微博平台展开了多轮营销。

无论是苏有朋、饶雪漫在微博上的提前宣发,营销号放出的路透和物料,还是频繁录制综艺节。

在《快乐大本营》《鲁豫有约》等节目中主动宣传电影的苏有朋,都共同建立了一个营销阵地,在电影上映前就造足了声势。

微博在利用传统媒体和微博等平台进行营销的同时,还结合网络媒体形成了全方位的宣传攻势,联手《南都娱乐周刊》等权威媒体对新人演员陈都灵进行了一系列采访,加深了观众对主演团队的认识。

左耳电影的观后感简短(小成本电影左耳的爆火)(15)

这些营销方案和互动方案都值得电影制作团队分析学习,青春电影的大卖大多与情怀营销脱不开关系,《左耳》也难免落入俗套。

缅怀青春,学会成长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但是过度的泛滥青春,过多的制造噱头,却会产生负面影响。

回归到影片本身,观众难免唏嘘,不论是对小耳朵、对张漾,还是对许弋来说,他们的青春记忆都是复杂的。

青春不只有美好的回忆,学着与自己释怀,学着与过去释怀,学着走向成熟,也许每一个经历青春的人都要面对的是重要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