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照例发了一篇诸葛躬耕地讨论的文章,某南阳网友发了一张如图所示的图片,我起初并未在意,今天早上,才对蒋方舟有了个初步的了解。

蒋方舟聊上海(细读蒋方舟的东京一年)(1)

首先明确个人观点,即使蒋方舟真的“亲日”,也不是你拿蒋方舟是襄阳人以此来攻击襄阳人的理由,照你如此之说法,二战时那些出过汉奸家乡的省份,都不能出门见人了。

我大致了解了下事件经过:

因为受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之邀在东京住了一年的事情,招致了铺天盖地的批评。批评的核心要义是,你接受了日本人提供的钱,肯定就是日本人的“代理人”,不然他们为什么给你钱,你为什么要接受这些钱?以此导致了网友的谩骂。

对此,大量网友为了找到蒋方舟“亲日”的证据在微博里翻蒋方舟的以往,有些评论回复我也看了,但是大多已经找不到出处了,具体是谁跟谁说已经分不清楚了,评论区剩下了好像只有指责和谩骂。在蒋方舟所著的《东京一年》里扒拉所谓的证据:谈的最多的好像是抬高东京贬低北京啊,75°角啊这些。

因为微博评论区已经成了谩骂街,我翻了半天没翻到什么有用的消息。对此我只能从《东京一年》入手了。

蒋方舟聊上海(细读蒋方舟的东京一年)(2)

1

对此我在网上某书籍阅读APP看了这本书。该书写的很冗杂,也很繁琐,纯粹是流水账式的日记。(这里又成了某些网友攻击蒋方舟天才少女的点,对此我只想说,本来这本书就是一本日记,写日记还要求文笔很很好,说的事很有趣吗?一般人的日记都是记录些闲碎小事吧,翻翻二十四史的帝纪,以皇帝的一生来记录,不也是繁琐枯燥加无聊吗?)并且我敢肯定,有些网友根本就没看过这本书,亦或者没有看完这本书,反正是人云亦云,当吃瓜群众。

蒋方舟聊上海(细读蒋方舟的东京一年)(3)

2

蒋方舟聊上海(细读蒋方舟的东京一年)(4)

3

蒋方舟聊上海(细读蒋方舟的东京一年)(5)

4

在序言中,明确写明,东京是个人情冷漠的城市,自己在东京生活一年,看着像是在”诗和远方”,但也同样存在人情冷暖,并说明自己时刻关注国内的人和事,并将自己在日本的生活形容成“苦难”。

蒋方舟聊上海(细读蒋方舟的东京一年)(6)

5

蒋方舟聊上海(细读蒋方舟的东京一年)(7)

5

以上两张图2015.12.19蒋方舟看电影后对电影质量的评价,并将日本与中国角色塑造进行了对于,并指明日本这种性饥荒十分老套,对于男女关系推动缺乏想象力。

蒋方舟聊上海(细读蒋方舟的东京一年)(8)

蒋方舟聊上海(细读蒋方舟的东京一年)(9)

以上两张图是其送走父亲是,对父亲在日本玩的几天的感受,他爸爸的评价是很干净。某些网友抓住这个就有点吹毛求疵了,写人家地上干净也有错了吗?就好比某外国人来中国,哇,中国好美呀,我好爱中国一样,感觉也没什么不可。

蒋方舟聊上海(细读蒋方舟的东京一年)(10)

像以上这样的描述还有很多记录了日本的血腥凶杀案,形容日本压抑的像一群丧尸,也没网友们说的那么玄乎满篇都是夸赞日本贬低中国,单纯的作者在东京的一些个人感受。自己做的那些事,看的某些电影,对电影的截图,碰到了某些人,说实话,如果这次没这个舆论爆出,我感觉这真是一本繁琐无聊的日记,跟我们小时候写的没有任何区别。

对于指出的75°,我也看到了出处

蒋方舟聊上海(细读蒋方舟的东京一年)(11)

虽然她把这些写进日记了,在我们中国人的观念看来,确实不妥。不过她描写的是日本的文化。日本这个国家对性文化的崇拜,我想有了解过的应该都懂,AV片出口,录制世界第一,著名的女体宴(处女全身赤裸,盛放食材延请贵宾)。作者还仔细描写了日本人特别是日本老年人如何津津有味地欣赏75°角表演,大家觉得这是在美化日本吗?说成是一般的记叙,感觉没有问题,如果按中国人的观点看,这里描写75°,中国观点大概只会觉得日本这种表演低俗吧。

我觉得,大家真的没有必要这样攻击。就好比以前的刘谦“跪拜日本天皇”的事件,我也仔细看过图片,那不就是日本常见的跪坐吗?还是学习的古代中国呢。当初林志玲嫁给日本人,也是饱受争论谴责。

太过强调民族矛盾,中国也不会和这么多西方国家,乃至日本建交了。毕竟他们都曾侵虐过中国。但是新时期的国际环境,中国又不能与世界脱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毛主席等伟人和日本建交,正确的观念是纪要牢记历史耻辱,又要在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下,加强各国人民友情。

对此外交部也已经回应了,为两国关系发展,有重大贡献。既然国家层面都出面,没觉得蒋方舟有何不妥,网友们就别怼着人家不放了,别给国家政府造成负担。

蒋方舟聊上海(细读蒋方舟的东京一年)(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