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众网络小说写手里,烽火戏诸侯和猫腻素来被并称为两大文青,时常被一些妄人排在一起讥讽唾骂。在这些人眼中,无论是《将夜》还是《雪中悍刀行》,里面都充斥着装逼和卖酸,优点可谓几无一处,小说彻头彻尾的垃圾,应该避而远之。当然这就是典型的以偏概全,今天就来给大家细评《雪中悍刀行》这本书。

藏锋守拙雪中悍刀行(细评雪中悍刀行)(1)

《雪中》煌煌四百万字,立意高远,气象宏大,书中既有千钧一发、险象环生,亦有诗情画意、人物风流,舒缓处令人悠然自适,激越时又能让人热血沸腾,既有着刀光剑影的刺激惊险,也有“江湖夜雨十年灯”的温馨隽永,更难得的是,作者将对江湖和庙堂的描写十分和谐地穿插在了一起,大大丰富了这部作品的内涵。

众所周知,把江湖与朝堂结合起来写,难度相当之大,之前只有《死人经》和《大唐双龙传》的作者敢这么玩,不过两人做得都不好,江湖与庙堂间的切换非常生硬,剧情脱节严重,都存在明显的败笔。而《雪中》尽管在这方面同样存在一定问题,却已经是迄今为止契合两者最为融洽自然的作品。

藏锋守拙雪中悍刀行(细评雪中悍刀行)(2)

和另一位知名的武侠小说写手小椴一样,大总管同样拥有华丽的辞工和唯美的文风,这固然能够让他们的文字水准凌驾于大多数写手之上,却也恰恰昭显出其文笔还未臻至大巧不工的层面,和燕垒生这种文风质朴,于素淡白描中见功夫的顶尖写手还有着一段距离。

幸好,烽火虽然同样有着过度煽情的毛病,但在文青方面还未沦落到无可救药的地步,没有像小椴走火入魔之后那样,干脆把武侠小说写成了散文,虚渺空泛,惟剩浮华,酸得没法看。

比起另一位唯美文风的知名写手树下野狐,大总管则有着显著优势。树下野狐还停留在堆砌辞藻的层次,以致于《搜神记》虽然文字华美、想象玄奇,通篇的感染力却相当薄弱,令人读来味同嚼蜡。大总管则不然,此人颇为擅长感染力的营造,书中常有令人掩卷感喟、甚至是泪盈眼眶之处(如找地瓜那一篇)。

所以《雪中》之后,恐怕再难有江湖能让我们动情至此!

藏锋守拙雪中悍刀行(细评雪中悍刀行)(3)

此外,总管在人塑方面也相当出色。虽然主人公在开篇伊始是一个令人生厌的纨绔人渣,甚至烂到让读者萌生弃书冲动的地步,幸好总管很快便结束了这种手法拙劣的欲扬先抑,开始从各个角度对主人公进行粉饰溢美,因此后面这厮就没有开始时那么贱了,还可以忍。

当然,作者硬要把一个靠着家世、奇遇、传功而登顶,更有着无数美女投怀送抱的公子哥儿塑造成圣贤,试图将其不劳而获所得的一切都说得天经地义、理所当然,将其履行应尽责任的正常行为牵强地褒扬为高风亮节,自然会令大多数读者们心生不忿,像是嘴里被别人吐了一口痰般恶心反胃。

如果说《雪中》的主人公令人难生亲近之意的话,那书中对大量配角的出彩塑造,才算是真正撑起了这部书的骨架。书中生动刻画了不下百人,且各具性格特色,展现出了总管出色的人物描写能力。尤为难得的是,在烽火笔下,不仅仅只有王公贵胄和武道宗师,也有着大量市井中形形色色的小人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百态。

藏锋守拙雪中悍刀行(细评雪中悍刀行)(4)

虽然烽火相当擅长于武斗描写,书中有着多场堪称经典的打斗片段,但其笔下却不仅仅只有刀光剑影和豪情万丈,而是花费大量笔墨,写出了小人物们闯荡江湖时的落魄困窘和悲凉心酸,给读者们呈现出一个饱含人情味的江湖。

与《死人经》一样,作者将战争作为写作的重心之一,利用其来引发矛盾、推动情节。然而作者描写战争的能力严重不足,且对这一点又颇有自知之明,因而并没有像《死人经》的作者那样勉力而为、自取其辱,而是采取了逃避的办法,对战争场景基本采用虚写,浮光掠影般寥寥几笔带过。

战争是剧情高潮和情节主要推动力的《雪中》,然而作者却又无力实写,因此便唯有曲线救国,在每场战事之前都花费大量笔墨去造势渲染,详细实写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及对各家势力的合纵连横等等,试图通过侧面描写来烘托氛围,尽量将作为剧情核心之一的战争具象化。平心而论,这些铺垫写得非常精彩,令人每每对即将开场的大战满怀期待,结果等来的却是戛然而止。

藏锋守拙雪中悍刀行(细评雪中悍刀行)(5)

总管自以为这样的手腕相当高明实用,频繁拿高开低走的剧情来敷衍读者,殊不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此耍小聪明,只会弄巧成拙,更招人恨。为了掩饰剧情的有头无尾,作者还玩了另外一个小花招,即频繁进行场景切换,战事一开幕就切到另一事件,再切回来就是直接交代结局了。虽然敷衍的效果确实不错,但如此生硬地打断剧情,严重破坏辛苦营造的氛围,令阅读失去了连贯性,更是对全书的阅读体验造成了致命的影响。

主人公起初的武力提升还算合理,剧情因而较为精彩。但在行文过半之后,作者给主人公开了金手指,让其毫无逻辑地迅速升级,严重破坏了之前架构起来的力量体系,令全书水准遽降。特别是神灵附体这种桥段,更是典范级的败笔,却也被作者奉若至宝,频繁拿来使用,这更令力量体丷系的崩毁雪上加霜。而且全书种马严重,大量出色女子上赶着倒贴主角,和几辈子没见过男人似地,让人看着膈应,也破坏了真实感,这点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本书的水准。

当然,以上所述,全都不是重点。

《雪中》最大的问题,还是其惊天动地般的烂尾,这一方面是因为武侠与战争、庙堂融合的高难度令其难以为继,一方面则是源于总管的不负责任。

很明显,自写作伊始,总管对全书就没有一个全盘规划,这势必会导致情节和线索随意发展,越来越难以收束。当然,《雪中》烂尾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作者驾驭多线索、把控复杂情节和众多人物的能力不足,却又不知自律,没有按照自身能力预先限制出场人物数量和线索复杂度的自觉,摊子铺的太大,伏笔埋设太多,营造的势力更多,最终把自己都搞糊涂了……按照正常的行文节奏,如果各条线索全都照顾到,全都完整收束,这部书再多写二百万字也不够,作者却以一页纸就轻松达成了目标,又怎么可能不招人骂呢?

藏锋守拙雪中悍刀行(细评雪中悍刀行)(6)

烽火的作品,小编只看过这一部,但不问也知道,他的所有作品肯定都是一个德行,就和烟雨江南的那些佳作一样,全部都以烂尾收场。这一方面是能力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缺乏责任心所致,毕竟就算能力不足,强行按正常篇幅完成肯定会举步维艰,水准也势必大降,但总是要比彻底的烂尾好得多。不过作者是个令人景仰的聪明人,又怎么可能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自然是会选择直接收工,另开新书,轻松自在地再捞又一桶金了。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能力不足,又毫无责任意识的人,肯定每部作品都是一样的套路:即前期随心所欲乱写,摊子铺得很大,写到线索复杂了、人物多了,写起来感到困难了,就果断走入敬事房,只给大家留下一个大大的省略号……

一代奇书,中道崩殂,未竟全功,不亦惜哉!

大家觉得《雪中悍刀行》这本小说怎么样?

欢迎下方留言!喜欢网络小说的朋友可以关注哦!

藏锋守拙雪中悍刀行(细评雪中悍刀行)(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