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就是木目,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树眼。树眼就是树枝断掉之后留下的伤痕。

说文解字频道(说文解字相)(1)

要深刻理解相字的意义,就必须理解干支。

干支是古代天文很重要概念,干指天干,支指地支。

古人说的立天之道就是时间,立地之道就是空间。

干支就是时空。干支的名字取象于树干和树枝。

干支是抽象化概念,树干树枝则是具象化的便于理解的事物。

动植物的干支分类

古人之所以重视天文是因为古人重视民生,解决短期温饱的采和猎,解决长期温饱的农耕和畜牧。

古人将植物大致分为草木竹,将动物分为鱼禽兽。

鱼代表所有地表之下的甲类动物,包括蛇虫等。

禽代表所有天上的羽类动物。

卜字中间一竖就是表,侧面一横就是其中的一个刻度。

占卜也叫算卦。

卦就是圭卜,就是通过圭表确定日子。

相术,相马,相亲等词汇中相字的意义和卜字很接近,卜是问天,相是问地。

卜是看事,就时间而言;相是看物,就空间而言。

卜和相两个字都是在干支接合处看,卜是朝着干看过去,相是朝着支看过去。

干有节,支往往长在节上。两节之间为一世。

节字繁体是竹字头,因为竹子的节是最显著的。

其实树木也有节。每节长出一个树枝或多个树枝,其中最粗的一根树枝发展成下一节的树干。

竹子集中精力往上长,枝比较弱小,所以干比较强。

君子尤其喜欢竹子,因为竹子直,直心就是德,竹子的枝总长在节上,从不节外生枝。

竹子有节,君子也应该有节。

节都在干上,对天而言,即对时间而言,节就是节日,一年这么多日子,古人通过圭表,确定了二十四节气,其实就是地球绕太阳每转动15度为一个节。

小人是树枝,君子也是树枝,但是其中最大的将来成为树干的那支树枝。

什么时候?君父退位,君子即位之时。

即位就是成节。节字的繁体節,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个即字,即表示即位。

相和位的关系。

相和位都在节上。

位对干而言,对君而言;相对支而言,对臣而言。

位是人之所立。立古文大在一上。

大人就是君,位就是君之所立。相是百官之首,是臣之所立。

干字古文是个倒着的大,天授时为干,人得时为大。

位对时间而言,相对空间而言。

正弦波曲线上有相位的概念,位是确定振动波在时间轴上的哪个周期,相是确定振动幅度的波形。

振动波说的是周期,君王之道说的是世。

两个君王之间就是一世。

树木两节之间就是一世。

木的一世就是叶,古文枼,即葉,加个草字头,因为草的特点是枝叶多。一岁一枯荣。枯荣之间说的是叶子。

三十岁为一世,孔子说三十而立,立则世更。

说文解字频道(说文解字相)(2)

人法地,地法天。

天有初夏秋冬,以四时为周期,太阳的运行规律年复一年不断循环,一年一个周期。人的生命也是遵循这样的规律。

说文解字频道(说文解字相)(3)

相和仕

都是官,相主外,仕主内。

如象棋棋盘中的位置,相在宮外,仕在宫内。

古義宧訓仕。

宧就是房子里的臣。

仕对人而言,对天而言是士。

士是什么?

孔子说:推十合一爲士。

数有十个,从一到十。

数怎么只有十个,百千万这些不是数吗?

不是。十百千万等是数位,一百一十一之类是数字。

数和数字是两个概念。

数字是数和数位的综合。数位其实是数的单位,是量词。

十千和一万说法不同,实则一样,以不同的单位计量,则对应不同的数。

推十合一就是进位,就是数的一个循环周期的完成。

士就是进位,万千学子挤破头考取了功名就是为了进位,进位就是封官,封了官才能为民办事。

《说文解字》:士,事也。

士有志,士在人而言,志在心而言,心致于一事就是志。

能不能当上官看命,看时运。

天授时为干,人得时为士。

相在外是臣,臣即君弟;仕在内是子,子即君子。

学而优则仕,君子之道最终目标就是仕。

相和象

象棋中仕分为仕和士,象则分为象和相。

物质在不同时间展现不同的形态,如水有气态,液体,固态。这些不同的形态就是物相。

我们说看到的感知到的一切现实,都是相,如同动态的视频是按一定速度连续播放的前后相继的一组组相片,我们感知到的三维立体事物其实是多个二维的平面相片沿着时间轴形成的意识流。我们的视觉系统明明只能看到平面,但却能告知到立体,这都是时间的功劳。感知的前提是一前一后的两个时间点,如同线段,我们的眼睛就像照相机,通过比较在两个不同时间点拍下的两张照片,通过找不同而感知到变化。

易有三义,不易,变易,简易。易就是两个时间点之间的变化。用圆来表示,不易就是圆不变,但圆心的位置改变;简易就是半径变化;变易就是圆周变化,变得不圆了。

八卦就像三维坐标系的八个象限,或者说空间中的一个点,六十四卦就是空间中的两个点,两个点才能确定变化。这就是易有六十四卦的本质原因。

易=日 勿。

《说文解字》勿:州里所建旗也。勿就是旗迎风甩动,很短很短的时间间隔。如忽字。疏忽的忽,心作用很短很短的时间。如同一忽秒的忽。

日表示时间,易就是很短的一段时间,如同一段线段,不管多短,总有起点和终点。起点就是阴,终点就是阳。

说周易八卦太过玄虚,说回相象。

相和象有什么不同?象棋为什么红相黑象?

上面说到相是干支结合处对应支的所在。

象是上古创建文字年代可见到的动物中肢体最大的,所以古人以象来表示客观物体的呈现。

相对应意识空间中的主观呈现,象对应物质空间中的客观呈现。

相是抽象的,象是具象的。

相和象的不同如同气候和天气的不同。

气候是笼统的,天气是具体的。

液体说的是相,地上有一淌水说的是象。

相就像波形,象就像幅度。

相就像性格,象就像心情。

相是性,象是情。

性如火,火为赤,情如水,水为黑,所以象棋红相黑象。

相说的是温度,压力,体积。

象说的是气体,液体,固态。

近代汉语将气态液态固态等物质形态称为相,实际上是象。

关于相和象,还是得提八卦。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两仪是时间和空间两个丈量存在的仪器。

四象则是太阳少阳少阴太阴。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离子体,气体,液体和固体。

乾震:等离子体

离巽:气体

兑坎:液体

艮坤:固体

乾对天,震对雷。

天体中最显著的是太阳,太阳的表面就是等离子体。而雷电其实就是等离子体。古人认为天是干的等离子体,雷是湿的等离子体,所以打雷会下雨。

离对火,巽对风。

古人认为火就是气体,火是干的气体,风是湿的气体。

兑对泽,坎对水。

泽是干的液体,如物体的光泽,至干的物体不反射光线,没有光泽;水是湿的液体。

艮对山,坤对地。

地是干的固体,艮是湿的固体。

其实八卦还分四相。

乾坤:熵变

离坎:温度

兑艮:体积

震巽:压力

乾为熵值变大,坤为熵值变小。

离为温度升高,坎为温度降低。

兑为体积变小,艮为体积变大。

震为压力变大,巽为压力变小。

相和互

相有互的意思,但两个字有什么不同?

《说文解字》没有收入互字,但说互是䇘的古文。

䇘,所以收绳也。

䇘是绞绳设备中的一个部件,线是支,绳是干,䇘使支并入干。

互字从字型分析,上下两横分别代表天和地,互就是天地相错。天就是干,地就是支。

相对木而言,互对竹而言。

前面说过,竹是支弱干强。

䇘本义是一种节疏的竹子,这种竹子的笋是一种美食。

《僧贊寧·筍譜》䇘筍味苦節疎,大於箭筍少許。山人採剝,以灰汁熟煑之,都爲金色,然後可食,苦味減而甘,甚佳也。

竹的“干”本身就比较强,而䇘是竹中“干”最强的,节疏就是干强的意思。

线为支,绳为干,绕线为绳后,只剩下干。

相和互说的是干支的相互转化关系。

相是分干为支,如同树木;互是汇支为干,如同绞绳。

相和交

相有交的意思,如相错和交错。

交是什么意思?

交字从甲骨文到小篆形体几乎不变,看起来像个两条腿交叉站着的大字。《说文解字》交脛也。

实际上这是误解。

为了理解这个交字,咱们得说另外一个字:午。

说文解字频道(说文解字相)(4)

午字古文中的形体有三个要素,

上面一道弧线对应太阳每天由东往西划出的弧线;

中间一竖对应太阳每天到达最高点时总在南北朝向的一个范围内,夏至这天最高,冬至这天最低,春分秋分这两天重合并居中;

中间一点表示当天太阳到达最高点所对应的时刻,即日中正午,这也是午字的本义。

午字里的南北竖线就是天干,东西弧线就是地支。

《说文解字》午,啎也。五月,陰气午逆陽。冒地而出。

注意五字,古文是一个交叉,后来在交叉的上下各加一横表示天和地。

说回交字。显然交字的古文形体具体了午字三要素的前面两个,即弧线和竖线,那么下面的腰腿表示什么呢?

这要说另外一个字:玄。

说文解字频道(说文解字相)(5)

玄字在小篆中像个葫芦,也具有午字的前两个构件,民间收藏葫芦以带龙头者为上品,葫芦的龙头就是午字的前两个构件。玄字本来没有龙头,下面是个数字8,玄字为什么是个数字8呢?

其实玄字是象形文字,象的是什么形?日行迹。

日行迹是近代西方学者定义的术语,是个天文学现象。

即每天在固定地点固定时刻记录太阳的位置,一年下来,这些位置点形成一个数字8的形状,年复一年不断重复。

说文解字频道(说文解字相)(6)

古人没有高科技相机,但通过在地上记录日影的位置点发现这样的规律,并通过创建玄字把这种天文学现象记录了下来。

日行迹上每个点都对应一个日期,如下图所示,日行迹中间有个交点,这个交点就是交,交点之前是互,交点之后是相。

说文解字频道(说文解字相)(7)

这个交点也可理解为春分和秋分,因为一年中只有这两天日夜等长。古中国西南有交州,之所以叫交州,不是因为这里的人相互两条腿交叉站着,而是这里的气候只有春秋,没有冬夏。

易经乾卦中提到的潜龙勿用就是冬至,亢龙有悔就是夏至,见龙在田就是春分,飞龙在天就是秋分。

上图中的虚线就是一个田字,阡陌为田,阡即中间的横线表示东西,陌即中间的竖线表示南北。

上图中三横一竖就是王字,三横表示天地人,中间一竖表示贯通。

古文玉和王形状差不多,王字中间一横高一些。上图中三横一竖其实是玉字,如果中间的横线画在8字交点之处则是王字。

相对树而言,厢对房子而言。

古代建筑,正室两侧的东西室为东西厢房。

湘是湖南的简称,因为湘江。

湘江的名字来源与其本身的两个特点有关。

湘江支流脉络非常多,如同树枝。

湘江北入长江,长江是干,湘江是支。

空气湿度都很高的区域,如湘地,在气温低于霜点时容易结霜,尤其是在树枝上。

相在树木而言,想在心而言。

心对君,身对臣。心就像中枢神经,身就像躯体运动神经。

心对意,身对己。意就像意识,己就像潜意识。

意是君,己是臣。意对己说是記,己对意说是憶。

想就是君叫臣做事,但臣不一定做。

比如早上闹钟响了起不来就是因为身不听心的话。

一种植物,就是狗尾草,种子入药,治风眼。

孙悟空治眼睛的药丸主要成分就是青葙子。

这种植物的最大特点是叶互生。

解读汉字文化。喜欢的快点赞鼓励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