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资料(需要提交的申请材料)(1)

《故乡的春天》第六十八章

需要提交的申请材料

因为是在开车,她才强忍住没让眼泪流下来,想到儿子肯定会越来越听话,越来越懂事的,本该是一件宽心的事才对,过了一会她的心情也更加舒畅了。内心便升腾起一股从容不迫的力量来,晚上吃饭的时候,她跟王成安说起了儿子按下电梯到B1层这件事,王成安听了脸上同样流露出欢喜的表情来,并且一边吃饭一边说道:

“你放心吧,咱们养育儿女肯定不会白养的,首先咱们尽心尽力地养育他们,等到咱们老了他们也会尽心尽力养咱们的。”听了王成安的话,刘玉珍就像是吃了一颗糖豆似的,心里甜滋滋的。

可是,王小康光是越来越懂事还不够,还得把SAT考好了才行啊。自从他参加第二次SAT考试以来,刘玉珍心里就没有平静过,一直是在期待和熬煎中度过的。王小康是个不爱说话的孩子,但他的性格很直,除了爱玩游戏以外,对待学习还是比较认真的,他也知道去美国留学肯定不是件容易的事。

给王小康选好的这十四所学校,一半是基于他的托福成绩,另一半是寄希望于他能把SAT考的更好些。王小康看上去像是更努力了。有一天周日去上完SAT强化课回来的路上,感觉王小康的心情不错,刘玉珍一边开车一边跟他说起了下次去香港考试的事,她说:

“娃儿,我刚才接到唐老师的电话,她也在关心着你这次的考试,还问我你这次的分数能不能到达2000分以上?”王小康一听倒是没有显出多反感的意思,他坐在后排座位上,只是用很平静的语气回答说:

“我感觉这次考得还行,估计差不多能上2100了,离下次考试还有一个多月,这段时间我再多做点数学题,应该没问题的。”听他的口气还是很坚定的。

他的目标是下次能考出2200 (满分2400)。要真是能考出好成绩来,那王小康距离他那四所冲剌校就不远了。

他们就这样打算着,在等待出分这二十多天里,王小康一边去学校上课,一边还得学习英语,当然了,他也没少玩游戏。刘玉珍也是一边担心地等待着,一边在忙着替王小康准备其它申请材料。

前天她接到《启德教育》中介另一位老师打给她的电话,在电话里她说她是负责王小康申请材料的文案----李老师,这大概是《启德教育》为他们提供的另一项服务吧。刘玉珍也是第一次接到这位李老师的电话,李老师交待她,这段时间需要先提交的一些申请材料,一共是三样:

“高中成绩单、在读证明和去银行开据的存款证明。”刘玉珍一连几天都在跑上跑上地准备这三样东西,光是去《北京市第九十六中学》高中部,她就去了好几趟教务处,每一次去那位年级李主任都是很认真也很和气地接待她。第一次去开《在读证明》时,李主任就带着关切的神情跟刘玉珍说道:

“你家王小康近段时间可不轻松啊,美国的高考难度一点也不比咱们的高考小。”李主任感叹完了还没等刘玉珍说话,接着他又问刘玉珍:

“你要开几份《在读证明》?”刘玉珍回答说:

“你先给我开一份就行了,我还得把这份《在读证明》带回中介那里,让她们给我翻译成英文,然后我再带回咱们学校来,你给我盖章,一共是十四份,因为我们就选了十四所学校。”刘玉珍听文案老师说过,每一所学校都需要提交一份《在读证明》的;李主任这时候就开始给她打印王小康的《在读证明》。打印好之后,刘玉珍拿到这份《在读证明》的内容是:

兹证明王小康,男,出生于1998年1月29日,自2010年9月以优异的成绩进入我校学习,现就读于12年级,该学生在校学习成绩优异,将于2016年7月正式高中毕业。-------特此证明。落款是学校名称,日期。

来学校开这份《在读证明》对于刘玉珍来说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当她走出高中学校时,她还得把这份证明送给王小康的文案李老师,这时候是上午10点多一点,于是,她就跟李老师在电话里约好时间,去了国贸SOHO大厦《启德教育》那里。在电话里听上去李老师的声音像个小姑娘,她们俩这是第一次见面,相互认识之后,她才发现李老师的气质还真像个稳重的学校老师,而不像其他中介老师那样像个急于求成的推销员。

这位文案老师看上去有二十五、六岁的样子,中等个子身形偏瘦些,模样不算漂亮但也不难看,微笑起来还是挺和气的,穿着一身黑色西服套装,里面是白衬衫,是标准的工作套装,但穿在她身上很得体。这位李老师话不多,她让刘玉珍稍等一会儿,大约等有十多分钟的样子,李老师就把王小康的《在读证明》翻译好了,并且打印出十四份来交给了刘玉珍,她说:

“小康妈妈,我跟你说一下,你看,这上半部分是中文,下半部分是英文,因此,就得分别在上下两个学校名称和日期落款处盖两个公章了。”刘玉珍也明白了,她答应着收起这些《在读证明》,跟李老师打完招呼就回家了。

第二天上午,刘玉珍把翻译好的《在读证明》又拿回到《北京市第九十六中学》高中部去盖章时,李主任当时也是仔细地看了看,看到上面的内容正确无误之后,才给她盖的学校公章。

去学校开据王小康的高中成绩单也是这样;是《启德教育》中介的李老师给她打印出来一份英文模板,再由王小康的班主任张老师把王小康这几年的成绩填写好,成绩单一共也是十四份,而李主任一直都很耐心,也很周到,这令刘玉珍很是感激,没想到学校的年级主任对他们这个外地生家长的态度还这么好,这么温和,就像是对待本地学生一样。每一次临出门时她都要真心诚意地对李主任说声:“谢谢!”。

后来她又去银行开出了存款证明,把这三样材料准备齐之后,就送去《启德教育》中介那边给王小康的文案李老师了。去之前还是跟李老师打电话约好的,当刘玉珍走进《启德教育》二楼的办公大厅时,李老师刚好也过来了,她们俩就在靠窗户边的一张小圆桌子边面对面坐下来了,每次来这里,亮堂堂的大厅里几乎是每张圆桌旁都坐着一位老师和家长或学生在交流着,大厅里坐在桌子旁边的人多,而空桌椅不太多。坐下来之后,就听李老师很和气地问刘玉珍道:

“小康妈妈,我要的几样材料你都带齐了吧?”刘玉珍回答说:

“带齐了,你看看。”说着话她就把带来的这些材料拿出来递给了李老师,当李老师接过这些材料时,也是仔细地核对了一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