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跃生一、作家介绍,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古诗词学习第五讲?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古诗词学习第五讲(诗词第2册第六课)

古诗词学习第五讲

窦跃生

一、作家介绍

余光中(1928.10.21-2017.12.14),男,1928 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 LOWA )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 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 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 1985年后,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一生驰骋文坛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 21 种、散文集 11 种、评论集 5 种、翻译集 13 种,共 40 余种。 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二、原文讲解赏析

 《春天,遂想起》

余光中

江南,唐诗里的江南,九岁时(童年的记忆是挖不尽的文学宝藏,背诵唐诗江南好,想到江南的意象就是多雨、多桥)采桑叶于其中,捉蜻蜓于其中(桑叶和蜻蜓两个意象是打印在记忆深处的,故乡的红蜻蜓、蓝蜻蜓非常美妙)(可以从基隆港回去的)(诗人从江南出发到台湾)江南小杜的江南(用典。小杜指的是唐代的杜牧,他与同是晚唐诗人的李商隐被称为小李杜,以别于盛唐时期的大李杜(李白、杜甫)。杜牧有一首著名的《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有诗词。)

苏小小的江南(用典。苏小小是"中国版的茶花女"。她虽身为歌伎,却很知自爱,不随波逐流。一日,沿湖堤而行,邂逅少年阮郁,一见钟情,结成良缘。但不久阮郁在京做官之父派人来催归。阮郁别后毫无音讯。苏小小情意难忘,时时思念。苏小小同情书生鲍仁的贫困遭遇,慷慨解囊,资助他上京赴试。后苏小小受人陷害入狱,身染重病,临终前,向身边侍候的人嘱咐道:"我别无所求,只愿死后埋骨西泠。"应试登第的鲍仁后来遵照苏小小"埋骨西泠"的遗愿,就出资在西泠桥畔择地造墓,墓前立一石碑,上题"钱塘苏小小之墓"。苏小小的故事,相传其人为南齐名妓,貌美艳丽,且聪慧多才。历史上一些地方史志和传奇、戏曲将苏小小进一步演绎成个性丰满的形象。有故事。)

遂想起多莲的湖,多菱的湖(菱角,诗情画意的植物)多螃蟹的湖,多湖的江南(柔情似水的江南)吴王和越王的小战场(那场战争是够美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学者型诗词,需要很多文化元素魔方汉字)

逃了西施(江南小女子的代表,天下第一美女,女间谍,沉鱼落雁)失踪了范蠡(隐名埋姓,官至最大,天下首富,百岁寿星,携西施泛舟五湖)失踪在酒旗招展的(从松山飞三个小时就到的)乾隆皇帝的江南(六下江南)

 春天,遂想起遍地垂柳的江南,想起太湖滨一渔港,想起那么多的表妹,走在柳堤(我只能娶其中的一朵!)走过柳堤,那许多的表妹就那么任伊老了任伊老了,在江南(喷射云三小时的江南)即使见面,她们也不会陪我陪我去采莲,陪我去采菱(和开头照应)即使见面,见面在江南在杏花春雨的江南(刚性美和柔性美:塞北秋枫烈马,江南春雨杏花。月下红墙碧瓦,星辰沧海天涯。江山如诗如画,还我太平天下。《新三国》)

在江南的杏花村(借问酒家何处)何处有我的母亲复活节,不复活的是我的母亲(联想丰富,复活)一个江南小女孩变成的母亲清明节,母亲在喊我,在圆通寺喊我,在海峡这边喊我,在海峡那边喊,在江南,在江南多寺的江南(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亭的江南多风筝的江南啊钟声里的江南(站在基隆港,想想回也回不去的)(渴望祖国统一,热爱祖国,不是直白说出来,含蓄)多燕子的江南(迁徙鸟)

我的江南:雨巷,旗袍,芭蕉,樱桃,刺绣,丝绸,小调,断桥,宝塔,才子,林妹妹,秦淮河,乌篷船,法海寺,油纸伞,桃花扇,甘蔗林,白蛇娘娘。

《还我一个太平天下》

歌词如下:

作曲:赵季平

作词:易茗

演唱:廖昌永

风云起处苍黄变化,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允文允武三分天下,鼎之轻重可以问吗?

弹剑作歌披挂上马,霸王大业不是空话,

男儿碰撞一团火花,百年人生瞬间光华,

塞北秋风烈马,江南春雨杏花,

千古江山如诗如画,还我一个太平天下,

塞北秋风烈马,江南春雨杏花

千古江山如诗如画,还我一个太平天下,

塞北秋风烈马,江南春雨杏花

千古江山如诗如画,还我一个太平天下,

千古江山如诗如画,还我一个太平天下。

三、创作背景

余光中祖籍虽是福建永春,但他本人1928年出生于南京。他的青少年时代就浸润在江南水乡的秀丽景色、风土人情及悠久历史文化之中。21岁时,诗人离开大陆移居台湾。由于两岸的政治隔离,直到本诗创作之日,他始终不能重归故里。对故乡的思念日积月累,最终凝聚成字字含情的诗句,迸发出来。

余光中出身书香门第,从小与众多的表妹一同长大,并与其中的一位范我存结为连理。他的母亲和妻子都是乌镇人,因而,余光中对祖国的留恋更多的体现为对江南的留恋。这首《春天,遂想起》才真正是余光中的情感细腻之作。

故乡情结、爱国情怀是《春天,遂想起》的灵魂。

四、主题情怀

《春天,遂想起》表现的是对江南浓浓乡愁。通过一系列独特意象的展现,表现了爱国主义情感,渴望祖国统一的情怀。

五、艺术特色

1.以文化写山水

诗作从江南的湖写起,写出它的富庶美丽。再加上江南大量优美动人的佳话和传说。因此诗人觉得上古时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那场战争也是美丽的。接下来将时间拉回现代,转写当年太湖滨上结伴同游的天真浪漫、无忧无虑的表妹们,意在表现山水毓秀,人比江南山水更美,从而将乡愁推进一步。再一转,写到这些少女们现在都已老了,自己的母亲更已谢世而去,一种难以抑制的沧桑感骤然腾起,为乡愁抹上一层悲怆。最后,“喊我,在海峡这边/喊我,在海峡那边”的母亲已和祖国母亲合体,诗人盼归之情遂也上升为对母亲大地的顶礼膜拜。

2.以乐感抒情怀

复沓的手法与重词叠字的反复使用,不仅增强了这首诗的音乐性。读来韵致绵长,而且有效地组成了内在情韵的摇曳多姿,可以说,这是一首情味浓酽、风韵别具的抒情佳作。熔现代意识与传统的诗风一体。

3.以意象增色彩

大量的江南元素的意象。湖,菱,雨;杏花,西施,表妹;多亭子,多寺庙,多燕子。

4.以乡愁贯全篇

由于台湾海峡两岸长时间的隔离,作者有种被流放的感觉,少年时生活于江南的记忆日复一日烈火般烧灼着他,于是时时梦回江南。诗中的江南不仅珍藏着他的少年时代,而且也象征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所以是“唐诗里的江南”,是古典美人西施和越国名臣范蠡泛舟共游的处所,是清代乾隆南下畅游的胜地。诗人由怀旧而怀古,他的江南既在时间之内,又在时间之外,飘散着古文化的清芬,而诗人怀着也就是一种民族灿烂古文化为精神背景的文化乡愁。

六、诗词写作知识

新诗100年

--现代诗歌创作艺术赏析之一

我想说,新诗更加接近生活,更加接地气。

新诗打破了古体诗的禁锢,创作自由度提高。

从小众的欣赏到大众的接受,需要知识的普及。

1.打破了律诗的整齐化

其特点是长短句,字数灵活。

2.打破了平仄押韵等限制

表现手法多样化

3.意象边缘化,语言陌生化

创新,所以大众茫然。

七、相关阅读欣赏

绣口一吐 半个盛唐:藏在乡愁里的“诗眼”

我们曾在大学秋季开学的第一堂写作课,讲了:新诗的创作与欣赏。

余光中:我用诗歌怀念您窦跃生90岁的余光中大师仙逝。我突然明白,泪水凝固之后,风干之后,就是雪啊!您是骑着翩翩的雪的羽毛升仙的么?大师,您的诗句让全球华人传颂,让全球华人朗诵,让全球华人感动。

有人说,诗歌是小众的自我欣赏。

大师,您打破了这个魔咒。您让诗歌光芒万丈,魅力无穷。您在走向天堂的路上,布满了雪花的晶莹、圣洁。诗歌,诗歌,诗歌呀,有多少诗歌,为大师送行。诗人说,为诗人送行的最好方式,就是诵读诗歌。

乡愁

作者: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意象的独特性),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对比)。长大后(对应第一段),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意象的独特性),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对比,和第一段形成排比段落)。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意象的独特性),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意象的独特性),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看到《诗经·关雎》的影子)。

主题情怀

通过一系列独特意象的展现,表现了爱国主义情感,渴望祖国统一的情怀。

“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经典之作。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艺术特色

1.格式化、有规律

每一段的字数、句式相同。

一方面打破了禁锢,一方面继承了传统。

标准的长短句。

该诗可以作为一种摹本练习。然后,打破,创新。

2.语言口语化、琅琅上口

继承了诗经的风格。

但是,打破了平仄押韵的束缚。让创作拓宽了想象的余地。

3.四个独特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意象的边缘化相当典型。

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

这些词素的运用,不停地在变化。

4.结构,音乐美“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

有传统文化的影子,又展现了新诗的开放姿态。

泪雨凝噎。而我,选择了用诗歌为大师送行。这是我最虔诚的方式。

诗祭窦跃生青葱时,诗歌是一缕淡淡的书香,大师在书中,我在书外。成熟时,诗歌是一种深深的崇拜,大师在殿堂,我在殿外。后来啊,诗歌是一生漫漫的修行,大师在布道,我在禅定。而此时,诗歌是一篇长长的悼词大师在天堂,我在人间。大师,我敬仰您的人品。我想用诗歌为您塑一尊铜像。大师为孩子写过这样的忠告。写给未来的你孩子,我希望你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你可以是农民,可以是工程师,可以是演员,可以是流浪汉,但你必须是个理想主义者。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师如此圣洁的灵魂。从中,我们可以读到大师如此高尚的哲思。万丈红尘中,有多少人为金钱顶礼膜拜。而能让余光中顶礼膜拜的,只有诗歌,只有人格。您在寻李白中写到: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您是李白的知音哦,您是诗歌的知音。一遍遍地拜读,一遍遍地感悟,一遍遍地咀嚼。我对您的才华、才情,除了佩服,还是佩服。过去,我是您忠实的读者;以后,我依然是您忠实的读者。愿您在天堂,依然写诗歌,再写五百年。

春秋楼(组诗)

窦跃生

1.大码头雪花如银

雪花起舞

是我水袖甩炸的蝶儿

在古镇上空纷飞纷飞

你从大码头走向瓷器街

白马 北风 夜

一万只蝶儿起舞

古镇 酒家 你半醉半醒

酒壶青花

酒杯青花

大海碗也青花

贵姓 姓刘 你赊一面旗

才台一台仓 呐嗬吚呀嗨

刀马旦 戏楼 莲花步 野鸡翎

三分茉莉花的狐媚

七分白海棠的妖冶

雪在舞

你在风雪夜踉跄

你也想 像花旦一样

把水袖甩炸

银匠把一天的星星

打制成老银

月光也银银

梦幻也银银

老母亲大襟儿上的

纽扣也是银

大码头雪花如银呀

刀马旦甩炸水袖

帅字旗飘入云

斗大的刘字震吔么震乾坤

雪夜的白马随风而去

你扯起酒肆的杏帘

甩炸

战马嘶鸣的战旗

你是从铜器街走的

走向大码头

才台一台仓 呐嗬吚呀嗨

那万里的水路

是我水袖甩炸的三春

枝头的红杏是铜器

正午的太阳是铜器

你那杏帘也是铜器

你打下的江山也是铜器哟

当城头变换了大王旗

大码头还是那座大码头

刀马旦把水袖甩炸

一万只银蝴蝶起舞

一群写诗的人来古镇读诗

那三春跌宕的水路

帆影如梦

才台一台仓 呐嗬吚呀嗨

你从大码头走向瓷器街

我从铜器街走向大码头

赊旗——社旗

岁月匆匆

天下攘攘

那戏楼上的水袖

悠长悠长

帅字旗飘入云

斗大的刘字震吔么震乾坤

2.春秋楼

社旗有个春秋楼

旗杆入到云里头

春是兰花儿的春

秋是菊花儿的秋

楼里有个相公夜读《春秋》

恁家有个周郎

家在枣花儿香的周庄

外婆家住社旗铜器街梅花巷

有一部《春秋》

藏在梅表姐绣楼的闺房

枣红脸

丹凤眼

赤兔马

青龙偃月刀

你当相公时

在古镇卖过枣

梅花巷悠长悠长

梅花巷幽香幽香

落雪了

落雪了

卖枣的相公在夜读《春秋》

周郎在夜读《春秋》

梅表姐也在夜读《春秋》呢

而南阳的那些才子才女

却跑来古镇读诗

把雪读得落英缤纷

把诗读得冰雪凝香

古镇的那丛枫叶依然嫣红

古镇瓷器街依然长长宽宽

古镇的雪松依然豪爽清爽

好吧

一壶正山小种

醉了老友新朋

醉了古镇新雪

醉了枯树新梅

醉了2017年的诗

走吧

去春秋楼看看

那相公还没读完《春秋》

作业:学员可以模仿写作一首新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