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饱含不舍的信件,一场全城爱心接力,让东莞农民工吴桂春瞬间走红,一股阅读正能量传遍全国。
吴桂春留言
7月11日,广东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有关负责人来到吴桂春所在的东莞市光大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为企业赠送1000册图书,这位爱读书的“网红”成了新公司的“领读者”:“等职工书屋建好后,我要带着更多同事一起读书。”
6月下旬,吴桂春被广泛关注后,深圳图书馆微博里突然新增了许多留言:
深圳图书馆内。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每逢佳节必泡馆”
“深圳图书馆激起了我对阅读的高浓度贪念”
“图书馆的吸引力是城市吸引力的触角”……
这些走心的有趣抒发,源自深图带给他们的心灵归属感。
深圳图书馆二楼咨询服务台右侧,一个小小的蓝色信箱静静伫立着,上面“读者意见箱”几个大字的边角能发现磨损痕迹。这个不起眼的老物件,见证了深图的发展变迁,也留有值得细数的“宝藏故事”。
今年是读者服务部副主任李亮来深图工作的第 14年,长期面对一线读者,她养成了说话语气平和、面带微笑的习惯。“这么多年,深图积累了一批老读者。我发现来咨询借阅程序、规则的人越来越少了。”日复一日与读者达成默契,公共服务的深入人心,让她颇感欣慰。
深圳图书馆内读者正在阅读。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与日俱增的还有读者们与深图的互动——信箱里,有读者的感谢信、建议信、拜年信……每当收到相关意见,李亮和同事们总是第一时间打电话给读者反馈改进情况。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2年内同一位读者的3封手写信。
从笔记本上撕下的纸张上,一行行正楷字工整排列。这位叫杜小非的读者第一次给深图写信,是在2017年10月。“当时是针对图书馆的环境给我们提了几个建议,后来我及时打电话和他沟通,并且做了改进。”李亮回忆。
杜小非留言
3个月后,他将一份真情“表白”投入了信箱。“2017年,深图温情的陪伴,使我得以有机会浸润在知识的海洋中,那一定是过去一年最幸福的时光之一。”他在信里说,深图一切的服务都是那么完美,称自己“真的爱上这个地方了”。
最后一封信令人动容。“图书馆带给我的感动,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如今李亮依然清楚记得这句当年触动她的话。2018年5月,当李亮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杜小非已经离开了深圳。“我们马上查询后发现,他已经注销了读者证,电话也打不通了。”
这是一个感动中略有伤感的故事。但也让李亮深刻认识到这份工作的意义所在,图书馆工作人员做好本职工作,可能会间接影响到无数个体的人生。
在深图,你可以看见穿着各种工作服的人们:穿着清洁工制服的大叔靠在一楼阶梯旁读书,来自巴士集团的司机拿着报纸,餐厅服务员中午走进图书馆阅读小憩……深图的大门为每一位劳动者打开。
曾从事科研工作的奶奶、年近90的退伍军人、视障人士……读者信箱里,形形色色的人的笔迹,是这座城市文明而温暖的注脚。
一楼大厅看报时看到有好文章就抄的陶先生,因为后来眼睛白内障加重,不能抄写,前台工作人员便长期帮忙复印。“我不认识你,我愿帮助你”,陶先生称,在图书馆里他感受到各种形式的关心。“在馆里,我感到很舒适、很安全,处处是文明,人人都很有爱心,也证明馆长领导有方,感谢全馆的先生、小姐。”
陶先生留言
“贵馆初创时,我在馆内阅读过书报。很敬佩全体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也曾留言表示感谢和赞扬。相隔约三十年了吧,重到贵馆,深感面貌更辉煌,作风更放光芒,与时俱进走在世界前端。谨此向大家致敬点赞!”去年11月,一位89岁的退伍军人在儿子的陪同下来到深图查询资料。
读者服务部工作人员冯淑君在工作日之中记录道:普通的工作日,又因为遇见一个人,听到一个故事,而变成一个特别的日子……谈话之余,老先生奋笔疾书,不一会儿,便写了满满三张纸。字里行间,老先生说自己在写回忆录,想通过图书馆查一些历史资料,如《战斗着的新中国》《日日夜夜》《战士报》《战士生活》等书……见证了新中国到现在的发展,也许是此情此景让老先生回忆起了久远的日子,他再次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了这些。
“您好!我是来深圳给儿子‘打工’的老者,年75岁。在这春节到来之际,我以贵馆一个忠实的老读者身份向您及贵馆工作人员拜个早年,祝您们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感谢您为我们营造一个更好的读书环境。”信箱里更多的,可能是这类简简单单的问候信。
【记者】郭悦
【作者】 郭悦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