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证明:管理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指导,就能够不断提高教师家园共育的工作水平,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家园共育工作流程?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家园共育工作流程
实践证明:管理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指导,就能够不断提高教师家园共育的工作水平。
在管理工作中,管理者的重要任务是抓“落实”。通过这组文章,我们清楚地看到园长的管理,是一步步引导班级家园共育工作从“量”与“形”上的落实,到迈向更高质量的落实的渐进过程。因为,在指导中园长同样感受到老师的困惑:各种“招式”都用了,为什么仍然有家长不关注、不关心幼儿园教育?于是,通过精心引导教师从单纯琢磨变换形式,到重点研究价值取向,使教师的共育行为与观念产生了质的飞跃。当教师为了完成任务而做事时,大多运用快捷方式,重心放在表现与展示上;当老师为了做成一件事而设定任务时,更重视研究事实和需要,启动的多是创新思维。所以,在这里我们看到的老师各具特点的家园沟通、共育方式,正是老师启动创新思维后的智慧结晶。
为了使共育收到实效,园长的管理与指导必须不断地接受来自教师的挑战。传统的管理与评价,很难为教师的工作产生质的飞跃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而不拘泥形式、倡导创新的研究式管理,才能为每位教师的主动成长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当老师们研究家长的意见、需要,观察、分析每一个孩子的个性与实际的时候,管理的意义就在于帮助教师在家长、幼儿和教育三者之间找到共育的结合点。因为教师的创造和发现,一方面需要通过有效的指导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也需通过管理者的认同获得支持,使智慧资源获得充分的利用,通过共享推动全园的家园共育工作高质量地开展。
实践证明: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管理者精心铺路架桥,教师富有个性的创造,需要我们搭建适宜的平台。当教师真正成为工作的主人时,他们的创造潜力是无穷的。从家园共育一年一个主题的长线研究,到留言本上的及时应答,无论是家园联系册的横向互动交流,还是亲子之间的“角色反串”教育,都是教师的创造之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