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丁戈隆东

5月23日,美国宣布启动一项新的亚太经济伙伴关系——“印太经济框架”

印太经济框架第一次提出(究竟是个什么东西)(1)

值得关注的是,13个初始成员国包括美国、澳大利亚、文莱、印度、印尼、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西兰、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但不包括中国

“印太经济框架”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2021年10月,美国总统拜登在第16届东亚峰会上提出“印太经济框架”的构想,本质上是配合美国的“印太战略”,服务美国的自身利益,遏制、孤立、打压中国。

该“框架”表面上标榜“开放和包容”,却处心积虑地把亚太地区体量最大、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之一——中国排除在外。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公开宣称,“印太经济框架”是“独立于中国的安排”。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也公开讲,“框架”标志着美重塑地区经济的领导力,为地区国家提供替代中国方案的重要转折点。

由此可见,“印太经济框架”打着合作之名,行排他之实,企图建立美国主导的贸易规则,重组产业链体系,让地区国家与中国经济“脱钩”。

亚太成功的密码是合作共赢,不是零和对抗。

中国同地区国家一样,乐见有利于加强区域合作的倡议,但反对制造分裂对抗的图谋。中方主张,无论什么名目的区域合作框架,都应该推进自由贸易,不应该搞变相保护主义;应该有助于世界经济复苏,不应该破坏产业链稳定;应该促进开放合作,不应该制造地缘对抗。

这些年,美国一直缺席亚太经济合作,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不参加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全面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现在却提出“印太经济框架”。

印太经济框架第一次提出(究竟是个什么东西)(2)

这完全是为美国自身利益考虑的,另起炉灶、另搞一套,合之则用、不合则弃,严重冲击现行的区域合作架构。

美方声称要通过“印太经济框架”,确保美在21世纪的竞争中胜出,但其他参与方的利益如何保证?

“框架”虽包括不少地区国家,但“框架”内容并不关心地区国家的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没有关税豁免、市场准入等安排,而是强迫各国接受美国所谓的“高标准”,是以经济手段胁迫地区国家选边站队。

而且,人为制造同中国经济脱钩、技术封锁、产业断链,只会加剧供应链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后果,美国自身也不能例外。

因此不难看出,“印太经济框架”是扰乱地区合作的设计,是胁迫地区国家的工具,是美国把经济问题政治化、武器化、意识形态化,是美国企图把亚太阵营化、北约化、冷战化的手段。

亚太地区是和平发展的高地,不应成为地缘博弈的棋局。

任何倡议都要为本地区繁荣发展贡献力量,应当符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原则,而不是人为设障、筑墙,制造分裂对抗。

中方愿同地区国家一道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构建开放型地区经济,共同建设美好的亚太家园。

“印太经济框架”如果不能真正有利于促进地区国家的共同发展,将注定走不远。美国妄图借“印太经济框架”孤立中国,损人不利己,也注定落得失败下场。

【作者】 丁建庭

南方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