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微博出现一则热搜“男子为上清华复读13年拒多所名校”。
这位广西考生今年已经三十多岁,2009年第一次参加高考,372分的成绩只能上三本,此后开始复读,2016年,他曾考到625分,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不过他的梦想是考清华大学,于是没有选择就读。
今年,这位复读13年的广西考生被上海交大录取,但他还在考虑复读还是就读。
三十四岁,比我年纪还大,却复读了13年,对于这种有梦想的人,我很佩服。但对于被录取而不去报到的行为,并不鼓励。
只能说,他选择做自己,对此百分之百的支持。就像他说的“无所谓值与不值,这只是一种选择,对应着的一个结果”。
我相信身边肯定有部分考生,拿到自己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发现被录取的学校和专业都不是自己最中意的,于是放弃就读而选择复读,准备明年再战一年。
对于这种高考被录取了,但又不去报到,对于考生而言,有没有什么后果呢?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个话题。
高考被大学录取了,但不去报到,这种做法可以么?
答案是可以,但部分地区可能会付出一定的代价。
首先是浪费了录取高校的招生名额。每个高校在录取之前都有一个招生计划,每个专业录取多少人是固定的。
由于你的分数符合学校的录取要求,把你录取了,但你又不去,意味着这个专业将会少一个人,而别人就有可能与这个专业失之交臂。
浪费招生计划对于高校招办来说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损失。因此,大学录取后,不去报到,在部分省份会有相应的罚则。
罚则一:会被记入诚信档案。
部分省份或地区对于被录取却不去报到这种情况,采取的措施是将其记入考生个人诚信档案。这个罚则其实对于考生而言,没有什么影响。
很多人害怕个人诚信档案有问题,会不会影响以后买房买车的贷款呢?其实不会的。
个人诚信档案和个人征信是两个概念。影响个人征信的行为有信用卡逾期还款、银行的房贷逾期、网络贷款过多或法院判决还款未执行,这个会影响房贷车贷。
而个人诚信档案只是省招生考试院弄出来的,实际上的具体的实施细则还是没有公布的,所以总体来说影响不大。
罚则二:影响第二年志愿填报。
被大学录取不去报到,并不是所有省份都会限制第二年的高考志愿填报。比如四川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实施规定》中,针对未经高校同意逾期不报到的考生,视为自行放弃入学资格。仅此而已。
因此在四川省你被大学录取,而不去报到,只是自行放弃入学资格而已。如果你确实想复读,就不要有任何心理负担,好好复读,准备明年大干一场即可。
但有些省份的教育厅在“普通高校招生实施规定”中明确提出了对逾期不报到的考生,有相应的罚则。
比如河南省在《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就明确指出:“填报志愿是考生自我承诺与高校的约定,对于在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中不履行志愿约定的考生,当批次录取电子档案停止运转,在下一年报名参加高考限制其填报志愿的数量,在实行平行志愿的各批次,允许其填报志愿的学校数不超过2个。”
填报志愿最多只能填两个高校,录取风险就较大,无法在志愿填报中做到冲稳保。因此河南考生第一年被录取了,能走尽量走。作为高考大省,能被录取,真的不容易。
其次山西省在《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也有限制:“录取后不报到的考生,下年度报名参加高考,成绩将排在同一总分的最后,同时将写实性记入考生档案,并提供给高校。”
同分数的话你会排在最后一名是什么意思?
举个例子,假如你的高考分数是500分,与你同分的有1000人,省教育厅排位次的时候,就会把你排在最后一位。高考录取基本上都是通过位次来进行录取,位次靠后,仍然会影响高考的录取。
被大学录取不去报到,只有部分省份会影响第二年的志愿填报,大部分省份是没有影响。具体可以查询本省的考试当年的《普通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里面有明确规定。
高校会不会录取一个考生,主要还是看分数,跟考生之前有没有拒不报到的记录,大学并不在意。
部分传言说,如果大学给你发了录取通知书,你没有准时报到,就会在大学的录取系统中留下黑名单。这其实只是谣传,国家没有出台限制复读生考大学的相关规定。
总而言之,如果真的被录取到不喜欢的学校和专业了,铁了心要去复读的,最好还是跟录取院校说一下,然后再放心大胆的读,争取来年考一个更高的分数。至于因为拒不报到产生的负面影响,大部分省份其实可以忽略不计。
关于高考志愿填报,你有什么疑问,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