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武定祸乱,文致太平",国家政权的稳定,需要"文"、"武"两种不同的人才,来加以维护。在明朝时期,文官一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可是同时期的武官,与文官相比,就失去了原有的魅力。
明代将军
驰骋疆场,烽火狼烟,在战场上挥洒自己的男儿本色与英雄气概,无疑是古今从军的魅力。可是在以儒学为主的文官集团眼中,武官只是一些逞匹夫之勇的草莽之徒。除了文官的鄙视,武官在明朝成为了一种低贱的官员。
与武官命运相匹配的,是武举的冷落与暗淡。但是纵观明朝276年的历史,就会发现武举其实是一直在发展的。不过在武举发展的过程中,其规模与价值,还是难以与文举相比的。为何明代的武举不敌文举,明代的武官,究竟有什么样的历史苦难?
一、明初武举发展的限制在中国古代历史中,一个王朝的建立与军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汉朝建立,是刘邦的军事集团打败了项羽军事集团;唐朝的建立是李渊的军队逐一击败了其他军阀;明朝的建立也没有摆脱历史的惯性,朱元璋所建立的政权,也是因为其军事力量比当时其他的军事力量要强大。
在明朝建立之前,朱元璋的军事阵营中有着数位悍将,常遇春、徐达、李文忠、朱文正、傅友德、沐英等人。正是数位悍将,以及朱元璋的英明领导,使朱元璋问鼎于元末明初,最终统一了全国。由此,朱元璋在自己政权建立后,并没有急于选拔武将。
1、科举制度的局限性
洪武三年至洪武五年(1370-132)三年中,新建立的明朝,因为缺少官员,急忙重启了科举制度。可是连续三年的科举选拔中,所得的人才难以胜任相关职务。这些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与明初的人才盛况相比,还是很难比较的。
古代科举
所以,这就证明了科举制度的局限性。科举制度虽然可以选拔人才,但是其制度的发展是需要一个和平的背景的。明朝刚刚建立,全国还处于战火的苦难中,没有走出来。所以科举的选拔,并不能选择出真正有用的人才。而且明初的很多人才,特别是武官,都经历过战火的实践,而科举来选拔武官,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无疑是"鸡蛋里挑骨头"。
2、对文人的重视
在明初,战火平息不久,武官无疑起了重要作用。所以明初的武官人数与质量,都对武举产生了很多的压力,反而是文官,其质量与数量远远不如武官。深谙政治权谋的朱元璋,早就意识到了这背后的政治利益。由此,当武官推荐施行武举时,朱元璋说到"是析文武为二途,自轻天下无全才矣"。
明代文人
武官推荐施行武举,朱元璋反而讽刺天下人才的稀少。朱元璋认为,真正的人才,是各项技能都兼备的。无论是文是武,作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才,只有两者兼备,才能应付来自外部的挑战。在明初武官遍地走的背景下,朱元璋将重心倾移到了文官那边。在明朝长期统治的需要中,文官的温文尔雅,比武官的打打杀杀要重要的多。
二、明朝中后期武举的大力发展在对明初的社会人才背景进行一定了解之后,就会发现武举难以兴盛的原因了。因为每个政权建立之初,都是由一大部分武将来实现的。倘若一上来就选拔武将,与当时的历史背景还是相违的。其实在明初,不当武官也是一件幸事,因为朱元璋在自己的晚年,对旧时的功臣进行了残酷的杀害。
朱元璋逝世后,其孙子朱允炆获得了皇帝之位的继承权。可是朱允炆的叔叔朱棣并不甘心,所以朱棣决定起兵造反,来争夺皇帝的位置。朱棣的成功,很大的原因与明初悍将尽数被朱元璋杀害有关。到了明朝中后期,明初那些悍将,早已成为了历史的云烟。可是明朝帝国的外部危机,也开始影响着整个明朝。为了选拔武官,武举开始重新发展。
1、武学得到了兴盛
明朝正统年间,"土木堡之变"的发生使大明王朝为之一震。正统皇帝率领明朝精锐,远征外敌瓦剌,却兵败被俘。这无疑证明了明朝中期,武将的稀少以及地位的低微。但是武将真正开始被重视,却始于正德年间,正德皇帝的昏庸与国家形势的迫切需要。
正德皇帝一生酷爱军事,且乐于游乐,是明朝帝王之中有名的昏君。紫禁城旁的"豹房",汇集了天下美女与奇珍异兽,成为了正德皇帝恣意玩乐的场所。除了游乐豹房,正德皇帝还喜爱军事,并封自己为"威武大将军"。宸王之乱被平之后,正德皇帝还将宸王放回,亲自率兵抓捕了宸王。
古代战场
正是因为正德皇帝对军事的喜爱,许多官员为了迎合皇帝的旨意,推荐发展武举,选拔武官。所以在正德年间,武学兴盛了起来,但是武举因为大学士的原因,再一次受到了压制。不过为武举的制度正常化,提供可以参考的经验。
2、通过武举的人数增多
武学的兴盛,使习武之人也由此增多。在明朝朝廷的需要下,通过武举选拔的人也开始增多。这与文官人数多,武官人数少,有着直接联系。到了明朝中期,明朝的和平统治受到了动摇。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都需要武力来维持社会的稳定。
明朝官员
明朝后期,武举选拔的几十人逐步扩大到一百余人。与明初武举官员的惨淡相比,百人的武举官员无疑是一个盛况。但是武举人数的增多,也意味着明朝国家局势的动荡加剧。在明朝结束之前,武举的盛况,与明朝历史的发展产生了相反的局面。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制度问题。
三、武举与文举的差异明朝后期,武举虽然发展到了顶峰,但是其还是难以与文举相比的。从明初开始,文举就成为了国家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而且在朝廷之中,文官的地位普遍比武官要高。知识决定自己的力量,在明廷中也得到了体现。
因为武举与文举存在着不同的差异,也使其价值产生了不同效果。武举更注重实际,而文举更注重理论。通过考试来选拔,文举的效果往往比武举要有效。因为明朝历史有名的武将,大都出身于文举之中。
1、重视经验与实践
在武举的选拔过程中,骑射无疑成为了重头戏。骑兵作为古代最强兵种,再加以弓箭的技巧,成就了蒙古铁骑的威名。所以在选拔武官时,骑射是必修课。而选拔骑射的人才,一两次的考试是无法证明太多的。因为武将想要成名,必须经历过战火与实践的洗礼。
古代骑兵
而通过武举的武官,他们不仅骑射能力强,而且还了解相关的军事策论。可是战争的发展,是不能"纸上谈兵"的。在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中,只有掌握了实际情况的一方,才能更好的取得胜利。
2、对文化积累的认可
为了防止武官的粗劣,策论成为了武举中的重中之重。参与武举的人,倘若过不了策论,那么其之后的骑射也无法参加。所以无论是武举还是文举,都离不开文化的积累。因为文化的积累,是官员最基本的素养。
古代文人
武官本就应该善于习武,可是策论的添加,使许多武功高手被拒之门外。在政治权谋的发展中,文官比武官更强,这也导致了武官地位的下降。在政治利益的选择中,和平环境下更利于文官集团,而武官集团反而会受到压榨。
四、人才的选择不局限于科举在明朝中后期,就会发现,那些善于作战的武将,并不都是职业武将。王阳明、孙传庭、卢象升、于谦等人,他们都是兵书的学习者与运用者。可是在明朝,他们所学的兵书被世人所不屑。那些只衷于科举的文人,反而成为了明朝的累赘。
明朝官员
明朝的科举盛况,证明了科举制度的局限性。以儒学一门来涵盖所有知识,无疑是坐井观天。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各类人才都是值得依赖的。可是为了保证自己稀少的政治利益,科举制度的封闭与限制,成为了明朝历史的一大痛点。
结语:当明代的武举发展到顶峰,而明朝的历史却与之相反,走向了终点。这并不意味着武将对国家命运有着消极影响,而是意味着,国家在人才的选拔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因为一个人才,其影响力是极其广泛的。
在明朝历史中,和平发展是主线,战争维护是支线。所以在和平环境下,文官比武官显得更为重要。可是文官之间的政治斗争,使武官的生存空间更加狭小。当文官集团真正意识到武官的重要性时,意味着国家受到了战争的挑战。倘若不能维护好文官与武官之间的和谐,那么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其灾难是难以估计的。所以武力是政治利益的附庸品,如果操纵不好武力,自己的政治利益将成为过眼烟云。
参考文献:
《明史》
《明史研究》
《中国通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