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对陆机的评价(陆机之死华亭鹤唳)(1)

陆机画像

晋惠帝太安二年,公元303年,此时是“八王之乱”后期,一代才子名士陆机因遭谗言被处死。临刑前,陆机长叹道:“华亭鹤唳,可再问否?”华亭是他的故乡,年少时,与其弟陆云一起在家乡吟诗作赋、切磋书法,还养着鹤,生活无比优越舒适。此时他是多么想回到从前的生活,但却再也没有机会了。

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见此情景我不由地想起了大秦的丞相李斯临刑前对儿子说的:“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翻译成白话就是,我再想和你一起在上蔡老家牵着狗去逮兔子还可以吗?陆机与李斯相隔五百多年,悲剧重演令人无限慨叹。距陆机去世将近五百年后,大唐诗仙太白也念念不忘,曾作诗:“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陆机究竟是谁?三国时期吴国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之子。晋灭吴后,陆机入仕晋朝。因“少有奇才,文章冠世”,入都洛阳后名震当世。这位大才子如果生活在和平时期,也许会有不错的仕途和生活。但仅仅过了两年,“八王之乱”爆发,晋朝陷入了内乱之中,陆机也难免置身事外。

当陆机委身于“八王”之一的司马颖时,既是他人生的高光时刻,也是他人生的终点。司马颖因其显赫的家世、名满天下的才气,赏识陆机、重用陆机,最后甚至任命他为统军二十多万的大都督。

一个亡国之臣的后代,一个文人,竟然后来居上,众人能听命与你?虽然其祖有火烧连营、击败刘备之才,其父有统帅三军之能。但陆机只有文人的才情,哪里有什么将帅之才。属下不听命,自己也无治军用兵的谋略,最终兵败也并不意外。嫉恨已久的宵小之徒群起而攻之,诬陷陆机谋反、对司马颖出言不逊。最终司马颖经不起屡屡谗言,决意处死陆机,陆机时年才四十三岁。

陆机之死,时乎?命乎?让后世之人无不惋惜其才。文学方面,陆机辞采华丽,开创骈文之先河,被誉为“太康之英”。书法方面,陆机的《平复帖》是中国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也是历史上第一件流传有序的法帖墨迹,有“法帖之祖”的美誉。

历史对陆机的评价(陆机之死华亭鹤唳)(2)

《平复帖》

一个人走错了方向,真的是很不幸的一件事情。既扼杀了自己的特有才华,也会将自己的命运带入危途。汉代的司马相如曾向武帝上书,其中有这样一句话:“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就是告诫皇帝能及时发现灾祸,从而尽力去避开它。

然而,以陆机之才,沉迷于当世,最终也不能幸免遇难,可见人生是多么难以把握啊!以古鉴今,我们又不能不从中吸取教训。世道艰难,我们要学着知进知退,尽量免使自己落入囹圄之中。

远去的陆机早已成为历史,但他的命运却仍时时发生在后世之人身上,我想未来也会有。只希望读史者能自辨。“才高班马露英华,一跌丧身并覆家。何若当年先引去,好随云鹤隐天涯。”

历史对陆机的评价(陆机之死华亭鹤唳)(3)

好友惜别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