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过了三伏天,依旧躲不过秋老虎。走到室外,分分钟感觉要“化了”。
与热如影随形的,是出汗。大夏天出门,总免不了一身汗的尴尬,可谓“出门5分钟,流汗1小时”。
湿了衣服、身体黏糊糊的不舒服,还是小事;
很多人出汗过后,随之而来是累,疲倦不已,胃口也变差了。
汗出太多,脾胃也虚了
正常情况下,出汗是人体散热的一种自我调节,但若汗出太过时,会调节不过来。
中医古籍里说,“阳加于阴谓之汗”,意思是,出汗是阳气蒸腾阴液的结果。
阳气,主要指脾胃阳气;
阴液,属于人体里的津液
因此,汗出得越多,消耗的津液和阳气也越多。超负荷运转时,货源不足,人手也会累得不行。
怎么办呢?
喝1汤,解渴解乏
出汗后只是稍感疲惫者,可以喝点酸中带甜的。
酸味能“收敛”,同时能减少汗液的继续外泄;酸甘化阴生津,又能解渴。
因此,酸梅汤就是很好的选择。
做法:
乌梅100克,冰糖约400克(可根据个人口味增减),在锅中加水约3000毫升,烧开后放入乌梅,煮沸后转小火熬30分钟,趁热放入冰糖搅拌融化。
出汗后感觉疲惫气虚的人群,夏季汗出后及时饮用,可解渴解乏。
喝1茶,补足脾胃阳气
对于出汗后疲惫感很强、气虚甚者,要大补元气。
参能“大补元气”,尤能补益脾胃之气。如此一来,运转回归正常,自然也就能解渴,同时能缓解因出汗而造成的疲倦乏力。
如果天气不是很热时,你就容易出汗、气虚,到了这个季节出汗更多,而且大汗之后总是很疲惫,那就适合来点参茶。
做法:
参片3~5克,沸水300~500毫升冲泡,15分钟后饮用。
常按这2穴,止汗又强身
1.合谷穴
定位:
拇指、食指张开,将另一手拇指的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拇指尖点到之处即是。
方法:
操作时用一手的大拇指来用力按揉对侧手的合谷穴,以产生酸胀感为宜。
2.复溜穴
定位:
位于小腿内踝和跟腱之间向上两指宽处。
方法:
宜用大拇指指腹轻轻揉按,以略有酸胀感为宜。
以上两穴一阴一阳,一表一里,一脏一腑,是止汗的“最佳搭档”,宜先泄合谷,后补复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