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要了解一座城市,就必须先去了解当地的博物馆”。倘若我们去参观博物馆,那么博物馆里的镇馆之宝自然不容错过。今天我们介绍的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系列第九期:辽宁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博物馆简介

辽宁博物馆位于沈阳市浑南区智慧三街157号,占地面积83,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13平方米,分陈列展览、观众服务、文物库房、文物保护、综合业务等五个业务区,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同时,也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馆,以藏品丰富,特色鲜明而享誉海内外。

辽宁省博物馆新馆参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系列)(1)

辽宁省博物馆

辽宁省博物馆利用新馆序厅正面影壁和两侧各六块墙体,以辽宁历史文化为主题,创作13块铜质浮雕,以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系统生动地展现了辽河流域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

镇馆之宝

#1 玉猪龙

新石器时代

高15厘米,宽10.2厘米,厚3.8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新馆参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系列)(2)

玉猪龙

玉猪龙是红山文化玉器的代表作,这件是已知红山文化玉猪龙中形体较大,形制最规整的一件。白色蛇纹叶岩,肥首大耳,圆睛、吻部前突,口微张,獠牙外露,体蜷曲如环,扁圆厚重,背部有一穿孔。玉猪龙明确出土于墓葬中,而且成对佩戴在墓主人胸前,是社会地位、等级、权力的象征,是按照一定规格制成的原始“礼器”。

#2 鸭形玻璃注

魏晋南北朝

长20.5厘米,腹径5.2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新馆参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系列)(3)

鸭形玻璃注

鸭形玻璃注器,淡绿色,半透明,体横长。此器重心在前,只有腹部充水至半时,因后身加重,才放得稳,造型生动别致,是当时从罗马帝国输入的玻璃制品。 此器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外交往的实物资料,也是中外历史上早期玻璃器中的珍品。

#3 鎏金木芯马镫

魏晋南北朝

高23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新馆参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系列)(4)

鎏金木芯马镫

这是唯一一副有绝对年代可考的完整马镫,墓葬年代为公元415年。马镫的木芯为桑木条揉成,外面包钉一层鎏金铜片。马镫为中国所发明,最早的马镫大约出现在三世纪,是单镫,三角形,悬于马腹左侧,只能供紧急上下马时使用。在四世纪时发展为双镫,从此骑乘时可以人马合一,马具发展至此才算完备,此后马镫传入欧洲,对中世纪欧洲骑士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4 九霄环佩琴

唐代

通长122.7厘米,肩宽21.1厘米,尾宽15.5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新馆参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系列)(5)

九霄环佩琴

伏羲式,桐木制,红漆面,鹿角灰胎,细蛇腹纹。七弦十三蚌徽,红木轸。琴腹内可见长方形条状百衲纹,紫檀岳尾。琴底轸池下方刻篆书“九霄环佩”琴名。圆形龙池内纳音微隆,下方刻“清和”篆书方印,再下为细长椭圆形凤沼。因传世唐琴极少,故此琴非常珍贵。

#5 《簪花仕女图》

唐代

纵46厘米,横180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新馆参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系列)(6)

《簪花仕女图》

此图粗绢本,以工笔重彩描绘仕女五人,女侍一人,另有小狗、白鹤及辛夷花点缀其间。仕女皆体态丰腴,婀娜窈窕,或戏犬,或拈花,或捕蝶,或沉思,尽显端庄典雅的贵族妇女形象。发式皆为高耸云髻,依次簪有牡丹、芍药、荷花、绣球等折枝花及步摇。其脸庞圆润,眉毛皆作蛾眉,中间饰有金花子。衣饰俱为透体敞领的宽肥外衣,内着束至胸部的长裙,并皆佩披肩。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