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被称为文化瑰宝,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缩影,字里行间展开的都是一副叹为观止的社会生活和人情世态的画卷。纵观《红楼梦》,曹雪芹先生塑造了众多的 “妾”形象。《红楼梦》涉及到出场的和未出场的侍妾就多达二十几人,如迎春母亲、贾琮母亲、嫣红、翠云、赵姨娘、周姨娘、尤二姐、秋桐、平儿、香菱、宝蟾等等。这些 “妾”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从未被当作真正的家庭成员对待,她们半奴半主的身份使得她们处于尴尬的境遇。卑微的家庭地位,让她们不得不完全依赖于男人们的需求而存在,这也注定了她们人生的痛苦与不幸。本文中千秋就和各位读者一起看看《红楼梦》中 “妾”这个特殊群体及她们的家庭地位。

红楼梦中和亲远嫁的五个姑娘(读红楼梦看其中的)(1)

电视剧《红楼梦》剧照 王夫人、赵姨娘和贾环

一、《红楼梦》“妾群体”的分类

“妾”作为 《红楼梦》中一个特殊的阶层,她们的出身各不相同,有买的、赠送的、私娶的、陪嫁的,她们有的原来或奴或婢、有的或是家中小姐,但更 多 则 是 来 自 丫 头。不 同 的 来 源 使 这 些“妾”们在家庭里的地位有所不同。千秋大致将其分为三类,即二房、姨娘和通房丫头。

1、二房

二房是正妻之后,又正式娶的 “妾”,一般在正妻无儿女的情况下,得到父母的允许,并征得妻子的同意后被迎娶。在嫁入夫家时,二房也要与丈夫交换信物,且举行拜天地等仪式。从表面上看,二房与正妻的地位是平等的,她们有自己独立的房舍、仆人,且在正式场合可以与妻以姐妹相称,但实际上不可能与妻平起平坐。她们的家世背景、经济后盾远不如妻,这也决定了二房经常会受到正妻的为难和打压。 《红楼梦》塑造的二房形象中,尤二姐 最 为 典 型。尤 二 姐 是 贾 琏 在 外 偷 偷 迎 娶 的“妾”。凤姐在得知此事以后,先是设计将其诱骗至贾府,对其和颜悦色,以姐妹相称,而背地里却纵容丫鬟、奴仆欺负她,又挑拨秋桐整治她。最终尤二姐流产,吞金而亡。而 《红楼梦》中另一个二房的形象娇杏,算得上是 “从丫鬟到小妾、夫人的幸运人”,贾雨村的妻子病亡之后,她被扶正成为了正妻。

红楼梦中和亲远嫁的五个姑娘(读红楼梦看其中的)(2)

电视剧《红楼梦》剧照 尤二姐

2、 姨娘

姨娘在小妾中的地位仅次于二房。一般看在男主子的份上,姨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得到年轻一辈主子的礼让,被尊称一声 “姨奶奶”。按封建等级制度,她们算是半个主子,但实质上她们仍不能摆脱被奴役的命运。《红楼梦》中贾政有两个 “妾”———赵姨娘和周姨娘,其中赵姨娘的形象较为典型。虽然赵姨娘为丈夫生了一儿一女,但并未改变其奴婢的身份。她动辄得咎,屡次遭到贾母、王夫人、王熙凤等人的训斥和辱骂,连亲生女儿探春也以有这样一位身份卑微的母亲为耻,其子贾环也会经常因为一些小事 “扭头暴筋瞪着眼蹾摔她”,甚至连芳官这样的小优伶也敢于挖苦她是 “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儿”。赵姨娘最终因病而死,死时痛苦不堪,连丈夫和儿子也不愿意留下来陪她到最后,只有周姨娘哭得最悲痛,这里与其说周姨娘是为赵姨娘的命运而伤心,还不如说是为自己的悲惨命运而痛心。

红楼梦中和亲远嫁的五个姑娘(读红楼梦看其中的)(3)

电视剧《红楼梦》剧照 赵姨娘

3、通房丫头

“通房丫头”是 “妾”中等级最低的一类。虽然她们大多被正妻或长辈认可,成为男子的 “妾”,但实际上仍是男女主子的奴仆,是男人泄欲的工具。她们没有单独的房舍,没有名分,没有地位,身份介于婢妾之间。《红楼梦》中这类 “妾”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平儿、宝蟾、香菱以及未过明路的袭人。这些通房丫头要么是买来的、要么是陪嫁的、要么是长辈赐予的。要 “纳”她们为 “妾”,不需要任何的仪式,只要上面的主子应允就可以了。比如平儿给贾琏做 “妾”,只要王熙凤认可就可以了;薛蟠纳宝蟾为 “妾”,同样只要夏金桂同意,事后给宝蟾说一声就行了。至于这些 “妾”是否同意,似乎显得无关紧要,而 《红楼梦》中也几乎没有提及。

二、《红楼梦》“妾群体”的地位

“妾”作为特殊婚配形式的载体,在整个婚姻效力的作用下,其家庭及社会地位十分低下。她们像物品、工具一样可以随意买卖和处置,完全没有做人最基本的尊严。 《红楼梦》中的 “妾群体”悲泣的生存状况是宗法社会 “妾”阶层窘境的一个缩影,由于这些 “妾”们的活动范围主要是限于男主人家里,与社会接触不多,因此她们的社会地位主要从她们与妻、与夫、与其他家族成员的关系中体现出来。

1、与妻的关系

古人认为夫妻齐体,而大婚则是 “万世之嗣也”。所以,古人对婚姻很重视,对妻子也十分敬重。娶妻要遵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要以“三媒六聘”明媒正娶,且要举行严格的结婚礼仪。而纳“妾”则没有太多讲究。一个家庭,妻只有一个,而“妾”却可以有很多个。《礼记》对“妾”的解释为“奔则为妾”可见,“妾”的地位不可与妻相提并论。

红楼梦中和亲远嫁的五个姑娘(读红楼梦看其中的)(4)

电视剧《红楼梦》剧照 王夫人

红楼梦中和亲远嫁的五个姑娘(读红楼梦看其中的)(5)

电视剧《红楼梦》剧照 贾母

红楼梦中和亲远嫁的五个姑娘(读红楼梦看其中的)(6)

电视剧《红楼梦》剧照 贾政 赵姨娘

2、与夫的关系

在封建社会,“妾”往往在夫家没有宗法地位,不入族谱,夫妾两族不为姻亲。“妾”在称呼男主人的时候,也不称夫而称君。所以古代男子本人及宗族往往对妻十分看重,而对“妾”的态度则是可以随意置办和抛弃。很多男子纳妾的目的往往是为了传宗接代和满足自己的欲望,他们大多数人不仅不会主动关心自己的妾室,有的甚至对这些“妾”随意打骂或弃之。

红楼梦中和亲远嫁的五个姑娘(读红楼梦看其中的)(7)

电视剧《红楼梦》剧照 贾环

3、与其他家族成员的关系

“妾”虽然被丈夫“纳”回来,但她们并没有被当作真正的家庭成员对待。这一点可以从她们与家族中的长辈和晚辈的相处中体现出来。

红楼梦中和亲远嫁的五个姑娘(读红楼梦看其中的)(8)

电视剧《红楼梦》剧照 探春

小结:

《红楼梦》中的“妾群体”是古代宗法社会“妾群像”的一个缩影,她们作为封建社会畸形婚姻的产物,不论是从她们与妻、与夫、还是与其他家庭成员的相处中,都可以看出她们生活卑微,地位低下,她们是一群以“半奴半主”身份游走于尴尬境遇中的可怜人。对《红楼梦》中的妾妇形象的梳理和认识,使我们明晰了妾妇的来源和分类,以文证史,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的认识和了解《红楼梦》以及清朝社会,加深对清朝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的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