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冯小刚电影生涯有这么三部电影是可以归到“值得一看”的范畴的,一部是2000年拍的《一声叹息》,一部是2007年拍的《集结号》,另外一部就是2012年拍的《一九四二》了。

《集结号》和《一九四二》我已经写过不少影评,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冯小刚人生之中最重要的一部电影《一声叹息》吧。

冯小刚真实情感故事(非常老套的婚外恋题材)(1)

非常老套的婚外恋题材

毋庸置疑,《一声叹息》作为一部讲述婚外情,作为一部讲述婚外恋的电影题材,从根子上就沿用了很老套的剧本设计。

首先从整体人物框架上来说,三个关键人物的形象就特别老套。

比如张国立饰演的梁亚洲,根据电影设计,他的人物背景就是一个传统的中年男人,辛苦“码字”赚钱,就是想给家人换个大房子。

心里念着,心里想着的也是妻子和女儿。

就是这种谁看,都觉得他一辈子不可能出轨,谁瞧,都觉得他一辈子不可能有外遇的男人,最后却毫无征兆,甚至恬不知耻的选择了“出轨”,选择了“外遇”。

这种传统男人人物脚本上的设计,其实在中国大量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都能看见影子。

冯小刚真实情感故事(非常老套的婚外恋题材)(2)

再比如剧中饰演张国立妻子的徐帆,从出场那一刻起,浑身就透着一股“正室”妻子的范儿,特别是剧中这场戏,在我看来,是最能体现徐帆身份地位的。

那就是张国立“偷腥”回家,孩子在练琴,徐帆在厨房里做着饺子,这种极具生活化的场景,这种中年夫妻的各司其职,从这一个简单的画面感就透了出来。

单是从这个角度,其实就足够传达出这对中年夫妻的婚姻关系,和人物关系。

再到刘蓓饰演的小三身上,除了年轻、漂亮两个字眼以外,还有一个古往今来,大多数“小三”身上都带着的一个标签,那就是“精神共鸣”。

刘蓓和张国立饰演的角色一样,都是“写字的”,都是文化圈的人,而这种精神上的共鸣,就是对中年男人,就是对文化人,最大的一个杀伤力。

但是,无论是张国立饰演的梁亚洲,还是徐帆饰演的妻子,亦或是刘蓓饰演的小三,这三个人物,这三个角色,几乎就是所有“婚外恋”题材里都会出现的角色,几乎是所有“婚外情”题材里都必须存在的人物,这种老套的人设,其实并无新意。

冯小刚真实情感故事(非常老套的婚外恋题材)(3)

其次,想要探讨的主题关系,也很陈旧。

几乎所有的“婚外情”题材里,都避免不了这么一种关系,那就是“传统的婚外关系”,和“充满活力的婚外情关系”。

当然我们也可以简单的把这对关系理解成“现实”与“理想”的关系。

而这种对于“现实”的疲倦,对于“理想”的激情,可以说是所有处于婚姻疲倦期的夫妻,都会遭遇的一种心态。

特别是对于梁亚洲这样的中年男人,这种表现更是明显:

剧中,当他面对妻子的时候,他是丈夫,是孩子他爹,是赚钱的男人,正是有这三种责任,正是有这三种身份,才让梁亚洲总觉得压抑,总觉得喘不过气来。

冯小刚真实情感故事(非常老套的婚外恋题材)(4)

每一次妻子打来电话,不是为了房子,就是为了孩子,不是要装修,就是要钱。

这种身份和角色上的压力,可以说就是梁亚洲最后“婚外情”的诱因。

而面对情人,面对活力满满的刘蓓,梁亚洲的原话是:

她的身上有一种吸引我的母性。

而面对她,他可以就像一个男孩子一样,委屈的蜷缩在她的怀里,也可以向她毫无保留的吐露自己的心声。

冯小刚真实情感故事(非常老套的婚外恋题材)(5)

甚至当梁亚洲被离婚的事情,逼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刘蓓也能顺着他的心思说出:“那就不离婚了吧,只要你过得舒服,我们就这么着也行!”

这种毫无压力的相处方式,这种毫无束缚的相处方式,几乎是每一个男人的理想国,也是真正吸引梁亚洲的一点。

只是这种对于“传统婚姻关系”和“开放的婚外情关系”的探讨,不管从哪个角度上来说,都确实显得有点老生常谈了。

至于,整部电影最后的结局,以及梁亚洲在认清家庭关系,才是他生命之中最重要的东西以后,选择回归家庭,选择重新做回一个好男人。

这种并不高明的的结局,这种毫无惊喜的结局,可能也是许多电影里都会沿用的一个基本故事套路。

冯小刚真实情感故事(非常老套的婚外恋题材)(6)

老瓶装新酒,冯小刚是怎么玩出新意的?

既然,电影《一声叹息》不管是人物角色,还是探讨主旨上都毫无新意,那么这部电影为什么还是会被如此推崇呢?

这部电影是有他的高明之处的,虽然是“老瓶”,但是这次却被电影导演冯小刚装了新酒。

首先在人物角色,是有新的突破的。

最有代表意义的可能就是刘蓓饰演的“小三”一角了。

虽然从表面上来看,刘蓓饰演的小三,和以往的那些女人,并无二样,都是爱上了有妇之夫,都是不顾一切想要和那个男人在一起。

但是这个人物,比起以往的文学作品,或者是电影作品而言,都透着一股“人情味”。

冯小刚真实情感故事(非常老套的婚外恋题材)(7)

最有意思的是这几处细节:

第一处:梁亚洲为了离婚的事,被妻子弄的焦头烂额的时候,他找到了刘蓓,看着满脸愁容的梁亚洲,刘蓓心疼极了。

于是母性泛滥的她,说出了这么一番话:

“要是这事让你为难,就不离婚了吧,我们就这么处着,即使什么都没有,我也和你好!”

第二处:她同梁亚洲搬进了新家,准备开始新的生活时,刘蓓有这么一处独白,她说道:

“我成天就想着自己能赚点小钱,这样我就能把梁亚洲给娶了,他的钱全都给了那边装修,买豪宅,一分都没有落到我这头!”

第三处是:梁亚洲妻子摔倒受伤,许久没有见到梁亚洲的刘蓓在楼道里遇见了梁亚洲,看着他满脸的愁容,看着他满脸的压抑,她看着梁亚洲,说了这么一句话:

傻傻,你受苦了。

冯小刚真实情感故事(非常老套的婚外恋题材)(8)

其实不仅仅是这三处,但是光是从这三处,光是从这三个场景,就足以把一个透着“人情味”,一个透着“人气”的小三形象给写实了出来。

她不再只是一个“集体作家”笔下的传统小三,而是一个为了爱情,可以奋不顾身,一个为了男人,可以不顾一切的女人。

这种女人,讲真,让人恨不起来,倒觉得可怜。

冯小刚真实情感故事(非常老套的婚外恋题材)(9)

其次,不仅仅是探讨“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而是在探讨“情感”与“道德”的界限。

在以往的婚外情题材里,大多数人都喜欢抓着“理想”与“现实”这个范畴不放手,而在这部《一声叹息》里,电影导演却是透过梁亚洲这个传统男人的一次“婚外情”,把“情感”与“道德”这种矛盾关系,给掀了个底朝天。

比如对待家庭,对待妻子,女儿的时候,梁亚洲,是一个压抑的个体,是一个压抑的群像。

他是丈夫,是父亲,是养家糊口的男人,这种人物角色,处于被道德规范的范畴。

而在这个道德范畴里,你必须按照社会设定好的剧本前进,你必须按照普罗大众的人生前行,一旦你想要偏离轨道就会遭到如下重击:

妻子,大吵大闹,摔桌子,扔板凳。

同事,对你冷嘲热讽,劝你及时收手,做一个好人。

亲人,骂你无耻,甚至扬言要和你断绝关系。

而这一切遭遇,剧中的梁亚洲都遇见了,也最终合力将他困在了传统婚姻这座道德的围城里。

至于面对刘蓓,面对情人,梁亚洲就是一个独立的,就是一个有着喜怒哀乐的个人。

这种自由的,这种轻松的,这种不被道德所接受,但是能让梁亚洲感受到人间真实的情感,却是一个压抑的中年男人最渴求,最需要的。

而电影导演将这种“情感”与“道德”的戏剧冲突,聚集在梁亚洲这一个中年男人身上,特别是最后将选择权交到“梁亚洲”这个人物身上,其实已经足以看出这部电影的高明和导演的电影水平。

冯小刚真实情感故事(非常老套的婚外恋题材)(10)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虽然让梁亚洲这个男人,经过一系列事件以后,选择了再次回归家庭,选择了再次回归传统的道德范畴,但是冯小刚在最后一个镜头里,也留下了一个悬念:

一通电话响起,一切又变得不一样了。

这可能就是冯小刚想要留下的悬念,也是冯小刚想要给予的电影思考,而正是有了这一个开放式的结尾,才将“情感”和“道德”的延伸思考,发散开了。

而这也是我之所以推崇这部爱情电影的原因之所在。

冯小刚真实情感故事(非常老套的婚外恋题材)(11)

总而言之,作为冯小刚电影生涯最重要的一部“爱情电影”,这部电影虽然从表面上看无论是故事结构和主题探讨上确实老套,但是如果能细究背后的人物角色和主题升华,我们就能看到其中的新意和深度。

当然作为一部写实的爱情电影,这部电影之所以时至今日依然能被人推崇和提起,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剧中的人物故事,存在着冯小刚自身的婚姻影子,而这也为这部电影增加了一些看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