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有人说看人就看眼睛,从眼睛中就可以看出很多事情。孟子就是这样观点的持有者,而且专门论述眼睛怎么看的方法。

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吒焉。

大意就是观察一个人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好的办法了,因为眼睛是没有办法掩盖罪恶的。如果心地正直,眼睛就明亮,如果心地不正,那眼睛就昏暗。

古人怎么看人生的命运(人的眼神中能看出什么)(1)

而看眼睛关键还是看人的眼神,直盯着人的眼睛看是不礼貌的,那古人能从人的眼神中看出什么来呢?

一、能看出生死

《春秋左传.召公》记载这么一件事情,鲁昭公十一年秋天,当时周朝权臣单子也就是单国国君单成公与晋国的韩宣子在戚地聚会,一起参加的还有晋国的羊舌肸[xī],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物,博学多识,而且观察力十分惊人。

他说单子看来命不久也,别人很奇怪,好端端的怎么就他说要死了呢?那他当时看到单子什么表现呢?

单子会韩宣子于戚,视下言徐

他看到单子的眼神不对,而且说话也比较缓慢,所以他马上判断命不久也。有人说你这样也太武断了,说不定他只是身体不舒服呢?

结果羊舌肸继续说了一段话。

朝有著定,会有表,衣有禬,带有结。会朝之言,必闻于表著之位,所以昭事序也。视不过结、禬之中,所以道容貌也。言以命之,容貌以明之,失则有阙。今单子为王官伯,而命事于会,视不登带,言不过步,貌不道容,而言不昭矣。不道,不共;不昭,不从。无守气矣。

这就是他的推论,这段话的大意就是朝觐的时候是有固定的礼仪,包括衣服怎么穿都有讲究,眼睛看哪里的视线也很有讲究,要不过结、禬这个地方。但是单子身为周朝的权臣,眼睛视线不超过衣带,行动也不协调,态度也不太恭敬了,这一切都太反常了,这说明这个人的气已经散了,身体已经不听指挥了,人离死也不远了。

那他说的准不准呢?《春秋左传.召公》中记载羊舌肸还真是说准了。

十二月,单成公卒

古人怎么看人生的命运(人的眼神中能看出什么)(2)

二、能看出战乱

《汉书.五行志》记载着这么一段话:

成公十六年,公会诸侯于周,单襄公见晋厉公视远步高,告公曰:“晋将有乱”

当然这段话前面还有二个字,那就是史记,有人说这段话来源于史记,有人说这个史记只表示史书记载的意思,这个不在我们今天讨论的行列之内,就不展开论证了。

这个单襄公也是单国的国君。当时什么情况呢。晋厉公和楚国为了争夺中原霸主地位,发生了鄢陵之战,这一场战争中,晋国俘获了楚王子公子茷,晋将魏锜射瞎了楚共王的一只眼睛,可以说晋国是完胜。所以晋厉公向周王室汇报工作的时候,态度肯定不一样了,视远步高,这也难免的,胜利了。

但单襄公看到这种情况就断言说晋国肯定要内乱了,当时别人听到之后很是不解,为什么这么说,晋国刚刚打赢了一场战争,风头正猛,那是霸主。

晋侯视远而足高,目不在体,而足不步目,其心必异矣。目体不相从,何以能久

晋厉公目光看得很远,脚又抬的很高,视线和身体,步伐都很不协调,这说明他心中肯定有其他想法,这样的国君怎么可能长久呢,晋国肯定会发生混乱。

结果还真的被他说中了,二年之后晋国内乱,晋厉公被杀掉。

单襄公还是一个很神奇的预言家,除了这一次预言,还预言过四次,结果全中,因为与眼睛眼神无关,所以不展开说了。

古人怎么看人生的命运(人的眼神中能看出什么)(3)

三、看出一个人的前途

这里有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话说有一个女子叫臧爱亲,出身官宦之家,祖父臧汪曾任尚书郎,父亲也在一个郡里为官。她却嫁给了一个穷困人家,这个人不但穷而且喜欢好斗,似乎不是什么好人,结婚不久,就扔下他们母女离家出走从军去了,将臧爱亲扔在家中守活寡。

臧爱亲怎么肯下嫁给这样的一个人呢?理由居然仅仅只是因为他的老公视瞻非常,也就眼神非同一般,断定以后肯定非凡。

她的老公是谁,就是刘宋开国皇帝刘裕。不过可惜她算中了前半段,没有算中后半段,刘裕还只是东晋豫章郡公的时候,她就死了,终年四十八岁。刘裕称帝之后不立皇后,就视臧爱亲为一生的皇后,这也许是对臧爱亲的爱,不但如此他还违背礼制,让自己这位深爱的妻子进入天子七庙。这也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开国皇帝“天子七庙”的女性。

这可能就是现在年青人所说的确认过眼神没有错的典范吧。

古人怎么看人生的命运(人的眼神中能看出什么)(4)

结语:

一身精神,全在双目,或许看上去有些神奇近乎传说的三个例子,似乎也有一些道理,当然类似的记载还有

宋朝王安石视物如射,敢当天下,蔡京目精过人,视日不瞬,陈瑾知其必为巨奸

有人说小孩子为什么那么吸引人,就是因为眼神明亮没有杂念,但人进入社会越久,眼睛就越昏暗,心中的杂念也越多,这样的说法又有道理吗?

古人可以从一个人的眼神中可以看出这么多信息,你觉得靠谱吗?欢迎留言发表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