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英国人“肢解”的名画,《女史箴图》(1)

《女史箴图》是东晋画家顾恺之创作的作品,材质为绢本。

原作已经遗失,现存于大英博物馆的《女史箴图》,是唐人的临摹作品。

《女史箴》是晋朝名臣张华创作了一篇嘲讽贾皇后的辞赋,奉劝后妃修德养性,恪守妇道。

被英国人“肢解”的名画,《女史箴图》(2)

文中涉及一些著名女性的事迹,如楚庄王夫人樊姬有好生之德,拒绝吃鲜禽,劝阻楚王不要沉迷打猎;

汉元帝宠妃冯媛挺身挡熊,保护皇帝;

班婕妤劝谏汉成帝不要贪恋女色,拒绝和皇帝同乘一辇等。

顾恺之便以此为题材,创作了具有说教意义的《女史箴图》。

被英国人“肢解”的名画,《女史箴图》(3)

图中描绘了贵族妇女日常生活的场景。

据专家考证,《女史箴图》创作时间大约在东晋太元五年至隆安四年(公元380年—400年),南北朝时期,此图保存在建康城(今属江苏南京)。

根据明代书画家董其昌的记载,《女史箴图》在唐朝贞观十三年至十五年(639年—641年)为皇宫收藏,此前可能因战乱流落民间。

宋代书画家米芾在《画史》一书中引述:“《太宗实录》载:‘购得顾笔一卷’。”

藏在皇家图书馆——弘文馆,原图有弘文馆印、双龙小玺印。

被英国人“肢解”的名画,《女史箴图》(4)

唐末大乱,《女史箴图》再度流入民间,真迹从此消失,传世的《女史箴图》为唐代摹本。

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唐代摹本《女史箴图》为刘有方所收藏。

政和年间,《女史箴图》被收入大内。

南宋时期,此图藏在宫内,图中有“绍兴”、“内府图书之印”等证据。

南宋末年,此图为奸相贾似道私藏。

被英国人“肢解”的名画,《女史箴图》(5)

明朝时期,再度落入另一个奸相手中,此人叫严嵩,后又被收藏家项墨林购得。

明末清初,《女史箴图》为江苏画家张孝思拥有。

清朝时期,《女史箴图》又几经转手,至乾隆年间,被宫廷收购,藏于紫禁城建福宫花园。

被英国人“肢解”的名画,《女史箴图》(6)

这幅画作上印章、题字太多,其中最能嘚瑟的乾隆皇帝印章最多。

《女史箴图》有两个摹本,一为唐代人摹本,一为宋代摹本,唐代摹本后被慈禧太后转移到颐和园收藏。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的英军头目溜进颐和园,盗走了唐代摹本的《女史箴图》,至今仍保存在大英博物馆。

被英国人“肢解”的名画,《女史箴图》(7)

宋代摹本收藏在故宫博物院。

据考证,唐代摹本的风格最接近原创,原为十二段,现在残存九段。

由于英国收藏方缺乏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这幅作品竟被愚蠢地切割成三部分,不伦不类地以日本方式装裱,一些具有研究价值的题跋、印章被人为毁坏,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令人痛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