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那天(2019年1月13日)准备去雍和宫,无奈要赶一篇稿子就去了国图。后来听说,腊八那天雍和宫施粥8000多碗,心里觉得挺遗憾的,要想喝雍和宫的腊八粥,错过今年又得明年了。
腊八以后的第2个周日,那天是腊月十五,也是个好日子,我第1次走进雍和宫。说起来真有点不好意思,来北京30年了,竟然没有光顾过雍和宫,也太没文化了。
雍和宫是雍正登基以前居住的地方。现在的雍和宫,位居大北京二环内,可谓寸土寸金,现在谁家在那个位置有套房,可是了不得,你看紧贴着雍和宫墙根儿的那些小平房,房子破旧狭小,为啥不拆迁呢?你懂的。
但是在雍正还是皇子的时候,这地方可算是远离紫禁城最远的皇子府邸了,我用高德地图测了一下,从雍和宫的南门到紫禁城的北门是4公里,步行需要58分钟,估计当时四爷上朝,4:00就得起床吧。可见当时这个四皇子在众皇子中的位置并不怎么样。不过人家胤禛终归还是当上了皇帝,说明还是有点手腕的。
现在的雍和宫是一座藏传佛教的喇嘛庙,但它可不是一般的佛教寺院,他的地位,早已超越了寺庙的范畴。首先,他是两代君王的诞生地。雍正和乾隆都出生在这里,而且现在庙里还保存着乾隆出生后第三天做洗礼时的大木盆,是雍和宫里的木雕三绝之一。那个大木盆就放在一个大的玻璃柜子里,不过现在已经看不见大木盆了,因为大玻璃柜早已被游客投放的钱币塞满了,盆也被钱掩埋住了,现在是只见钱不见盆儿了。哎,这文物也成了功德箱了。
雍正去世以后,他的灵柩在安葬之前就放在这里。既然皇帝要放在这里,那这个地方必须是皇宫的等级规格才行。所以乾隆就命令将以前雍正王府的建筑风格,改成了皇宫的建筑规格,如将绿色琉璃瓦改为黄色琉璃瓦等等,反正就是把这里打造成了小的紫禁城。
又因为这里是皇宫级别,雍正去世后,这里也没人敢住啊。乾隆可智慧了,为了团结蒙藏两族,将这里改成了喇嘛庙,即藏传佛教寺庙,将建筑在风格上也做了改建,如法轮殿,就是结合了汉藏风格的大殿,而且里面还供奉了藏传佛教的宗喀巴大师。现代人动不动就叫大师,想必宗喀巴大师听见都要笑醒。这宗喀巴大师可是现在达赖和班禅两支藏传佛教的祖师,是佛教发展史上格鲁派(黄教)的创始人。所以把宗喀巴供在这里,可见乾隆的治国用心。
更重要的是,乾隆改了藏传佛教活佛的继承制,用金瓶抽签的方式体现其公正性,这个金瓶就放在雍和宫里,就这样,活佛的册封和审核仪式,都必须要由清朝皇帝过目签署。所以说雍和宫岂止是一座庙宇,他更是皇帝一统江山的妙计。
还有一件令人震撼的文物,就是获得了吉尼斯记录的白檀木佛像。是七世达赖进贡给乾隆的礼物。一颗高达26米直径有8米宽的白檀香木,被雕刻成了一尊佛像,地下8米地上18米,被屹立在万佛阁里。因为佛像太高,所以是先有佛像后修的庙。
总之,雍和宫里的故事和文物有很多,他更像是一座博物馆,是特别值得去的地方。当然,善男信女们把它当作最灵验的求佛之地,更是他招来络绎不绝的人们朝拜的原因。为了大年初一在雍和宫烧头柱香,那可是得半夜12点就得去排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