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合香为金缕梅科植物苏合香树的树干渗出的香树脂脂。

苏合香恢复神志(辟恶除邪苏合香)(1)

主产于非洲、印度及土耳其等地,我国广西、云南有栽培。初夏时将树皮击伤或割破,深达木部,使香树脂渗入树皮内。至秋季剥下树皮,榨取香树脂,即为普通苏合香。如将普通苏合香溶解于乙醇中,过滤,蒸去乙醇,则为精制苏合香。成品应置阴凉处,密闭保存。

苏合香始见于《后汉书》:“出大秦国。”入药始载于《别录》:“苏合香出中台川谷。”恐失考。《新修本草》谓:“此香从西域及昆仑来。”《本草图经》:“药中但用如膏油者,极芬烈。”李时珍曰:“按《寰宇志》云:苏合油出安南、三佛齐诸番国。树生膏,可为药,以浓而无滓者为上。叶廷珪《香谱》云:苏合香油出大食国,气味皆类笃耨香。”所述均指本品。

按《新修本草》记载一种“与紫真檀相似,坚实”者;《本草图经》所云“今广州虽有苏合香,但类苏木,无香气”者。均非苏合香正品。《唐本草》:“苏合香,紫赤色,与紫真檀相似,坚实,极芬香,惟重如石,烧之灰白者好。”《梦溪笔谈》:“苏合香酒,每一斗酒,以苏含香丸一两同煮。极能调五脏,却腹中诸疾。每冒寒夙兴,则饮一杯。……此方本出《广济方》,谓之白术丸,后人亦编入《千金》、《外台》,治疾有殊效。”“今之苏合香,如坚木,赤色。又有苏合油,如糲胶,今多用此为苏合香。按刘梦得《传信方》用苏合香云:皮薄,子如金色,按之即小,放之即起,良久不定如虫动,气烈者佳也。如此则全非今所用者,更当精考之。”

苏合香恢复神志(辟恶除邪苏合香)(2)

【性能】辛,温。归心、脾经。

【功效】开窍醒神,辟秽,止痛。

【应用】

1,寒闭神昏

苏合香辛香气烈,有开窍醒神之效,作用与麝香相似而力稍逊,且长于温通、辟秽,故为治面青、身凉、苔白、脉迟之寒闭神昏之要药。治疗中风痰厥、惊痫等属于寒邪、痰浊内闭者,常与麝香、安息香、檀香等同用,如苏合香丸(《和剂局方》)。

2,胸腹冷痛,满闷

本品温通、走窜,可收化浊开郁,祛寒止痛之效。用治痰浊,血瘀或寒凝气滞之胸脘痞满、冷痛等症,常与冰片等同用,如苏合丸(《和剂局方》)。

此外,本品能温通散寒,为治疗冻疮的良药,可用苏合香溶于乙醇中涂敷冻疮患处。

【用法用量】入丸、散,0.3~1g。外用适量,不入煎剂。

【古籍摘要】

1.《名医别录》:“主辟恶,……温疟,蛊毒,痫庢,去三虫,除邪。”

2.《本草纲目》:“气香窜,能通诸窍脏腑,故其功能辟一切不正之气。”

3.《本经逢原》:“能透诸窍藏,辟一切不正之气。凡痰积气厥,必先以此开导,治痰以理气为本也。凡山岚瘴湿之气袭于经络,拘急弛缓不均者,非此不能除。但性燥气窜,阴虚多火人禁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