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源于cc爸妈

发现很多人对各种杯子还是有很多误解的,比如这位妈妈:

鸭嘴杯和吸管杯的使用顺序(鸭嘴杯or吸管杯or敞口杯)(1)

一直给娃错用了鸭嘴杯这么久,也难怪,现在市面上鸭嘴杯、吸管杯、学饮杯、敞口杯多得让人眼花缭乱,当真也是让人为难了。

总的来说,鸭嘴杯是过渡、吸管杯是更好的选择,最终的目的还是使用敞口杯。

咱们一个个说。

鸭嘴杯

跟奶瓶最相似,比奶嘴的形状更扁,一次性喝出的液体更多。

不过,美国牙科学会表示鸭嘴杯和奶瓶一样,都会让宝宝前部的牙齿长时间接触含糖量高的液体,增加孩子患龋齿的风险。

而且跟奶瓶一样,在宝宝吞咽时,突出的鸭嘴会阻碍舌尖提起,形成不正常的吞咽动作。

所以鸭嘴杯只能作为过渡,6个月引入之后,应该尽快过渡到吸管杯或敞口杯。

鸭嘴杯又分为软嘴硬嘴,一般的来说,可以从软嘴过渡为硬嘴。

鸭嘴杯和吸管杯的使用顺序(鸭嘴杯or吸管杯or敞口杯)(2)

软嘴一般是硅胶材质,更接近奶瓶的奶嘴,但是宝宝喝奶的时候下颚和舌头还是会前置。

使用一段时间软嘴之后,就可以换成硬嘴了,因为塑料够硬,这样宝宝就不会因为吸的动作而把下颚和舌头前置了。

吸管杯

鸭嘴杯使用熟练之后,就可以引入吸管杯了。大部分宝宝在9个月左右的时候就可以使用吸管杯了。

使用吸管杯的时候,舌尖会顶住下牙齿后面,然后把液体推到后面进行吞咽。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液体接触牙齿,直接让宝宝喝进液体,所以吸管杯喝奶可以多用一些时间。

鸭嘴杯和吸管杯的使用顺序(鸭嘴杯or吸管杯or敞口杯)(3)

吸管杯分为十字吸管杯普通吸管杯,十字吸管杯是吸管上有一个十字设计,十字纹控制了水流流速,普通吸管杯就是直溜溜一个管。

鸭嘴杯和吸管杯的使用顺序(鸭嘴杯or吸管杯or敞口杯)(4)

所以十字的比普通的更防呛一些,但是有些设计不合理的十字吸起来更费力一些,有的娃嫌费劲也可能不喜欢。

敞口杯/碗

鸭嘴杯和吸管杯其实都被归类为学饮杯,既为“学饮”,那么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直饮,所以普通的开口杯才是娃最终最合适的选择。

当宝宝使用吸管杯也没问题之后,可以开始尝试让他使用敞口杯了。

鸭嘴杯和吸管杯的使用顺序(鸭嘴杯or吸管杯or敞口杯)(5)

大部分的宝宝在1岁左右就可以使用敞口水杯喝水,这对锻炼宝宝的吞咽咀嚼功能,肌肉群的协调能力都非常重要!

给宝宝选择敞口杯时,除了材质安全,一定要注意杯子的口径、深度和尺寸,不要选择过大的杯子,杯子最好能配有把手,方便宝宝抓握。

大家不要先入为主的狭义的定义了敞口杯。

对娃来说,这样的算敞口杯:

鸭嘴杯和吸管杯的使用顺序(鸭嘴杯or吸管杯or敞口杯)(6)

△普通水杯

这样的也算:

鸭嘴杯和吸管杯的使用顺序(鸭嘴杯or吸管杯or敞口杯)(7)

△碗

甚至这样的也属于:

鸭嘴杯和吸管杯的使用顺序(鸭嘴杯or吸管杯or敞口杯)(8)

△各种容器、量杯

对于看见杯子就抵触的娃,多试试家中各种容器,说不定就有他感兴趣的。

市面上也有一些改良版的开口杯,操作起来会更容易一些,比如下图这种。

鸭嘴杯和吸管杯的使用顺序(鸭嘴杯or吸管杯or敞口杯)(9)

通常,从容易程度来讲,鸭嘴杯>吸管杯>敞口杯

但我们必须按照月龄,鸭嘴杯(软、硬)—吸管杯(十字、普通)—敞口杯,每个都按部就班的尝试一遍吗?

也不尽然,可以循序渐进,也可以跳跃式进阶

CC用了很久,才学会使用吸管杯吸上水来,但是小表弟,第一次用吸管杯就无师自通。

留言里也有很多妈妈表示,6个月用吸管杯,10个月直接给了敞口杯,都是一给就会用啊。

看似更简单的鸭嘴杯,有的宝宝就是完全没兴趣。

可见鸭嘴杯作为过渡并不是必备品,月龄也不是绝对的参考标准。

所以C妈的建议是可以先入手吸管杯给娃试试,实在口腔敏感不能接受的,再买鸭嘴杯一点点过渡。

当然直接能用敞口杯的就更省事儿了。

很多纯母乳的宝宝从来不使用奶瓶,所以很多妈妈,一开始喂水就直接上小量杯。

现在市面上很多杯子是N合一的,鸭嘴 吸管 直饮,我家是没买过,但是也可以尝试,感觉能一步到位。

那么怎么给娃选一款他会喜欢的杯子呢?

鸭嘴杯和吸管杯的使用顺序(鸭嘴杯or吸管杯or敞口杯)(10)

首先配色一定要够大胆。是的!开始的时候,“实用”并没什么卵用,因为宝宝只是把它当玩具,颜值才是王道,能引起宝宝注意,就成功了一半,小编去转转APP平台搜索了下,外表颜值好看的杯子很多,都是全新的,而且价格也优惠了很多,后续还会给宝宝更换很多样式的杯子,在这里可以挑到很多合心意的水杯。

娃的审美都是乡村大舞台级别的,你给他弄个洋气的高级灰,他不见得买账,红配绿、黄配蓝可能才是他的心头好。

鸭嘴杯和吸管杯阶段一定要选择有把手的

鸭嘴杯和吸管杯的使用顺序(鸭嘴杯or吸管杯or敞口杯)(11)

这样方便宝宝抓握,自己抓着喂到嘴边,成就感也是满满的。

敞口杯开始也可以有两个耳朵,慢慢过渡到一个把手再到没有把手需要手掌抓握。

长久来看,没什么比设计简单容易清洗更实用了。

留言里很多妈妈问怎么清洁吸管?

没啥好办法,如果是装水的话,定期扔进锅里煮一煮,或者上锅蒸一蒸就可以了,但如果一直用吸管杯装奶,最好是用吸管刷,清洁完晾干。

这也是为啥苦口婆心的强调给娃喝奶最佳选择是敞口杯,没了窝藏细菌的清洁死角,也减少很多清洗工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回你会给娃选杯子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