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除夕之夜,海军军医大学150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队从上海出发驰援武汉;2月18日,海军军医大学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奔赴武汉进入战斗状态。每一位队员的背后都有家人的大爱与支持,当军人家庭的爱情、亲情遇上疫情,他们选择爱与战斗并行,一起扛起使命,一起为民奉献。战“疫”面前,他们是亲人,更是战友。

他们最长情的告白:就是与你并肩前行,等你平安归来。

现役军人与退役军人——“你是白衣战士,我是社区卫士”

丈夫孙玉明是增援武汉军队医疗队的现役军人,妻子董秋红是社区抗疫一线为市民织起坚强“保护网”的退役军人。从上海到武汉,这对夫妻相隔千里却能共同奋战。

由于身为民警的董秋红年年除夕都值班,一家人已经有14年没有一起吃年夜饭了。今年,董秋红特意排了大年初一的班,儿子对今年除夕期待已久,盼望一家四口团团圆圆吃个年夜饭。没想到丈夫除夕就出征了。

“你去吧!放心,家里有我。”虽然儿子今年高三面临高考,婆婆已经80岁了,董秋红还是大力支持丈夫上前线。这一幕幕对于董秋红而言并不陌生:“我清晰地记得2008年5月15日,丈夫也是打电话给我说要去汶川增援地震灾区医疗防疫了,我也是这样回答,‘你去吧,放心家里有我。’”。

“你让儿子好好学习备考,老人不要出去买菜,你上班戴好口罩,一定要勤洗手。”1月28日晚上,面对丈夫孙玉明从武汉打来电话的“温暖牌唠叨”,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指挥处民警董秋红在电话这头连连答应。孙玉明是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麻醉科副主任,这次作为增援湖北武汉的重症监护专家,就要进入隔离病房了。董秋红询问丈夫准备得怎么样,提醒他要少喝水。孙玉明告诉妻子,进入病房前不敢喝水,怕缺能量进去都会吃块巧克力。

在上海我也有一个温暖的家(上海市的三个家庭)(1)

孙玉明是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第一批进入ICU的队员

在上海我也有一个温暖的家(上海市的三个家庭)(2)

董秋红是第一批参加医卫志愿者服务队的民警

当丈夫进入隔离病房,董秋红也已经投入社区防疫巡控工作。她来到西白林寺居委会,和社区民警、居委会工作人员以及小区保安一起进行巡逻和安全宣传提醒。“每个人有自己的阵地,他去增援武汉,我在社区巡逻,每个人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大家就能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董秋红说。

董秋红从警前是东方肝胆医院麻醉科的护士长,当杨浦公安要组建一支由曾经在部队医院服役过的民警组成医卫志愿者服务队时,军转干部董秋红第一批报名参加。“回到家第一件事情,鞋子脱门口。先进去洗手,热水多洗,超过一分钟以上。”她向居民介绍着防控知识,她的身影穿梭于社区、居委之中,对采取临时封闭管控的小区提供安防建议,为前来预约购买口罩的居民普及防疫知识,向长时间高强度工作的居委干部和在家的居民进行防疫提醒和心理咨询,她发挥退役军人党员带头作用,为市民群众织起最坚强的“保护网”。

“尽管离丈夫千里远,两个人的心是紧紧在一起的”。夫妻携手共战“疫”,他们以奉献与大爱践行着为民初心,坚守着那份属于“军”的荣耀。

他奔赴武汉前线,她坚守岗位一线——守护人民平安“我也要你平安”

他在前方战“疫”,她在后方保障。夫妻俩分别是目前驻守火神山医院的长海医院院务处助理员徐涛和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法官助理张宁宁。他俩在各自的“战场”守护一方平安,他们也是平凡而普通的人,妻子对出征前线的丈夫最简单也最美好的愿望是“我也要你平安”!

在上海我也有一个温暖的家(上海市的三个家庭)(3)

张宁宁和徐涛

这是妻子对在武汉前线的丈夫说的最美情话:

“今年的除夕是有生以来最难忘的除夕。你系上围裙担当年夜饭大厨正要掌勺,就接到了通知:自愿报名赴武汉支援抗击疫情的人员晚六点半出发!三分钟,你做了决定;三秒钟,我决定全力支持;一刻钟,你收拾好行李;半小时,你到达医院开始集合;接着,你就登上了伊尔—76运输机。在那一瞬间,我真的看到了军人的速度和担当。

如今,你在火神山医院参与物资调配和后勤保障,全力保障着医护人员,我心知这是最正确的决定。因为不论何时回想,你都会自豪:在这个危难关头所作出的不愧于使命的决定。而我,也同样自豪,并且我想换作是我,我也会勇敢地走上前线,而你也一定会同样支持着我。”

“白衣战士”夫妻鄂沪两地同一战场——相互思念又相互鼓励 “我们一起加油”

朱丽和芦家奇同是海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的医务人员。除夕凌晨四点半,急诊重症医学科护士朱丽接到参加增援武汉任务的电话,考虑到她的女儿还没有断奶,医院领导仅是征求她的个人意见,但是朱丽毫不犹豫地请战:“让我去最合适!”

这一天,正是她的女儿一周岁生日,可还没来得及点上生日蜡烛,朱丽就随医疗队踏上了去武汉的征程。吻别女儿时,朱丽泪眼朦胧。“你放心去吧,家里有我在!”,丈夫芦家奇是一名医生,尽量安慰妻子让她放心孩子和家里。增援医疗队进驻武汉汉口医院后,朱丽每时每刻往返于各间病房,夫妻俩几天才能联系上一次,深知妻子思念女儿,芦家奇每次都接通视频让朱丽多看一看女儿,当他放心不下妻子的时候,就用手机狂刷新闻,尝试在镜头中找寻她的身影。

在上海我也有一个温暖的家(上海市的三个家庭)(4)

防护服一穿就是一天,朱丽的护目镜上布满雾珠

作为一名党员,非现役医生芦家奇也主动请缨,希望奔赴武汉与在抗疫救护一线的妻子并肩奋战。其实,他们夫妻共同战“疫”已不是第一次,2018年6月,新婚不久的两人同时接到了执行任务的指令,他们毫不犹豫,一人到祖国北疆保障部队训练,一人到祖国南海岛礁为官兵巡诊。新婚蜜月期间,各自奔赴一线,天南地北分头执行任务,使相互思念成为甜蜜的记忆。这次,他们前后方携手战“疫”,相互鼓励更是令人感动。

在上海我也有一个温暖的家(上海市的三个家庭)(5)

芦家奇写给朱丽的家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