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习惯多的成语(容易误释的成语)(1)

(下面解释均正确)

1. 七月流火: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火:火星。

2. 日长一线:指冬至后白昼渐长。

3. 木人石心:比喻人不受诱惑,不动心。

4. 不经之谈:形容荒唐无根据的话。经:通常的道理。

5. 长治久安:指国家长期太平、安定。治:太平。

6. 党同伐异:和自己同派的就偏袒,不一派的就攻击。党:偏袒。

7. 高屋建瓴:在高屋顶上倒翻瓶子里的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建:倒水,泼水。

8. 毫发不爽:一点也不差。爽:差错,失误。

9. 积毁销骨:众人不断的毁谤,可以置人于死地。销:熔化。

10. 久假不归:长期借用而不归还。假:借。

11. 劳燕分飞:比喻人离别。劳:伯劳鸟。

12. 钟灵毓秀:美好的自然环境孕育优秀的人才。钟:凝聚,集中。

13. 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体:体验,实行。

14. 韬光养晦:隐藏自己的才能、锋芒,不使外露。韬:隐藏。

15. 微言大义:精微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远意义。微:精微。

16. 文过饰非:用假话掩饰自己的过失、错误。文:掩饰。

17. 一傅众咻:一个人教,许多人扰乱。咻:教。

18. 旷日持久:荒废时日,拖延很久。旷:荒废。

19. 人浮于事:人员数量多于工作所需,人多事少。浮:超过。

20. 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搬开灶旁的柴,避免发生火灾;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发生。突:烟囱。

21. 感同身受: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蒙受恩惠一样。不能理解为“共鸣”。

22. 雅俗共赏:指人的文化水平的高低。不能理解为“作品的雅俗”。

23. 求全责备:指对人对事苛求完美。不能理解为“对人的责备”。

24. 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不能理解为“冷得不能出声”。

25. 对簿公堂:指公堂上受审。不能理解为“告上法庭”。

26. 目光如炬:形容见识远大。不能理解为“目光炯炯有神”。

27. 空谷足音:比喻极难得的音讯或事物。不能理解为“传播声音(空谷传声)。

28. 登堂入室:比喻造诣高深的程度。不能理解为“步入屋室”。

29. 置若罔闻:放在一边,好象没有听见。不能理解为“不放在心上(置之度外)”。

30. 炊沙作饭:并非形容生活艰难,而是比喻白费气力,劳而无功。

31. 穿凿附会:指将毫无关联的事物生拉硬扯在一起强作解释,并非‘凿穿它使之符合规格”

32. 毫发不爽:意为“一点不差”,并非“一点儿也不爽快”。

33. 怙恶不悛:指“坚持作恶,不肯悔改”,并非“保护恶人使之不悔改”。

34. 苦心孤诣:指费尽心血,刻苦钻研,在学问技艺上达到别人不及的境界。并非“苦心去发明创造”。

35. 门可罗雀:意为“门庭冷落”,并非“门庭若市”。

36. 米珠薪桂:形容物价昂贵,并非“把珍珠当米粒,把桂木当柴薪,比喻挥霍无度”。

37. 杀人越货:意为“杀害人命并抢劫财物”,并非“杀了人却(越过)不要财物”。

38. 虚与委蛇:形容对人假意应酬敷衍,并非“假意给人一条蛇”。

39. 纵横捭阖:意为“在政治上,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争取”,并非“往来奔驰”。

40. 闪烁其辞:意为“说话吞吞吐吐,躲躲闪闪”,并非“说大话”,“说过头话”,“闪光语言”。

41. 付之一笑:形容对事情不过分计较,不要误解为对人和气。

42. 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43. 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44. 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45. 祸起萧墙:指祸乱从内部发生。

46. 一衣带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47. 下车伊始: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48. 水清无鱼: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49. 盲人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50. 独步天下:天下没有第二个。

MS�ٟ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