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为什么有紫色的土(四川盆地土壤呈)(1)

“肤色”各异的土壤蕴藏着地球生命的密码,有的带有远古气息,有的则映衬着人类活动的蛛丝马迹。2009-2019年,土壤研究者们在全国各地选取了近6000个样点,进行典型土壤剖面调查。他们取回一抔抔土,并于近日绘成了我国第一幅高精度土壤颜色地图,以论文形式发表于国际著名土壤学期刊《国际土壤科学》。

值得一提的是,地图中,四川盆地大部分被“紫色”土壤覆盖。

四川盆地为什么有紫色的土(四川盆地土壤呈)(2)

25cm深度土壤孟塞尔颜色(润态)分布图

历时10年掌握土壤身份“密码”

中国古人对土壤的认知与探索,从颜色中可见一斑。《尚书·禹贡》将中原大地的九州土壤分为黄壤、白壤、黑坟、白坟、赤植坟和青黎等。这或许是我国最早的土壤图腾崇拜。

“土壤颜色可以直观表征土壤属性、土壤肥力,哪里的土壤有什么属性,酸碱度如何、有机质多少等等,都可以用数据图展示。”论文的通讯作者、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甘霖研究员说,历时10年,土壤研究者们在我国31个省市区,共调查了近6000个典型土壤剖面,建立了4420个土系,最终建立了我国土壤系统分类基层分类单元土系及土系数据库,为我国数字土壤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十年间采集的土壤大数据,终于在2020年迎来“出彩”的高光时刻。此次发表的高精度土壤颜色地图,从十年间采集的土壤剖面的孟塞尔颜色数据中,选取了大约4600个土壤剖面,进行数字制图。“这些土壤剖面取土点最高在西藏海拔约5700米的高山上,最低在接近海平面的沿海地区。”论文的第一作者刘峰说。

四川盆地为什么有紫色的土(四川盆地土壤呈)(3)

四川盆地为什么有紫色的土(四川盆地土壤呈)(4)

25cm深度土壤颜色(润态)局部细节图:成都区域

四川盆地大部分被“紫色”土壤覆盖

四川盆地大部分被“紫色”土壤覆盖,这里的土壤母质为中生代的砂岩或页岩,所以预测为暗红色;在贵州和广西以石灰岩为主的地区,可看到较浅的颜色。

西北的沙漠、荒漠和戈壁区域,土壤颜色以白色和灰色为主,“这些区域植被稀疏或完全处于荒漠戈壁环境,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游离碳酸盐或盐分含量高。”刘峰说。

中部的黄土高原,土壤颜色主要是黄色;东北和青藏高原东部等的较湿润的高寒地区,植被条件好,植物根系残体和凋落物日积月累,土壤有机质不易矿化而含量较高,土壤颜色较暗较黑。

江西、湖南和云南一些区域颜色最红。“这些地区土壤的母质经历较为快速的风化和淋溶后,土壤相对富含氧化铁铝,所以呈现红色。”刘峰解释。

东部地区的长江、淮河和黄河的下游以及鄱阳湖周围土壤呈淡褐色,趋于灰青色,“因为这些区域地形低洼,排水不畅,母质多为河湖相沉积物。”刘峰说。

同时,颜色地图也刻画出土壤颜色变异的空间细节,如成都区域,就显示出土壤颜色随着地形地貌部位的不同而变异。在25厘米深度处,成都地区西北部的山区呈褐色,东南侧的四川盆地地区则呈红色。

四川盆地为什么有紫色的土(四川盆地土壤呈)(5)

5cm(左列)和50cm(右列)深度土壤颜色(润态)孟塞尔色调、明度和彩度分布图

气候、母质和地形是土壤颜色的“推手”

颜色各异的土壤分布,究竟是什么力量塑造的?刘峰解释,太阳辐射决定了土壤所处的温度带,高原的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岩石物理风化较强,使土壤颜色多变,风化层厚度意味着土壤受侵蚀或沉积的环境、地表物质分布、水和热储存的情况。

此外,土壤颜色与土壤矿物质有关。例如,针铁矿呈黄色或深棕色,赤铁矿呈红色,铁水合物呈暗红色,托棱石呈黑色,方解石呈白色,石膏呈浅棕色,石英呈浅灰色。

在此次研究中,研究团队发现总体上土壤颜色随深度增加而变浅。“一个重要原因是植物凋亡融入土壤形成有机质,在土壤上部30厘米左右累积较多,所以颜色较深,越往下有机质含量往往急剧降低,颜色较浅。”

“土壤颜色背后隐藏的是土壤功能,例如土壤肥力如何,这幅高精度土壤颜色地图,提供了我国第一个标准一致、详细的土壤颜色视图,是土壤肥力质量评价与空间管理的关键参数。”张甘霖说,土壤颜色地图还可为法庭土壤物证溯源提供支撑,例如从鞋上粘的泥土颜色、泥土中的有机质,可以大致分析泥土来自那个区域,从而判断相关对象是否去过某个区域。

来源:科技日报

四川盆地为什么有紫色的土(四川盆地土壤呈)(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