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王冕写的《墨梅》,唐朝黄巢写的《不第后赋菊》,明朝于谦写的《石灰吟》,是小学阶段典型的运用托物言志手法的古诗。

托物言志是诗歌创作的一种典型的手法。小学阶段运用托物言志创作的古诗很多,在这里我列举三个例子,给大家详细讲解托物言志在古诗创作中具体的运用,帮助大家来认识托物言志的特点。

托物言志的特点

托物言志是什么意思呢?托是寄托,物是指东西,言是表达,志是思想志趣。合起来的意思就是,作者不明说自己有什么样的志向,而是把人物的理想志趣寄托在一个物上,借对这个物的刻画或者描述,来表达思想感情。

托物言志是一种间接表达的手法,间接表达手法跟直接表达相对

古诗创作还有一种手法叫直抒胸臆。

直抒胸臆的意思就是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不用寄托什么物。比如说:我今天好开心,开心就是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我今天好开心,这就是抒情主人公直接表达感情,没有借助于第三方的物。这就叫直接抒情。

托物言志不是这样直接,托物言志要借第三方的“物”来抒发感情,所以说它是一种间接的委婉的表达方式

王冕《墨梅》诗

王冕的《墨梅》诗,第一句交代的是梅花开的地点,前两句仅仅是为下两句的铺垫,还没有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最典型的是最后两句。

描写托物言志的诗小学(小学托物言志古诗)(1)

描写托物言志的诗小学(小学托物言志古诗)(2)

这里的颜色,我们可以用来代指事物的外貌。不用人夸颜色好,就是指的不是靠外表赢得人们的喜爱;只留清气满乾坤,就是指一种内在的精神气质,内在的一种素养。

后两句诗合起来就是,我不是靠华丽的颜色和外表赢得人们的喜爱,而是靠内在的清气满乾坤。

描写托物言志的诗小学(小学托物言志古诗)(3)

作者没有直接抒情,作者要表达的是,人活在世上,不要靠外表去赢得别人的喜爱,而要靠内在的素养和气质去树立自己的正面形象,赢得别人的喜爱

这就给我们树立理想目标提供了参考,应向精神生活上努力,不要以貌取人

黄巢《不第后赋菊》

描写托物言志的诗小学(小学托物言志古诗)(4)

描写托物言志的诗小学(小学托物言志古诗)(5)

黄巢的这首诗,第一句交代了菊花开的季节是秋天。菊花开了后,其他好多花都败了,这是陈述一种客观事实。这两句不是托物言志。

描写托物言志的诗小学(小学托物言志古诗)(6)

最典型的也是后两句,写菊花香气之浓,规模之大。满城尽带黄金甲,满城是写菊花的气势和规模之大。

描写托物言志的诗小学(小学托物言志古诗)(7)

后两句表达的就是作者远大的抱负和雄伟的志向,借菊花来抒发自己的宏伟壮志。

描写托物言志的诗小学(小学托物言志古诗)(8)

于谦《石灰吟》

和前两首诗不同的是于谦的这首《石灰吟》,每句都属于托物言志,整首诗的意蕴更加浓烈。

描写托物言志的诗小学(小学托物言志古诗)(9)

千锤万凿,是写石灰的产生过程,经历了千锤百炼,历经磨难。深山,交代的是石灰的出处。烈火焚烧若等闲,说的是面对着烈火的焚烧石灰能够坦然对待,以平常心对待。第三句是写石灰的牺牲精神,粉身碎骨,牺牲自己也不害怕。

这首诗中的石灰,是崇高人格的写照

于谦的这首《石灰吟》,将一位历经磨难、出身卑微、不怕牺牲和志趣高洁的高大形象树立起来。

结语

同学们在读托物言志的古诗时,一定要首先要抓住“物”,因为这个“物”就是托物言志诗的一种意象。如果没有这个“物”,这个“志”就无法表达

通过欣赏“物”的意象,来领悟“志”的含义,正是赏析托物言志古诗的主要方法。

为防失联,关注我!@拥抱大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