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春耕时节,在我们这里把春耕形容为“犁耙水响”,显而易见,春耕也是各种农具轮番上阵大显身手的时候。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犁、耙、风车、水车这些传统的农具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农民心中,拥有这些农工具也是一种财富的标志。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工农事被机械取代,耕整机、插秧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也替代了传统农具。

下面我们来盘点这些退出历史舞台即将消失的传统农具。

木犁

十二种常见的农具及用途(传统农具大多都派不上用场了)(1)

犁,在农村属于大件农具,排在所有农具之首,因为不管是春耕还是秋播都是犁最先出场,后面的农具才有用武之地。犁是由犁辕、犁牮()、犁尾、犁底、犁钩组成,使用时装上犁铧,用轭头套在牛脖子上,再用缆子与木犁连接。犁的主要作用是翻耕土地,将板结的土壤翻过来。

十二种常见的农具及用途(传统农具大多都派不上用场了)(2)

耙,是由4根扁形硬木组成一个长方形的大木框,2根长的叫耙梁,2根短的叫耙档,耙梁装着的15根铁弯刀叫耙齿,2根耙梁上一边装有8根一边装有7根。耙的作用是把犁翻耕过来的泥坯和大土块弄碎。

锵(耖)

十二种常见的农具及用途(传统农具大多都派不上用场了)(3)

耖,我们这里习惯把它叫锵,主要由上下两根横杆和左右两根竖杆组成,上横杆用来把扶,下横杆要比上横杆粗,安装着11根或13根长约20公分尖尖的铁钎。耖主要用于水田,将高高低低的土壤整得如镜面一样平,是整田的最后一道工序。

牛嘴笼

十二种常见的农具及用途(传统农具大多都派不上用场了)(4)

牛嘴笼是用竹篾编织而成,在牛耕地的时候套在牛嘴上,防止牛偷嘴。

风车

十二种常见的农具及用途(传统农具大多都派不上用场了)(5)

风车是一种给粮食除杂的农具。顶部有个梯形的入料仓,中间装有木风扇页片,两边各有一个漏口,手摇风扇,一边的漏口出粮食,一边的漏口出瘪粒,杂质草屑谷壳从风口扇出。

水车

十二种常见的农具及用途(传统农具大多都派不上用场了)(6)

水车大型的灌溉农具,主要由车梁、车轴、车筒、车页、脚手架组成,有手摇与脚踏两种。脚踏水车一般是三人扶伏在立架上,用脚蹬踏车梁上的木墩,使转轮滚动,中间木齿轮牵动节节叶片将水压入车筒并带上车头流出

齿扫帚

十二种常见的农具及用途(传统农具大多都派不上用场了)(7)

齿扫帚也是在水田旱田常用的一种农具,在旱地主要用于收整沟土,整田开沟后,把沟里的田收到田垄上来,使沟更宽更通畅。在水田主要是收“掩渗”,把田里的泥巴敷在田埂上,防止田里的水渗漏。

扬叉

十二种常见的农具及用途(传统农具大多都派不上用场了)(8)

扬叉是稻场上用的农具,打场的时候翻转稻草,或者晒柴草时翻转使之干得更快。扬叉一般是用天然的树杈育制而成,也有用人工制作的,不过,还是天然树杈育制的好用。

月板子

十二种常见的农具及用途(传统农具大多都派不上用场了)(9)

也是稻场上用的农具,形状像半边月亮,主要用来把稻场上晒着的粮食收集成堆,或把堆着的粮食摊开晒,由两个人操作,一个在后面撑着,一个在前面拉。

蓑衣

十二种常见的农具及用途(传统农具大多都派不上用场了)(10)

蓑衣是用棕树皮编织的雨衣,由上衣、坎肩、下裙组成,使用时一般配上斗笠,既能防风遮雨,又是劳保护身服。

石磨

十二种常见的农具及用途(传统农具大多都派不上用场了)(11)

石磨是一种加工农具,主要是把米、麦、豆类粮食加工成粉、浆。石磨用两片圆石做成,两片圆石的接合处都有齿纹,放置在木制架子上,使用时配上把手,由人工推动。

升子、斗

十二种常见的农具及用途(传统农具大多都派不上用场了)(12)

升子和斗都是农村用来量粮食的器具,一升大约是2斤。农村也有“尖升”和“平升”之分,尖升就是装得满满的上面还堆成一个尖,平升就是装满后用手沿升口刮平。一斗就是十升,20斤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