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长假前,各媒体平台总有推荐书单,好像真的以为我们能清心寡欲在家里提升自我,探索心灵和宇宙,而不是将时间浪费在懒觉、闲聊、吃喝上。

我的阅读时光系列(我的羞耻阅读史)(1)

亚马逊在2014年发布的“人生必读的100本书”

我的阅读时光系列(我的羞耻阅读史)(2)

我看了书单之后更有点嗤之以鼻,每个人都有知识盲区和兴趣点,有些书单过于生僻,有的又类似畅销书榜。

现代人矫枉过正,阅读算哪门子高尚的事啊!上过义务制9年教育,会认识常用汉字,根本没门槛的。不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吗?和打游戏、看韩剧一样,都属于不是必须,但喜欢的人觉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阅读是件极其私人的事,就这个意义来说,《诸子全集》、《时间简史》和《霸道总裁爱上我》、《玉蒲团》没有高下之分,阅读者的年龄、心境、取向千差万别,用不着把它当做是装点门面、吹嘘的资本,合适、有收获、精神愉悦就好。

现代文学老师这么说:“你们要像海绵一样贪婪地阅读,连电线杆子上的治病小广告也别放过。读到一定的量,你才能分辨好坏,在那之前,别老窝在所谓文学名著里。”

当年我坐在下面,开始出神,这不说的是我吗?


80、90初年代的地摊货

回溯遥远的童年,别家小孩都在看删减版《安徒生童话》、《童话大王》的时候,我在津津有味读着《影都艳妇》、《香港大逃亡》、《黑色娇娃》、《清宫秘史》、《红墙背后的秘密》。来源只有一个,我爸。

从家里的藏书,可以推演出一个男青年的心路历程。早年很清纯,长期订阅《大众电影》,看看《普希金诗集》、《重放的鲜花》(可惜搬家都丢了,要是留着这种旧版书多值钱啊);后来当了采购员,成天出差舟车劳顿的,要读点提神的。于是我虽10岁出头,足不出户就饱览了全国地摊文学全貌。

我的阅读时光系列(我的羞耻阅读史)(3)

我的阅读时光系列(我的羞耻阅读史)(4)

地摊文学的内容与标题、封面高度一致,来源见图片水印

总体来说,经过了八个样板戏的洗礼,全国人民彻底释放了压抑已久的人欲和想象力,不仅开始疯狂盗版国外和港澳台的通俗小说,而且自力更生史海钩沉编撰了海量公安奇案、宫闱秘史、武侠艳情。

猎奇,香艳,恐怖,匪夷所思……《香港大逃亡》讲的是在遥远的香港,著名歌厅舞小姐丽娜陷入黑帮争斗,惨遭陷害。后被英国间谍所救,被迫潜入大陆搜集情报,腐化多名高官,找到真爱,却发现是我党优秀公安卧底,最终悔过自新的故事。

有个细节小学生读起来很震惊,类似陕北老农想象皇家生活的意味。英国间谍给的经费铺满了舞小姐家整片地面,把她的脚都淹没了。我就一直操心,她把这么多钱藏哪呢?这间谍铺钱的时候一定很累吧,他真有空啊,就不能把钱放袋子里直接给她吗?

还有《影都艳妇》,成年之后在书店浏览美国通俗小说那一栏,只能说奇妙的缘分,抽出一本《好莱坞的妻子们》,一模一样的内容。原来不是下流小说啊,还翻拍成了电影。这名字起得……跟现在某些公众号文章一样。

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在我表姐家随手拿起一本,写着

但倘若用一柄尖锐的利刃,只一击,穿透这桃红色的,菲薄的皮肤,将见那鲜红的热血激箭似的以所有温热直接灌溉杀戮者;其次,则给以冰冷的呼吸,示以淡白的嘴唇,使之人性茫然,得到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而其自身,则永远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

这样,所以,有他们俩裸着全身,捏着利刃,对立于广漠的旷野之上。

男女全裸,持刀相对,好刺激啊!看封面——《野草》鲁迅。

那年我11岁,可以原谅哈。

就在那段时间,我爸和我开始玩起捉迷藏的游戏。他原来把这些书随意乱扔,后来发觉我认识的字越来越多,就悄悄把它们藏在床底。

结果发现还是被动过,就把以前的全扔了,新买的、租的有时候夹在被窝里,有时候藏在食品柜里层,有时候折成奇怪的书页形状,临上班前警告不要乱动,否则揍我。

没什么鬼用,照看不误。我俩心里都明白着呢,他也只是口头说说,并没有实质性惩罚。他常年出差,我和他关系特别淡,这是记忆中少有的父女俩的秘密,也是我和他心灵略微亲近的时候。

更何况,我的阅读起点是成人文学,不是幼稚的《作文大全》。为了读懂,我的认字、阅读和写作水平呈火箭速度提升,起承转合,哪里煽情,哪里故意编点挫折,何处用成语、古诗词点缀,简直小菜一碟。我爸更没理由惩罚我。

在物质贫乏、信息封闭的时代,这些是烂书,但告诉了我一个事实,这个世界超级大,从西班牙修道院到美国唐人街,每天都上演着光怪陆离的故事,不仅仅有大灰狼和小白兔,王子和公主,还有更多难以界定的东西……

过了几年,中国文坛兴盛,我又接着看了《丰乳肥臀》、《废都》、《白鹿原》。

那时候上了初中,已经懂得挑剔了,上面的山药蛋派实在太土,随手翻翻看不下去,开始钟爱漫画、言情和武侠了。


漫长的暑假租书史

《来自星星的你》大火的时候,人家都迷千颂伊、金教授,就只有我一见到这位姐姐,就开始浑身哆嗦。啊,梦想的力量!

我的阅读时光系列(我的羞耻阅读史)(5)

千颂伊的朋友,租书店老板娘洪福子女士!

做租书店老板娘,是迄今为止仍未放弃的人生理想之一。看到剧里那么明亮舒适还有小食供应的租书店,完美!

当年就纳闷了,不就租点书,干嘛像地下交易,店里昏暗又拥挤。老板或老板娘不是过于猥琐,就是一副讨债脸。

我要是长大了,一定弄个可以躺着看书,还有吃喝的大型连锁店,全面占领各大学校门口,一定把书都弄得干干静静,整整齐齐,一定要服务周到,春风满面。

长大后,才知道这叫“消费体验设计”。

《尼罗河的女儿》算得上是浓墨重彩的开篇,接下来《猫眼三姐妹》、《天是红河岸》、《倾国怨伶》、《火王》……

我的阅读时光系列(我的羞耻阅读史)(6)

我的阅读时光系列(我的羞耻阅读史)(7)

我的阅读时光系列(我的羞耻阅读史)(8)

我的阅读时光系列(我的羞耻阅读史)(9)

突然觉得画风有点羞耻

奠定了基本的构图人物审美,虽然看着一个大美女被王子、神仙、警探等无数帅哥簇拥,心潮很澎湃,但我依然发觉了现实意义,大美女最后选择的都是相貌、财富、地位峰值最高的那个,哼!有些男二明明待她更好。

说实话,应该很少有人在那么小年纪以地摊读物开启对世界的认知,但奇怪的是我并未变成一个满脑子奸淫掳掠的人。反倒幸亏有了这样“赤裸裸”的黑暗现实作品打底,才没在后来沉迷于纯爱小说,洗脑变成傻白甜。

在中国,男青年的情爱教材普遍是av,女青年则是偶像剧和言情漫画小说。很多姑娘正长身体的时候,读多了岑凯伦、席绢、古灵、左晴雯……脑子也长坏掉,会对自己、恋爱甚至生活本身发生某些虚假认知,真正与现实短兵交接,大部分人会走弯路吃些苦头,严重点的更会撞得头破血流。

我的阅读时光系列(我的羞耻阅读史)(10)

图片来自新浪微博

其实看多了也明白些套路,为啥武侠小说里是一堆美女追着傻郭靖要嫁给他,言情和漫画就倒过来了。经过苦苦思考,发现跟作家性别有关,难怪说文学起源于白日梦。

太年轻,读了些金庸新著、金庸巨著、金庸原著,觉得有点奇怪怎么文风那么多变,果然是文豪大家!

《九阴九阳》、《剑气千幻录》是迄今能记得名字和剧情的,后来知道了“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才明白过来作者叫“金庸新”、“金庸巨”和“金庸原”。

我的阅读时光系列(我的羞耻阅读史)(11)

我的阅读时光系列(我的羞耻阅读史)(12)

搜了一下惊呆了,原来还能理直气壮说笔名就是“金庸新”

初中学业紧,平时偷偷摸摸看很不爽。这些书大部分在暑假和好友一起凑钱租的。三个人每人租一本,再互相交换。为了省钱,大家都拼命一目十行,尽可能多看些。

只听得窗外蝉鸣阵阵,头顶吊扇的呼呼旋转,三个少女凑在餐桌前,低头不语,刷刷翻页,时不时暗笑、轻叹、摇头。我们陷在无数个奇幻至极的世界里,成为某个女孩的分身,又抽离出来感慨我们的未来将是怎样,最后还会分出胜负,谁看书又快又记得清楚,谁每次租的书最精彩。

我并不清楚暑假对于每个人的意义是什么,但谈起我的暑假那些时光似乎总笼罩在一片流光溢彩的轻纱之下,全世界都是少女的,全部美好都会发生。

我的阅读时光系列(我的羞耻阅读史)(13)

本图是我的朋友简洁拍摄的照片,来自《七堂极简物理课》中的一页


舒缓压力、疗伤圣品

成年之后,依然时不时找来口碑不错的言情玄幻小说看看。但已不承担热爱和心理寄托的功能,更多的是在巨大压力下的舒缓,更确切地说是躲进一个洞穴里舔舔伤口。

这个时候,不用动脑,情节代入感强的通俗小说才能将自己完全放空。一下下就好,一个下午,一个周日,感受遇佛杀佛遇神杀神的单纯爽,幻想呼风唤雨,还有一堆人哭着喊着等着为我死。

唯有这样,才能抬起头来,心想“切!都是假的,根本不可能”,继续这平凡的人生。

工作头一年,在浙江小城里诸事不顺。整个城市只有一家商场、一家星巴克、一家公立医院,一天之内可以把整个城市走完……

正在这时,异地恋男友发来通知:“对不起,我爱上别人了。”

能怎么办?在合租房里等到深更半夜,用被子把自己埋起来,才敢放声大哭。

游魂似的跑到唯一一家新华书店,见到满地坐着的都是初高中生模样的小子,我也随便一坐,抽出书架里离自己最近的一本书,胡乱看起来。《诛仙》,萧鼎著。

我的阅读时光系列(我的羞耻阅读史)(14)

昏天暗地,废寝忘食一整天,脑子塞满了人物情节,再没缝隙容下一点前尘往事。书店8点关门,我走在路灯下,呆呆看蚊蛾纷飞,想到“那狗脸道士生得如此丑,也没放弃人世之爱,明知无望依然为之,方称得上动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唉,我无非只是一粒微尘,这点破事连微尘都算不上,又何必为此浪费心神?”(入迷了,连心事也带上小说口吻)

一路逶迤颓靡,想开了不少。谁料到,10多年后竟被拍成电视。

这两年大IP盛行,眼见着当年上不得台面的各种小说被当做投资金矿,拍成热门偶像剧。心里着实感慨“活久见”。

却早没了当初的痴迷。

我的阅读时光系列(我的羞耻阅读史)(15)


曾经在一个群里,有位女士言辞激烈:“我从来不看这种(言情)小说,我想问题办事情从来不从女性角度出发。”

我的阅读时光系列(我的羞耻阅读史)(16)

这是一句悖论,您都没看过,怎么就知道全是女性角度,再说了女性角度就低人一等?身而为女性,鄙视自身特性,也算人生不幸。

言情小说一直读到了30岁已婚生子,突然有一天就完全没了兴趣。真实虽然漫长而琐碎,但穿过时间,发觉我们生活其中的世界,比那些平面的字句要复杂、激烈、有意思多了。

年少时光不算是真正的生活,因此天马行空;而今尝够滋味,沉入生活繁密处,只能感慨“天凉好个秋”。

读物自然而然变化,从前要交作业硬着头皮看的《哈姆雷特》、《红楼梦》、《情人》,如今再看已经是完全不同的滋味。少不更事觉得那位丹麦王子的延宕莫名其妙,现在才知道牵一发而动全身,人在死局里的荒诞。

做了家庭主妇,有时间看大部头。觉得大名鼎鼎的《古拉格群岛》怨气太重,密密麻麻的案例和数据,如果没有感同身受,反倒会觉得太冗长。同样是反专制,力度没有《1984》、《动物庄园》强。

努力读完《悲惨世界》、《安娜卡列尼娜》,明白为什么长篇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在没人看了。花几千字详细描写一栋建筑的构造、材质、形态,现在一张图就说明了问题。19世纪的人们是靠长篇来打发漫漫长夜,现如今直白刺激的音像诱惑太多了。但依然伟大,到了几百年后,依然会有人读,会有人看改编的影视剧,因为悲天悯人的复杂内核是超越时间,任何流行撼动不了的。

我的阅读时光系列(我的羞耻阅读史)(17)

她们全是安娜,豆瓣电影里还有十几个不同版本的安娜

杨绛确实说过:“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

我也要说趁着年少时,心无挂碍,求知欲又旺盛,没有什么不能读,每一本都是机缘。年少无知好奇,年轻荷尔蒙与期望齐飞,人到中年的感触,都是自然生发的过程,能让几本书带歪,简直是笑话。

人寿几何?河岸风景变幻总好过一成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