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杀生不得善终(杀生哀莫大于心死)(1)

《杀生》是一部很深刻的电影,深刻到很多人都不愿意承认它好看。剧情就是现实的一个缩影,它太过真实了。

全片讲述了长寿村全村人因无法容忍黄渤扮演的痞子牛结实却又不敢杀人,于是共同设计圈套,让牛结实合法死亡的故事。

有人说杀生不得善终(杀生哀莫大于心死)(2)

牛结实在村里毁圣水,窥行房,挖祖坟,坏规矩,他将整个村子千百年来形成的各种封建礼数还有规矩制度都冲撞了个遍。他天不怕地不怕,打不死也摔不坏,村里没有人拿他有法子。牛结实不害怕那些封建迷信,但村民们畏惧神灵,怕他坏了祖宗的规矩会遭报应,既然整不过牛结实,便都躲着他。

有人说杀生不得善终(杀生哀莫大于心死)(3)

这样的局面一直僵持到一位年轻时国外留学的西医归来,这个学习过怎样挽救人于最病危中的医生,也带回来对付牛结实的武器:诛心。

这个村子其实也很可怜,他们守旧,为了祭祀迷信可以陪葬活人,但他们又胆怯保守,没有人敢杀死一个作恶多端的人

有人说杀生不得善终(杀生哀莫大于心死)(4)

于是,全村受这个西医的指挥,共同欺骗这个反骨,所有人都突然帮助他可怜他,让他以为自己已经病入膏肓。没错,最后是村民们胜利了,不管过程多么坎坷,牛结实自己拖着棺材,走到山上,死了。

就在大家都觉得村民们终于出了一口恶气,打败了这个恶人的时候,一位县里来调查病情的中医看出来端倪,于是画面一转,又有了这样的情节。

其实,牛结实的父辈是外村来的,牛结实非常想要融入长寿村这个集体,他甚至把自己原来的姓改成村里的大姓“牛”,但他就是看不惯那些封建礼数。

有人说杀生不得善终(杀生哀莫大于心死)(5)

他看不惯祭祀祖先要用活人,于是把陪葬用的寡妇在全村人面前又救了回来。

他看不惯为了村里打破长寿记录而让百岁老人输人血,过的生不如死,就给老人家偷偷喝了他年轻健康时爱喝的酒,喝完老人就满足的驾鹤西去了。

他看不惯封建迷信,于是毁圣水毁祭祀。

有人说杀生不得善终(杀生哀莫大于心死)(6)

他还有很多看不惯,但糟蹋了村里的规矩,夺了村里人的面子,最后大家齐心协力,害死了。

其实在最后一刻,有一个有良知的小男孩提醒了他,告诉他他跟寡妇怀的孩子要被害死,村民们害人要除根。最后,他自己吞下了本该给寡妇的堕胎药,保住了孩子和大家磕头,保住了孩子,自己到山上一个人孤独的死去。

其实电影讲到就是哀莫大于心死,这里体现了两层含义。

一层是当所有人都在告诉健康的牛结实他有病,命不久矣时,他自己也受不了,最后真的病倒了,这可谓是第一层心死,指的是没有了理智。

有人说杀生不得善终(杀生哀莫大于心死)(7)

这第二层,其实就是牛结实其实一直爱着村民,他很想融入进去,只是不愿被动的被可怜,被收留,于是靠偷抢砸搞恶作剧为生。可当他看清了村里人的嘴脸时,五雷轰顶的他,也已经没有了生的欲望。

有人说杀生不得善终(杀生哀莫大于心死)(8)

可谓是杀人取命,杀生诛心啊!

类似的案件生活中也有。我想起了前一段时间甘肃跳楼事件。那位被猥亵的女生在窗户边上,底下的人却毫无忌惮的怂恿和激将让她往下跳。当女孩松开了消防员的手腕坠楼时,居然还有人拍手叫好。我总能想起当时那两位崩溃大哭的消防员,他们一直在自责,他们说要是手再离得近一点就好了。

有人说杀生不得善终(杀生哀莫大于心死)(9)

​这么真实么?就是这么真实。

鲁迅先生说过一段话:“我翻开历史一看,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中看出来,满本上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那跳楼的人群和长寿镇里面愚昧的村民都是刽子手,依从大众,抹杀天性,与杀生又有何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