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9月的一天,在距离瑞金最近的一个检查哨前,一位步履蹒跚、拄着竹竿的“乞丐”正在哀求负责检查来往行人的国民党官兵予以放行,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很多天了,由于蒋介石加强了对红军的围捕,一旦在路上发现脸生的行人,这些国民党官兵就会立刻将人带走审问。

一名乞丐 1934年一位乞丐(1)

国民党围剿中央苏区修筑的碉堡

但此时这名“乞丐”却让检查的官兵有些“无从下手”,他衣衫褴褛,头发散乱,身上还散发着一股食物馊了的难闻气味,还没等靠近检查的官兵,这些官兵就捂住了口鼻,连连摆手让其赶紧离开,完全没有要拦他的意思。

然而,这些官兵不知道的是,“乞丐”进城后并没有正常的沿街乞讨,而是径直朝着瑞金革命根据地奔袭而去。

在那里,这名“乞丐”受到了周总理的亲自接见,并得到了“乞丐”带来的重要情报,三天之后,中央红军开启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之路,这名“乞丐”就是“特科”老队员项与年。

一名乞丐 1934年一位乞丐(2)

(漫画)项与年见到周总理

1894年项与年出生于福建连城县,31岁那年自愿入党,入党后项与年因工作积极努力,成绩颇佳,深受组织信任,曾先后担任荷属东印度华侨华工群众领袖、南京华侨事务委员会科长以及复炎小学校长等职位。

不过这些职位都只是掩护,项与年的真实身份其实是“中央特科队员”。

一名乞丐 1934年一位乞丐(3)

项与年

我党与国民党第一次合作破裂之后,项与年奉命伪装成国民党官员打入国民党内部,当时项与年正在江西省第四保安司令部手下工作,也就是在这时,他收集到了一份对我党非常不利的情报,需要立即送到瑞金。

为了能顺利抵达瑞金,项与年在出发前特意乔装打扮成教书先生,同时将带出来的情报夹在四本学生字典中,随后抄小路连夜赶往瑞金。

一名乞丐 1934年一位乞丐(4)

项与年漫画

然而,前往瑞金的漫漫长路远比他想象的要艰难许多,一开始出发时,项与年走偏僻的山路和没有人烟的小路还算顺利,沿途把守的国民党官兵并不多。

但越接近瑞金,国民党的检查哨就越多,所有能走的路几乎都被国民党官兵把守着,一旦发现可疑人员,他们就会立刻冲上来将其带走。

此时项与年已经走到了兴国附近,但望着已经被围成铁桶一般的前路,项与年意识到继续这样往前走已不现实,想要顺利抵达瑞金,他只能另辟蹊径,跟国民党官兵斗智斗勇了。

几番思考之后,项与年捡起路边的一块石头,然后直接对着自己的牙齿砸了上去,只听到一声痛苦的呻吟,项与年的四颗牙齿全部脱落,做完这些之后,项与年又在路边找了一个地方,席地而睡。

一名乞丐 1934年一位乞丐(5)

项与年敲掉自己的四颗门牙(漫画)

第二天醒来时,项与年的整个脸颊都肿了起来,满嘴的血腥味,再加上他连日奔波,身上的衣服早已被路边的树枝划得破破烂烂,头发也因多日未打理而变得跟鸡窝一样,一眼望过去,竟比真乞丐还像乞丐。

觉得形象上没什么问题之后,项与年又掏出已经馊了的食物盖在随身携带的四本学生字典上,以免被官兵检查,做完这些之后,项与年折了一根竹竿,就这样拄着竹竿光明正大的走向前面的检查哨。

和项与年预想的一样,当他走近检查哨时,负责检查的官兵表现出了满脸的嫌弃,还没等项与年开口哀求,官兵们就开始捂住口鼻示意让他赶紧走开,在他们看来,这个“乞丐”毫无危险,用不着大费周章的检查。

一名乞丐 1934年一位乞丐(6)

项与年通过检查哨(漫画)

就这样,项与年在国民党的眼皮子底下顺利通过如铁桶一般的检查哨,虽然付出了很大代价,但能完成任务,项与年觉得比什么都值。

1934年10月7日,项与年在历经千辛万苦之后,终于顺利抵达瑞金,不过由于当时项与年的形象太过“邋遢”,一度遭到门口守卫的阻拦,情急之下项与年只好报出自己的名字,并指名道姓要求面见周总理。

周总理和项与年是旧识,听到故人来访,他立刻出门迎接,只不过看到眼前的项与年,周总理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听完项与年的沿途报告后,周总理瞬间红了眼眶,这是何等的英雄啊,为了民族解放事业牺牲至此,值得所有人学习。

一名乞丐 1934年一位乞丐(7)

项与年照片

项与年的这份情报来得非常及时,拿到情报后,周总理一刻不敢耽搁,立即组织人员开会商讨,最终会议通过了战略转移的决定,与1934年10月10日开始长征。

那么项与年带来的情报中究竟写了什么内容,为何我党领导人看完之后就决定要战略转移呢?这还得从项与年来瑞金之前说起。

一名乞丐 1934年一位乞丐(8)

红军开始长征

1934年9月,蒋介石在庐山牯岭召开了一次秘密军事会议,会议上蒋介石在德国顾问汉斯·冯·塞克特的建议下制定了“围剿”苏区红军的“铁桶计划”,计划出动150万人,在270架飞机和200门大炮的掩护下,从四面八方逐步向瑞金推进,每推进一华里就布上一重铁丝网,每隔五公里就修筑一道坚固的防御工事,同时部署1000辆卡车随时待命,以防止红军突围。

按照蒋介石的估计,如果计划顺利,等到国民党军队打到瑞金的时候,瑞金外围的铁丝网、防御工事以及火力封锁线能达到30公里,届时红军将再无逃脱的可能。

一名乞丐 1934年一位乞丐(9)

“铁桶计划”作战图

蒋介石对这份计划信心十足,如此缜密的行动,蒋介石认为用来对付红军十拿九稳,但他没想到的是,这份看似天衣无缝的计划,在闭会当晚就被泄露了出去,而泄密者还是国民党军“老将”莫雄。

莫雄在国民党军中的资历颇深,16岁就已经加入中国同盟会,后又接连参与了黄花岗起义、讨伐陈炯明以及北伐战争等众多战役,由于战功显赫,莫雄一路从士兵升至将军之位。

一名乞丐 1934年一位乞丐(10)

莫雄

只不过这些只是莫雄展示给外人看的形象,其实早在1930年,莫雄就已经加入我党,多年来一直为我党秘密提供情报,也曾救过不少进步人士。

本来莫雄是没有资格参加蒋介石召开的这次庐山军事会议的,但由于当时庐山正处于德安地区,而莫雄又是赣北第四行署专员以及保安司令,因为有这层关系,莫雄最后也收到了蒋介石的会议邀请。

在会议上,莫雄假意附和蒋介石的“铁桶计划”,等会议结束后,莫雄就开始想办法盗走了文件,回家后他迅速召集刘哑佛、卢志英、项与年等人商讨对策,几人经过短暂的商议后,最后项与年自告奋勇的表示愿意带着这份重要文件奔赴瑞金,亲自完成交接。

一名乞丐 1934年一位乞丐(11)

蒋介石

由于考虑到直接带着原文件上路太过显眼,后来项与年又与同志们一起将文件中的兵力部署、指挥所安置以及火力配置等信息用密写药水抄录到4本学生专用字典上,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掩人耳目。

做完这一切之后,项与年就开始按计划上路了,一路上遇到了诸多艰难险阻,最后为了进城还不得不砸碎自己的4颗牙齿伪装成乞丐。

好在历经30道国民党的封锁线后,项与年顺利完成了任务,将情报送到了瑞金,项与年的这份情报来得非常及时,给了红军充足的反应时间,最后提前十天踏上了长征之路。

一名乞丐 1934年一位乞丐(12)

项与年(左一)和莫雄合影

1934年10月,当蒋介石还在积极完善“铁桶计划”的细节时,中央红军突然组织了一次针对性很强的突围作战,利用项与年送来的情报,红军找到了“铁桶计划”的薄弱点,然后集中兵力主攻,很快就将“铁桶”撕出了一道口子,红军主力趁势逃脱,由此拉开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之路。

红军开始长征后,蒋介石仍派重兵在半道进行围追堵截,造成我军部队大面积伤亡,为了阻截这些追兵,项与年又在不久之后主动申请返回上海,对南浔铁路和南昌飞机场油库进行定向爆破。

但是这一次项与年并没有顺利完成任务,在执行爆破任务时,项与年不幸被国民党抓获,好在当时有南昌地下党的协助,项与年才躲过一劫。

一名乞丐 1934年一位乞丐(13)

红军长征路线图

由于项与年功勋卓著,长征结束后,他再次受到组织的重用,先后被授予松江省建设厅副厅长、旅大行署农林厅厅长等重要职位,后来新中国成立后,项与年又被授予东北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高级专员等职位,成为党和国家不可或缺的栋梁之材。

1978年10月2日,84岁的项与年终究还是没能扛过时间的侵蚀,在这一天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不过项与年虽走,但他身上所散发的可贵精神却永远长存,永远指引着我们前进的路,那股舍生忘死、为民族的解放事业而献身的勇气就算过去百年千年也不会被磨灭。

一名乞丐 1934年一位乞丐(14)

项与年与莫雄在新中国成立后合影

而像项与年这样可歌可泣的英雄,在我国又何止一个,正是因为有他们的无私奉献,我们才有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致敬英雄!是你们促使了华夏现在的安宁祥和蓬勃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