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菌,一道流传在民间传说中、记载于美食书籍里的粤菜料理,每年夏季都让人翘首以盼。但明明无毒的荔枝菌,为何能致人上吐下泻,差点危及生命?

剧毒白毒鹅膏菌被当蘑菇吃(和太史蛇羹齐名的荔枝菌)(1)

在树下生长的荔枝菌

每年6月到8月是各类蘑菇菌等山鲜野味的高产期,但不少菌类携带毒性,误食会造成伤害,严重可致人死亡。近日,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下称“南医五院”)在3天时间里就抢救了11名蘑菇中毒患者,其中有80岁老人也有4岁小童。

一顿“太史菜”致全家中毒

荔枝菌长在荔枝树下、白蚁窝边,是一种与白蚁共生,或者说被白蚁“培育”出来的菌类,属于鸡枞菌的一种。荔枝菌素有岭南菌王之称,但每年只长一个月左右,一般在高温多雨后的午夜生长,相传如果在天亮后采摘,鲜味就会少一半。和松露类似,荔枝菌至今还不能人工培育,加上稍纵即逝的采摘时机,更显得珍贵非常。

清末民初,“南海十三郎”江誉镠之父“太史公”江孔殷被誉为“百粤美食第一人”。他曾向家乡农人取经,首创“太史菜”,荔枝菌就是其中一味,与“太史蛇羹”等并列经典粤菜,至今闻名遐迩。

《钟鸣鼎食之家》一书中记载:“清早采了菌,中午后方能送到广州。一抵达,家中顿时忙乱起来……宜放汤,宜快炒,既嫩滑又清甜……用大火炸香,连炸油一瓶瓶储存起来……菌油有幽香,拌面更是一绝。”

剧毒白毒鹅膏菌被当蘑菇吃(和太史蛇羹齐名的荔枝菌)(2)

钟先生一家食用的荔枝菌

近日,家住太平镇的钟先生和家人吃了新鲜采摘的荔枝菌后,陆续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感觉不对的钟先生马上拨打120,所幸就医及时,经过催吐、补液、严密观察等一系列处理,钟先生一家脱离险境。“去年都是在那个地方摘的荔枝菌,没想到今年再摘来吃就出事了。”事后钟先生说。

南医五院预防保健科主任李翠珍介绍:“荔枝菌本身无毒,但也不能确保安全,如果周围有毒蘑菇,有毒的菌落被风或者其他因素四处飘散,混杂在扎根生长食用菌堆,被污染的食用菌也会带有毒性。”她提醒,居民需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食用菌。

广东有毒蘑菇超百种,白毒伞致死率九成

广东省的毒蘑菇种类约有112种,中毒种类较多的有鹅膏菌、红菇、牛肝菌、丝盖伞、花褶伞等类群,其中有最常见的毒蘑菇——铅绿褶菇,也有广东省的特有剧毒蘑菇——白毒伞。

白毒伞外形与一些传统的食用蘑菇较为相似,极易引起误食,它喜欢在黧蒴树的树荫下群生,一般与树根相连,在广州地区从化、白云山、华南植物园等山地均有分布。“误食白毒伞的中毒者死亡率高达90%以上,是历年广州地区毒菇致死事件的罪魁祸首。”李翠珍说。

不同毒蘑菇会导致不同的中毒症状。有些表现为呕吐、腹泻、腹痛;有些表现为流口水、大汗、瞳孔缩小、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有些表现为溶血、急性肾脏损害;有些刚开始表现为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之后出现假象好转,若诊疗不及时,最后会出现肝、脑、心、肾等多器官损害并伴有烦躁不安嗜睡等精神状态,甚至死亡。

生活中如何避免蘑菇中毒?李翠珍介绍,市民群众不要采食不熟悉、来源不明的菌类;如果想吃,建议到正规市场购买,选取有营业资质的店铺;加工烹调时要炒熟煮透,切忌凉拌生吃;吃菌时不要喝酒,有的野生菌会与酒发生反应,引起中毒。

目前,对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解毒药。“在误食毒蘑菇后要立即呼叫救护车,并马上催吐。”李翠珍说,“可先让误食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喉部,促使呕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她强调,已中毒昏迷者不宜进行催吐,应加盖毛毯保温并立刻送医院;条件允许的话,可保留中毒人员使用的野生菌样本,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相关:与毒蘑菇相关的八大误区

误区①:鲜艳的蘑菇有毒,颜色暗淡的蘑菇没毒。

解读:不能简单根据颜色判定蘑菇是否有毒,比如褶孔牛肝菌是颜色鲜艳的食用菌,而灰白色的灰花纹鹅膏菌是剧毒蘑菇。

误区②:长在潮湿处或家禽粪便上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无毒。

解读:干净的树下一样可以长毒蘑菇,比如鹅膏、红菇中的一些有毒种类就生长在松林中。

误区③:毒蘑菇与银器一起煮,液体变黑有毒,颜色不变则无毒。

解读:“银针验毒”是小说和电视的情节,可以验砷化物(比如砒霜)、硫化物,但蘑菇毒素多为生物碱,不能与银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不会发生颜色变化。

误区④:受伤后有分泌物或变色的蘑菇才有毒。

解读:有不少毒蘑菇受伤后不分泌乳汁,也不变色;而有的食用菌,比如多汁乳菇,可以分泌液体并变色。

误区⑤:被虫叮咬过的蘑菇没有毒。

解读:许多剧毒的鹅膏菌成熟后同样会生蛆、生虫。

误区⑥:表面粗糙、突起,菌柄有环或有菌托的蘑菇才是有毒的。

解读:许多毒蘑菇并没有上述这些特征,比如剧毒的毒粉褶蕈。

误区⑦:毒蘑菇水一泡就变浑,无毒的泡在水里是清澈的。

解读:变浑是因为蘑菇含有浆液,既可能是有毒的,也可能是无毒的。很多毒蘑菇泡水也不会变浑。

误区⑧:毒蘑菇做熟就没有毒了。

解读:毒蘑菇的毒素毒性稳定且耐热,一般烹调方法根本无法破坏,加入其他的作料,比如大蒜、生姜等,也不能破坏其毒性。

【记者】钟哲 实习生 李游

【通讯员】江赟

【作者】 钟哲

广东健康头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