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贴片元器件 非贴片元器件的电子元器件本体,可以承载较多的产信息,如规格型号、制造厂商、产品序号等。贴片元器件的体积或尺寸是以mm (毫米)为计的,元器件本体上不允许标注太多的信息,标识方法通常有:
1)简化标识法。将常规标识型号进行简化,如将74IS14 (六反相器数字IC)标识为LS14
.2) 代码标注法,将标识进一步简化,称为代码标注法,如贴片晶体管的-24、1L等,更像是密码,需要用资料“ 破译”后,才能知道标识背后元器件规格型号的含义。
3)无标识。小功率(如16/1W)贴片电阻和小容量(pF 级别)电容,因元器件本体太小,无法印出标识,干脆就成为无标识元器件。
初学者每每面临这样令人困感又能非常挠头的问题:如何由IC元器件上的标注代码(也称印字)判断是什么元器件?如何查找相关IC的电路资料?对于无标识(印字)元器件怎样判断是什么元器件,如何测量其好坏?可否用其他型号的元器件(甚至非贴片元器件)对贴片元器件进行代换?贴片元器件的封装形式有哪些?等等。
1. 贴片电阻
贴片电阻(见图2-9)是电路板上应用数量最多的一种元器件,形状为矩形、黑色,电阻体上-一般标注为白色数字(小型电阻无标识,称无印字贴片电阻),变频器生产厂家在电路板上标注的元件序列号为R (如R1、R147等)。贴片电阻的基本参数有标称阻值、额定功率、误差级别,另外还有最高使用电压、温度系数等,我们只需关注标称电阻值和额定功率值两项参数就可以了。
(1)贴片电阻的工作参数和类别1)额定阻值。最常见的有数字标识法。①用3位数字电阻值。前2位为十位、个位值,为有效数值,第3位是0的个数或称为10的x次方。如标往为152.即为15000101,即为100; 103,即为10000 (10 kQ)。
10以下的值加R表示,如1R5,即1.50; R10, 即0.010。
②用4位数字表示电阻值。前3位为有效值,即千位、百位和十位值,第4位为0的个数。如标注为1501, 即为15002; 标注为1000, 即为1002; 标注为1003, 即为100k0。10以下的值加R表示,同上。
3色环和4色环阻值标注法不常见,标注规则同普通电阻,不予赘述;精密型贴片电阻,用代码标注法,由两位数字加一位代码组成,前两位数字为有效值,第3位字母为乘数值。如01A- 100n, 02 C一- 100k2,不常见,但需注意!
2)额定功率。采用数字标识的贴片电阻多为黑色,其功率级别分为1/20W、1/16W、1/8W、1/10W、1/4W1/2W、1W等,以1/16W、1/8W、1/10W、1/4W应用最多,一般功率越大,电阻体积也越大,功率级别是随着尺寸逐步递增的。另外相同的外形,颜色越深,功率值也越大。耗散功率为1W或1W以上的电阻,考虑到散热要求,不得与印制电路板直接接触,因而所有电路板上用到的贴片电阻,功率-般都是小于 1W的。贴片电阻的功率值受限,故在电路中需要较大功率电阻的地方,经常采用多只贴片电阻并联(加串联)的方法,来增大功率值。贴片电阻的功率值不在电阻体上直接标注,可以根据电阻的“个头”来判断电阻功率值的大小。
即可代换。换用电阻元器件时,一看数字标注的电阻值,二看电阻的体积大小.符合两者条件时,
3)贴片熔断电阻。这是贴片电阻中的一个特殊类型,出于电路安全考虑,不宜用普通贴片电阻予以代换,或轻易用导线短接。
贴片熔断电阻,是在电路中起到熔丝保护作用的一 种特殊贴片电阻,一-般是串联于某单元电路的供电支路中,当流过该电阻的电流超过-定 数值,则其电阻层快速熔断,切断电路该单元电路的供电电源,避免故障扩大。其电阻体的数字标注为000或0,是贴片熔断电阻的特征,测量其正常电阻值为0n。
4)贴片排阻(见图2-10)。这是另一类型的贴片电阻,最常见为4引脚2元件贴片排阻、8引脚4元件贴片排阻和10引脚8元器件贴片排阻,8引脚4元件贴片排阻其内部含有4只同电阻值的相互独立的电阻元件,标注为472的引脚8贴片排阻,指内部含有4只阻值为4.7kQ的电阻元件,用于集中使用相同阻值电限元件的电路,如MCU引脚的上位电限,在MCU的接口电路中应用较多。
(2)如何判断贴片电阻的阻值和功率大小
如果他清晰看出贴片电阻体上的数字标识,判断电阻值和功率值当然不存在问题。如果损坏电阻本身无标注,成已被烧吸得面目全非,看不得标注,那么代换前的电阻但判断就要费一点周折了,而且也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做出工山他的右哪些方法可以 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呢?)参考本机型的相同电路中相对应元器件的电阻值。变频器电路中的相同电路很多,如6路ICBT驱动脉冲传输通道,其中6个支路是完全一一样的,从MCU脉冲信号输出引脚,至级冲电路,至驱动IC, 至IGBT的栅、射极电路。任何其中1路或数个支路中的电阻或其他元件损坏,可以参考未损坏支路中贴片元件的参数值,如无标识,可在电路板上测量确定或将元件焊脱电路板进行测定。三相输出电流(模拟信号)的传输通道,3个信号检测电路一般也是完 全相同的,一路有损坏时,可参考未损坏两路中的元件参数,确定损坏元件的参数值。
如图2-11所示,PC5与PC6两路驱动IC的外围电路的元件参数完全相同; PC3与PC8两路驱动IC的外围元件参数完全相同,R17=R51、 R23=R48、R22 = R.....当PC3外围有元件损坏,可以“照搬”PC5相对应外围元件的参数值进行修复。
同理,对晶体管、二极管、IC芯片等其他元器件的损坏,当无法确定损坏元件参数时,可以参照同类型电路元件的参数值进行代换修复。
2)据电路类型确定元件参数。如MCU (微控制器)引脚上连接的上拉、下拉电阻损坏,MCU需外接上拉、下拉电阻的数字端口,一般内部为开漏结构, 应用上拉或下拉电阻,可以避免I/0口存在电平漂移状态,维持一个静态的稳定电平。其电阻选值一般为10k0、6.8k0、5.1k0、4.7kN、3.3k等,取值过小耗电增大,取值过大则引发电平漂移或易引人干扰。只要确定损坏贴片电阻为MCU引脚的上拉、下拉电阻,则可以直接确定该损坏元件的阻值也在3.3~10k0的范围之内。当然也可以参考其他上拉、下拉电阻的电阻值。
如图2-12所示,U2的脉冲引脚的上拉电阻为5.1kQ,在3. 3~ 10k0的范围之内。
3)参考同类机型确定元件参数值。没有相同电路可能参考,也不能像上拉、下拉电阻一样可以大致“估算”出元件的参数,找到同类机型进行比对测量,也能确定损坏元件的参数值。4)调整试验得出元件的参数值。若无同类机型进行参考,需要费点力气测绘出该部分电路,搞明白损坏电阻在电路中的位置和具体作用,与其他元件的连接方法,“估算”出大致的电阻值,若仍无把握,将损坏电阻暂时接人电位器,变频器上电,调整电位器进行试验,配合人工信号给定、后续电路对信号做出的反应、面板显示等,测出电位器的电阻值,进而确定损坏电阻的参数。
(3)贴片电阻的测量及外观检查
1)用万用表在线测量,电阻值大于标称值时,说明元件有断路性故障或电阻值变大,已经损坏;所测阻值小于标称值时,要考虑到是外围并联元件对其造成的影响,应将元件一端或两端脱开电路进行测量,以便得出确切的测量结果。
2)贴片电阻的外观特征如下:
①贴片电阻表面二次玻璃体保护膜应覆盖完好,出现脱落,可能已经损坏;
❷元件表面应该是平整的,若再现一些“凸凹”,可能已经损坏;
③元件引出端电极一般应平整、无裂痕针孔、无变色现象,如果出现裂纹,可能已经损坏;
④贴片电阻体表面颜色烧黑,可能已经损坏;
⑤电阻体变形,可能已经损坏。
(4)贴片电阻的代换
贴片电阻的代换,除了要求电阻值-一样外,还需注意尺寸和功率值。小信号电路(如MCU主板电路)首先要求尺寸一致,便于焊接安装。代换注意事项如下:
1)严格按原参数代换。模拟信号处理电路,如比例放大器电路,对输入电阻、反馈电阻的取值值严格,代换元件的电阻值应与原损坏元件一样,不允许差异过大,否则会引发电路工作失常。2)用于数字电路的元件,如上拉、上拉电阻、隔离电阻等,选值有一 定范围,只要令信号电压变化明显,符合高、低电平的要求范围即可。首先应选用相同参数的元件代换。若手头实在不能找到同阻值元件,则可用数值接近的元件代换,- 般不会影响到电路性能。如4.7kQ电阻损坏,用5. 1kQ或3.3kn电阻均可以进行代换修复。
3)可用非贴片元件代换。贴片电阻的损坏率极低,除了驱动电路因可能遭受强电冲击经常损坏(可购用部分备件),其他电路的元件很少损坏,可能有一只或两只损坏, 类型不一,也无法选购备件。遇到此类损坏元件,用非贴片的1/4W或1/8W普通电阻来代换也是没有问题的,并非找不到原配件就导致维修进度的“ 卡壳”。当然焊接时要注意,做好引线整形,尽可能使引线短些,焊接后若有必要涂覆704胶加固,也能达到高质量的修复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