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最好看的扣篮大赛(不想再看假的扣篮大赛了)(1)

NBA扣篮大赛之所以不能到达巅峰的原因是因为球迷们对这个比赛的期望是如此之高。球迷们对今年的扣篮大赛期望值很可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切都源于2016年阿隆-戈登与扎克-拉文时期的一场鏖战,一场如果他们能坚持那我们就能看三小时的比赛。扣将给观众们带来的冲击,足以使观众们每分每秒都享受于其中。

戈登的参赛俨然成了球迷们还要关注2017扣篮大赛的最后理由。不过,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今年他已不再是我们记忆里的那个扣篮机器了,一轮游草草收场,可以说什么事也没做。比赛结束后打开朋友圈,齐刷刷都是对今年扣篮大赛的疯狂吐槽。的确,这样的比赛太不尽人意。

2016扣篮大赛给了我们太强的冲击,所以大家对2017充满期待,但所有人心底深处仿佛早已做好了失望大于期望的准备。

这几年最好看的扣篮大赛(不想再看假的扣篮大赛了)(2)

扣篮大赛看起来仅仅是用于商业目的一个赛事,不过就观赏性而言,现在的扣篮大赛显得有些拖沓。有很多球迷朋友也喜欢玩2K,里面的扣篮大赛就是给你个计时器,30秒内随便怎么扣,扣完评委打分。我们不如把扣篮大赛时间设定为30分钟,这30分钟内让那些家伙们任意扣篮,观众也能大饱眼福。

即使我们不想的那么长远不切实际,那也应该缩短每个扣篮之间的间隔时间,我们真的不应该在扣篮大赛中每一次扣篮中间拖个十分钟,这严重地拖慢了节奏,球员身体也等凉了,观众热情也悄然消逝。

2.更多的竞争者,更少的尝试次数

这几年最好看的扣篮大赛(不想再看假的扣篮大赛了)(3)

在当前的规则下,第一轮比赛四名参赛球员每人扣篮两次。两次分数加总后进行比较,最高得分为100,最低得分为60,得分最高的两人进入下一轮比赛。最后一轮比赛两人还是各有两次扣篮机会。讲真,想要保证四次扣篮都能让观众(特别是评委)瞠目结舌的话,难度太大了,特别是阿隆-戈登这样连续两年参加扣篮大赛的球员,难道真的还能在第二年延续疯狂表演?

我的建议是,将参赛球员增加到8人,而在每一轮比赛中每个人只能获得一次扣篮机会。第一轮比赛结束后,得分排名前四的球员将进入第二轮比赛。最后一轮比赛每个参赛者只有一次扣篮机会,在这种压力之下,四个球员将把自己的全部天赋展现在这个扣篮之中以打动五个评委。

这样的改动尽管增加了一倍的参赛球员,但总共扣篮次数也就只是从12次增加到14次。所以比赛过程并不会像大家担忧的那样变得冗长乏味。扣篮大赛看的就是那惊为天人的弹跳力或爆发力,球员需要让自己的腿部肌肉保持活力。过多的扣篮次数会让他们的腿非常疲惫,所以这样的改动,或许会让球员保持更完美的状态。

这8名参赛球员不需要有任何球星光环。2016年的戈登和拉文也并不是联盟里的大牌球星,他们是通过技惊四座的扣篮被大家记住了名字。我们若将参赛球员增加到8人,也会将发现新星的几率增大一倍,没准下一个拉文又出现了。

3.取消平均分决胜制

这几年最好看的扣篮大赛(不想再看假的扣篮大赛了)(4)

这是小编认为最应该改变的地方。现在的规则下,决赛中如果有一次扣篮没有对手得分高,不是什么大问题,如果选手两次扣篮得分总和高过对手的话照样可以赢得扣篮大赛。但这样的冠军真的是我们真正认可的那一位吗?如果有人第一次扣篮引爆全场得到50分,而第二次只得到45分。他的对手两次都发挥正常得到48分,这样的话冠军就只能属于后者。No!扣篮大赛要的就是最好的扣篮,冠军只应该属于得到50分的人,这才是所有人的心声。

当然,在这样的规则之下,50分就变成了珍贵的糖果,绝不是通过使用道具,邀请队友合作这样的方式就能轻易获得50分的。唯一真正让人信服的方式就是像2016年的拉文一样展现暴力美学:飞————扣。

另外,在最后一轮比赛中,评委除了给出个人的分数之外,还要给球员投票,即使两名球员最后一轮得分相同,五个评委也可以通过投票决出胜者。尽管这样会出现很多争议,但有是就有非,对于扣篮大赛来讲,争议好比助推剂。

这几点改动也仅仅是建议,也可以称作失望之余的几点期望。毕竟,卡特再也不会回来了。

重拾信心,一切,我们还看来年。

来源:sbnation.com

翻译:赖闽亚南

转载请注明:来自A8体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