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苦水娃苦水方言大体和兰州及榆中、皋兰相同,尤其和兰州城周围的几个乡镇基本相同要说苦水方言中最大的特色是对“价”即他们的用法和语句后面所带的“的哩”二字的用法最为特别,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拥护普通话方言搞笑短句?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拥护普通话方言搞笑短句(苦水方言中的语气助词)

拥护普通话方言搞笑短句

爆笑:苦水方言中的语气助词

作者:苦水娃

苦水方言大体和兰州及榆中、皋兰相同,尤其和兰州城周围的几个乡镇基本相同。要说苦水方言中最大的特色是对“价”即他们的用法和语句后面所带的“的哩”二字的用法最为特别。

一、苦水话中的“价”,有平、阳、去三个声调,各有其妙。

1、平声jiā(家)的用法;“家好沙,你把东西弄坏了,家咱办呢!”

2、阳声(价)jia ,指的是他的意思,“价们”即他们。比如;“价把价不说,夹尽说价的哩”。用普通话说,即“他不说他自己,他尽说别人如何如何”。有一则幽默的绕口令最具代表性—“老师,价叫给价请个假,价们家今天嫁价姐姐的哩”。用普通话说,“老师,他让我代替他请个假,他们家里她姐姐今天出嫁”。

3、去声“驾”jia带有语气助词的意思。比如;“驾,给你”;“驾,拿上”;“驾,算了沙”,“驾,行了沙”,“驾,慢坦些沙”······

二、苦水话中的“的(di)哩”,一般都是在回答别人问题时在语句后带的语气助词。

比如:问:“价你好的哩沙?”答: “好的哩,好的哩,你可好的哩煞?”

问:“家zua(做啥)的哩?”答:“垫圈的哩,”或者说:“搭炕的哩,和煤的哩······”

红城以上的北川人讽刺苦水人时,往往会说:“价你zua的哩?玩的哩嘛?耍的哩?黑大碗端上了喳(吃的意思)的哩。”

三、关于其他许多字的发音,究其规律,主要是错用一些字的声母和韵母所致。

(一)同一个字的韵母相同,但苦水人用错了声母,读音就发生了变化

1. 声母sh错被声母f所取代于是发音大变。如:

说—shuo中的sh被f取代,变成了fo“佛”;

摔、甩—shuai中的sh被f取代,变成了 fai;

霜、双—shuang中的sh被f取代,变成了fang“方”;

梳、书、术—shu中的sh被f取代,变成了fu“夫”;

顺、舜—shun中的sh被f取代,变成了feng“风”;

水、税—shui中的sh被f取代,变成了fei 非和费。

2. 声母r被声母w代替,一些字的发音便成成了苦水音。如:

润(run)变成了问(wen);若和弱(ruo)都成了(we);儒和汝(ru)都成了五(wu)。

3. 声母x(希)被声母h取代,则普通话成了苦水话。如:咸、涎(xian)变成了寒(han);鞋(xie)变成了亥(hai);下变成了哈(ha);杏(xing)变成了恨(hen)。

4. 声母x被声母q取代,则详、祥(xiang)都变成了强(qiang)。

5. 声母b(玻)被声母p取代,则辩(bian)变成了骗(pian);避,庇(bi)变成了批(pi)。

6. 声母q(其)被声母k(可)取代,则腔(qiang)变成了康(kang)。

7. 声母z(资)被声母zh取代,则:泽(ze)变成了者(zhe)。

8.声母s(私)被sh取代,则:色(se)涩、啬、穑全变成了舌(she)。

9.声母j、q、x、被z、c、s所取代。这是苦水话中最大的麻烦比如:

①Ji与zi不分。则鸡(ji)蛋——读作子(zi)蛋;激(ji)动——读作子(zi)动;

簸箕(ji)——读作簸子(zi);积极(ji)——读作子子(zi);

肌(ji)肉——成了子(zi)肉;芨芨(ji)草—成了子子(zi)草;

脊(ji)梁——成了子(zi)梁;计(ji)划 ——成了子(zi)划;

祭(ji)奠——成了子(zi)奠; 紧急(ji)——成了紧子(zi)。

②Qi与ci不分。则漆(qi)黑——成了次(ci)黑;七(qi)个——成了次(ci)个;

起(qi)来——成了次(ci)来;油漆(qi)——成了油次(ci)。

③Xi与si不分。则西(xi)面——读为四(si)面;喜(xi)欢——读为死(si)欢;

洗(xi)脸——读为四(si)脸;看戏(xi)——读为看私(si);

细(xi)看——读为四(si)看;希(xi)望——读为死(si)亡。

有一则幽默集中表现了这三个发音的混乱所造成的笑话。这则笑话是在婚事上,招呼夜宿女婿家的喜客们的一段话:“亲戚们哪 ,次(起床),次来了死,次一个,死一个,老汉们先死,娃娃们后死,死完了吃一个子弹,按风俗来”。这段话让外地的客人们听了大吃一惊,非常生气。但是用普通话说便是没有问题的——“亲戚们,起床了。起来了洗脸,起一个,洗一个;让老人们先洗,孩子们后洗,洗完脸,一个人吃一个鸡蛋,按顺序来”。这就是对“j、q、x和z、c、s”不分的最大讽刺。不过这种现象在苦水川不是十分严重,在民乐,大有及红古川更为严重,几乎全部出错。

(二)同一个字,声母不变,韵母变了,则苦水人发音有错。如:

麦子中的mai,韵母一变,就成了模(me)子;

脉搏中的mai,韵母一变,就成了没(me)波;

没有中的mei,韵母一变,就成了木(mu)有;

轮、论、伦的lun,韵母一变,就成了(lǖn);

和平、禾苗中的he,韵母一变,就成了活(huo);

霍(huo)乱的huo,韵母一变,就成了河(he);

白、伯、柏中的bai,韵母一变,就成了博(bo);

蛤蟆中的ha,韵母一变,就成了河(he)蟆;

摘录中的zhai,韵母一变,就成了者(zhe)录了;

渴了中的ke,韵母一变,就成了炕(kang)了;

黑色中的hei,韵母一变,就成了褐(he)色……

(三)由于念字时候的口型变化,导致许多字被错读。比如:

1.普通话中凡读zhong音的字—中、忠、钟、终、准、种……正确发音为后鼻音,嘴唇的成o型,苦水方言中发音为唇齿音口型为e形。

2.普通话中,凡读zhu音的字—猪、住、朱、柱……其正确口型为o型。苦水方言中的发音为唇齿音,口型变成e型。

3.普通话中的chuan音的字---船、川、传、喘……其发音之误同上。

4.普通话中的zhuan音的字---砖,转、传、专……其错误亦同上。其中有点“秃舌子”的味道。

5.普通话中凡读shuai的字---摔、甩、帅、衰……全部成了“fai”音。主要还是由于口型错误造成的。

四、为了纠正发音,按照语音规律,下面我们将普通话与苦水方言的不同发音为例,列为表格,做一详细对比,请乡亲们注意校正。

兰州玫瑰天涯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特别友情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