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网所电击治疗是什么意思(戒网奇迹电疗造神)(1)

视频请见下面链接:

“戒网奇迹”、电疗造神、低调隐退,杨永信如何成为时代伤疤?


“我只是想每当出现问题,我就有一种意识,哎呀,太好了,机会又来了——杨永信”

大家好,沉迷挖坑的博士终于填坑了。

前几期中,咱们一起讨论了限游令,我的一个核心观点就是,国家政策会消灭杨永信们。

杨永信是谁?

戒网所电击治疗是什么意思(戒网奇迹电疗造神)(2)

在网友口中,他是雷电法王、羊叫兽、磁爆步兵、电击恶魔,绰号背后藏着深深的恐惧。

在一些家长口中,他曾是杨叔、活菩萨、救世主、上帝,是千年难得一见的好医生。

1、杨永信到底干了什么?

2、为什么舆论压力下,杨永信一度获得家长的支持?

3、杨永信为什么出现?又为什么不会再出现?

今天,我们反思沉痛的网瘾记忆,聊一聊“消失的杨永信”。

一、 根治网瘾的“救世主” ?

1982年,杨永信毕业于沂水医专,进入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工作,此后近二十年,杨一直从事精神疾病的临床治疗工作,默默无闻。

那时候谁也想不到,这个看起来“和善”、“老实巴交”的人,有一天会改变中国社会。

转折点出现在1999年,据杨一次采访中偶然透露出的信息,他的儿子在这年接触到了电脑,并出现了沉溺网络的现象。

杨永信是个“专业”的精神科医生,他怀疑这是否是一种心理疾病,并查阅相关资料证实他的想法。

果不其然,他很快就从美国同行那里得到了灵感。

苏联解体后,美国是地球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社会发展迅速,网络普及率节节攀升,国内也出现了青少年沉迷游戏的现象。

戒网所电击治疗是什么意思(戒网奇迹电疗造神)(3)

面对这一前所未有的新课题,学界陷入亢奋。

1995年,美国精神病专家Ivan K. Goldberg出于嘲笑迂腐学界的目的,杜撰出网络成瘾症,并给它下定义为:“由于使用网络放弃重要的社会和职业活动的精神疾病”。

没想到,网瘾这个概念一炮而红,无数科学家在网瘾是否是疾病这个问题上争论不休,相关论文产出一篇又一篇。

美利坚怎样按下不表,杨永信显然对网瘾是病这个观点深信不疑,既然是病那就要“治疗”呀。

有了外国文献做支撑,2000年,杨永信接待了第一例网瘾患者。

随后几年,互联网发展按下了千倍加速键,没有审查、没有监管,无数网游、游戏厅、黑网吧井喷而出,质量层次不齐,价值观泥沙俱下。

戒网所电击治疗是什么意思(戒网奇迹电疗造神)(4)

一切都太快了,快到人们的素质无法跟上科技进步。

2000年5月9日,光明日报头版刊登了一篇文章“电脑游戏 瞄准孩子的‘电子海洛因’,由一位母亲控诉引出的暗访”。

记者实地暗访武汉的电子游戏厅后写下了这篇文章,控诉游戏厅害人不浅,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现实,也有少许夸张笔墨。

一石激起千层浪,国家回应激烈的家长诉求,紧急发布《关于开展电子游戏经营场所专项治理的意见》,要求停止一切关于游戏机的生产、销售、经营活动。

谁也想不到,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2002年6月16日凌晨2时40分许,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0号院内发生一起恶意报复纵火事件,致使25人死亡、12人不同程度受伤。

戒网所电击治疗是什么意思(戒网奇迹电疗造神)(5)

这就是震惊世界的蓝极速网吧纵火案,因为抢劫被拒绝上网,四个未成年网瘾痞子为了报复,一桶油,一个打火机,一条铁链锁住门,一把大火烧死了25个人。

国家火速出台三个重要文件,包括《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关于加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连锁经营管理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未成年人健康上网,黑网吧一度销声匿迹。

蓝极速纵火案的恶劣影响极其深远,直接改造了整个社会对于网络和游戏的看法,直到今天仍未消退。

人类普遍有种将极端个体行为上升到整体的通病,很多人对网瘾少年群体极度失望,认为:

网瘾少年≈会因为上不了网杀人≈精神病≈没人权≈可以使用一切治疗手段。

当时对于网瘾的治疗,国际上有两种:

美国的心理疏导,从精神上感化迷途羔羊;

韩国的魔鬼训练营,从军事化管理和强体能消耗上入手。

但这两种模式市场反馈疗效不佳,“治愈率”并不高。

而杨永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大放异彩”的。

2006年1月,杨永信成立临沂网戒中心,此后备受诟病的电击疗法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戒网所电击治疗是什么意思(戒网奇迹电疗造神)(6)

杨永信坚称电击是行为矫正治疗,网戒中心采用的是“心理 药物 物理 工娱”的成熟综合模式,这套说辞成功说服了一大批孩子沉迷网络的家长。

2008年,汶川大地震,举国哀悼三天,停止一切娱乐活动。

5月21日上午,一段女子因为无法玩游戏,辱骂灾区人民的视频在网上疯狂传播,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再次将网瘾问题摆上台面。

社会对网瘾少年们的看法再次恶化,一位家长痛骂“玩游戏玩得连人最基本的同情心都没有,游戏把我的孩子变成了魔兽!”

而家长们的无助恰恰是有些人的市场!

杨永信开始大肆在报纸、网站等媒体打广告,对外宣称网戒中心已经 “平稳运行”两年,接收了几千个“患者”,治愈率高达96%!

“永信模式”一炮而红,各地媒体争相报道,读者连连赞叹,称之为“奇迹”,爆火出圈。

7月2日,CCTV播出网瘾专题纪录片《战网瘾·战网魔》,片中无论多么逆反、桀骜不驯的孩子,只要跟着笑眯眯的杨叔进了13号房间,出来就变成了痛哭流涕、向父母下跪求原谅的“好孩子”,如此“疗效”简直是“神迹”,至于13号房间里发生了什么,没人在乎。

戒网所电击治疗是什么意思(戒网奇迹电疗造神)(7)

节目播出后,杨永信登上神坛一夜成名,全国各地绝望的家长们纷纷将孩子亲手送进网戒中心!

万众簇拥中,杨永信迈入人生的高光时刻。

二、 侵犯人权的“恶魔” ?

虚假的高光再亮也有黯淡的一刻!

随着患有“网瘾症”的孩子们“治愈”出院,神秘的13号房间中隐匿的“秘密”浮出水面。原来那些孩子并不是康复者,而是受害者!所谓的“永信模式”也被撕下了底裤。

首先,杨永信和父母签订合同,将管教孩子的部分权力转移给网戒中心,形式类似“生死状”。

过程中,每个孩子至少有一名家长陪同,除了13号房间家长不能进入外,其他环节全程参与,这意味着网戒中心所做的一切实际上都有家长的同意。

而孩子进到13号房间后,就直奔主题——开电!

戒网所电击治疗是什么意思(戒网奇迹电疗造神)(8)

房间内使用的仪器(DX-IIA型电休克治疗仪),是之前被用来治疗狂躁精神病人的,但是因为侵犯人权,早在2000年就已停产,属于非法医疗器械。

新来者会被几个强壮的盟友按压在病床上,通电后,杨熟练地调到20毫安,在受害者的太阳穴上开电,20下算一组,美名其约“醒脑治疗”。

据受害者描述,被电时“感觉有一百万根针扎进脑子里”“像用刀子在脑子里搅”“生不如死”。

杨永信点完一组“杀威电”再问问题“你爸爸妈妈为什么把你送到这里来?”

多数被害者这时并未屈服,回答“不知道”,杨司空见惯,笑着再来一组。

“现在知道了吗?”

戒网所电击治疗是什么意思(戒网奇迹电疗造神)(9)

“知道,被我妈骗来的”

“那好吧,咱再继续治疗吧”

再点一组,杨再问“知道为什么了么?”

这时多数受害者都已经认清现实,形势比人强“知道,因为我上网”

“玩游戏对吗?”“不对”“还委屈吗?”“不委屈了”

“这是惩罚还是治疗?”“惩罚!”杨一听,笑了,继续电呗,最长的一个受害者坚持了一个多小时,才“屈打成招”承认是“治疗”。

“咱能不能在这很好地配合治疗呢?”

“行”

“出去不能告诉家长发生了什么,否则后果不用我说了吧”

“知道”

受害者走出13号房间时,精神防线已经被杨彻底摧毁了,杨一句“还不向你爸妈道歉?”受害者立刻跪在父母面前痛哭,父母满意地看到“疗效”如此之好,更加坚定送孩子来“戒网瘾”的决心,受害者接下来要经历至少三个月的地狱!

在网戒中心,每个新来的盟友都要接受长达一个月的点滴,注射的主要是镇定剂和安神类药物,此外,所有盟友每天都要吃很多种精神病药物,含有大量激素、神经抑制剂和上瘾成分,吃了之后整个人脑子昏昏沉沉的,几乎没有情绪波动。

杨严格军事化管理,设立86条行为规范,触犯任何一条都要“加圈”,集满五个圈就要“点现钱”,享受杨叔电疗专场。

为了攻破盟友们的心理防线,杨永信每天都会开点评课,持续洗脑家长和孩子,将自己打造成挽救破碎家庭的救世主。

考虑到有人宁愿自杀也不愿受罪,杨设立连坐举报制度,人盯人,而且完全按照精神病院标准布置,断绝任何自杀的可能。

想逃跑也是天方夜谭,杨有一支由“热心家长”组成的别动队,能量巨大,就算你逃到天涯海角,家长们下药、绑架也要把你带回去。

随着站出来发声的受害者越来越多,民间的质疑声浪也越来越大。

2009年,央视再次派出记者调查,拍摄纪录片《网瘾之戒》,这也是第一个对杨永信的官方负面报道。

面对记者的逼问,杨永信也很直白:

戒网所电击治疗是什么意思(戒网奇迹电疗造神)(10)

“必须让他产生一种不舒服的体验,才能产生效果”

亲口承认电疗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感到不适,本质上就是恐惧疗法、厌恶疗法。

央视这次报道内容翔实,含蓄地暗示杨永信不过是个暴力驯兽的江湖骗子,再次引起巨大反响。

当年,卫生部紧急下发通知叫停了电休克治疗。

据盟友所说,彼时的杨永信在铺天盖地的谴责声中压力很大,甚至怀疑过自己。

但最终他的逻辑自洽了,自己是治网瘾的“神”,而“神”是不会犯错的。

他升级了“治疗手法”,将网戒中心更名为青少年行为矫治中心,从治网瘾扩大到治一切心理问题,“点现钱”改为“承担责任”,非法的电休克治疗仪改为低频脉冲电子治疗仪,甚至疗程也从三个月加到六个月。

一切改变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甚至更加残忍,受害者和志愿者们从未停止揭穿杨永信的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最终抓住了机会。

2016年,自媒体迎来黄金时代,一篇十万加爆文《杨永信,一个恶魔还在逍遥法外》再次将杨和网戒中心推上风口浪尖。

亲历者发文《我在临沂网戒中心的真实经历》,获得千万次点击量,真实的恐怖经历描述使互联网沸腾。

“杨永信满面寒霜,先在左右太阳穴插两根针,又在下巴和额头插两根针,再分别在双手指甲缝插四根针,一共用了四个仪器”

“后来我才明白,一波又一波的无法忍受的痛苦是因为杨叔不断拨弄四个仪器的电量大小,太阳穴被电焦了流不出血,手被电黑了”

戒网所电击治疗是什么意思(戒网奇迹电疗造神)(11)

“我想他宁愿死也不愿再进13号房间”

在这一波舆论攻势下,杨永信跌落神坛,网戒中心风光不再。

2018年10月22日,网友发布一段视频,配文“我就发一段13号诊室的惨叫”,孩子声嘶力竭的惨叫揪着每个人的心,当然院方很快辟谣了。

这段视频证据也许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2019年2月,网戒中心终于关停,标志着“永信模式”的终结。

但“永信模式”却证明了一件事,面对“绝望”的家长,让孩子“听话”是一个可以赚钱的“财富密码”。

戒网所电击治疗是什么意思(戒网奇迹电疗造神)(12)

杨永信隐退了,但类似的“永信模式”却没有立竿见影的消失,造成的伤害也无法被弥补!

那些被“治愈”后的孩子们,在心理筑起无法摧毁的高墙,远远地逃开,不少人断绝了与父母的关系,老死不相往来。失去了相信他人的能力的他们,甚至枕头下藏着利器,一点声音都会惊醒。

如今,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高达71.6%,网民群体已经成为绝对的多数,中国人对网络的认知越来越客观,互联网已经成为生活的水与电,网瘾似乎已经成了时代的眼泪。

当我们再次回顾雷电法王杨永信和他的13号房间时,不仅仅是感慨当初的时代局限性,更应该反思,为什么如此明显的侵犯人权、打着治疗幌子的虐待会被一些家长视为“救赎”?

所幸现在,我们已经意识到,有些事情需要国家出手,需要家长负责,因为如果完全交给市场就会变味,就会出现杨永信们,而我们的社会从来都不需要,并将永远都不需要杨永信们!


全文完,感谢阅读。

原创不易,还请顺手点个赞吧~

更多内容尽在“不娘博士”公号,欢迎关注。

参考文献:

1、战网瘾·战网魔,CCTV网瘾专题纪录片

2、网瘾之戒,CCTV

3、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11亿 互联网普及率71.6%,刘湃

4、电脑游戏 瞄准孩子的“电子海洛因”,夏斐

5、“蓝极速网吧”放火案一审宣判,那日苏

6、多家游戏公司回应“限游令”:将严格遵守 积极落实,李乔宇

7、杨永信,一个恶魔还在逍遥法外,雷斯林

8、电击疗法被叫停 杨永信网戒中心推出“新武器”, 钱立富

9、我在临沂网戒中心的真实经历,未消逝的青春2015

10、我的小故事及在“杨永信网戒中心”的心理日记,武旭影

11、山东临沂网戒中心传出凄厉惨叫 卫计委:2年前已关停,刘怡

12、11年了,杨永信的临沂网戒中心终于关门,陶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