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接触广播,应该是在学生时代。那时候移动互联网还不发达,有些人可能还是住校生,能够触达外界的媒介可能更少,这时候广播就成了他们了解外部世界最方便的一种渠道。而我则每天早上都是伴随着6.30央广的《新闻和报纸摘要》的前奏,挣扎着起床,开始美好的一天。
然而随着这几年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似乎除了在高速上,很少会有机会接触到广播这一传媒形式,新生代的年轻人更是几乎没有接触广播的需求。很显然,在当前融媒体的语境下,传统广播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那么,面对这一困境,中国广播该如何应对呢?
开幕式上,SMG东方广播中心主任、阿基米德FM董事长孙向彤致开幕辞。我原本以为广播电台领导致辞都是那种枯燥乏味毫无营养的国企范儿,但当我听到他提出“短音频”战略时,立马让我感觉眼前一亮。孙向彤提出,
广播媒体融合转型,支点还在于音频,要“基于广播,融合传播”。
孙向彤接着介绍道:
首先,要把传统广播节目精华先打包出来,做成3-10分钟短小音频。随后,对每一个短音频项目进行产品品牌化、内容精品化、受众细分化,并打上互联网传播的标签、分类,实现网络可搜索可归类。最后,再投送到移动互联网各个平台和终端。当然,这仅仅是短音频战略第一步计划。
随后,在“融媒体时代的中国广播影响力”的主论坛中,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李皎、广东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曾少华和上海广播电视台技术管理部、技术运营中心主任林伟明分别做了主题演讲,阐述了全媒体广播的战略定位,分享了各电台创新融合的实践经验和成果。
其中广东广播提出的“广播+”战略,向我们介绍了未来广播新媒体转型的无限可能。在过去三年多时间里,广东广播主动从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同移动互联网进行了深度融合。目前,除了传统收音机和车载无线之外,广东广播还开辟了荔枝广播在线、官方微博微信群、APP、电商平台、网络直播平台等多种新媒体终端,实现了广东广播“处处听得到、常常看得见”。
而上海广播林伟明主任则为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历时两年、耗资数千万打造的全新融媒体生产平台——@Radio。@Radio 可以在同一个平台内实现多信源采集、多媒体编辑和多平台分发,编辑可根据需要在云端任意摘取不同内容,加工后按照各个媒体的特性予以持续发布,构建出“N进N出”的生产体系。
据介绍,目前东方广播中心的记者已全线配备装载了@Radio移动采访的智能手机。这款设备不仅能够采集音频、文字,同时还能兼顾图片、视频。记者只需在@Radio移动采访终端上对各类素材做简单的编辑,就可以上传到云端。再加上上海广播倾力打造的阿基米德FM客户端,由此打造了上海广播“@Radio+阿基米德FM”这样的内容生产、中心指挥、全媒体直播的“融媒体梦工厂”计划。
第三方观点
对于融媒体时代的广播未来,各类第三方机构也提供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尼尔森认为,
车载设备仍是收听广播的主要渠道,占比高达58%;其次为手机约40%,而带收音机功能的便携设备已经下滑至38%。与此同时,便携设备和手机的重叠率为21%,车载设备和手机的重叠率为22%,车载终端智能化和智能手机车载化趋势明显。此外,尼尔森网联CEO张余还透露,包括在线音乐、有声书、自媒体、网络原创等聚合音频节目需求最强,但同时聚合音频和广播交叉收听也是主流。
赛立信研究集团表示,
参考近10年的数据,全国广播到达率并未出现显著波动,而听众结构最显著的变化在于:由中老年变为中青年用户为主、由低学历转向受高等教育人群、由中低收入迈向高收入人群。同时,由于互动性是社交网络的优势、即时性是广播媒体的优势,而直播恰好为两者找到了内容变现的突破点。因此直播经济也是未来广播的一个发力点。
在广视索福瑞看来,
从在线长音频转向离线短音频会是今后推进互联网广播的着力点。离线化应用技术能有效实现离线资源缓存、在线上传或同步、本地数据存储三者之间的判定和切换,提升网络电台等移动音频类APP的使用体验。
圆桌会议
在最后“融媒体时代的广播创新探索空间”的圆桌对话中,各方以2016中国广播创新融合十佳案例和优秀案例为切入点,肯定了直播流的商业价值和寻求主播IP化路径的可行性。同时,广播的生命力在于因地制宜,重建声音与人的关系,因此需要扩大内容和传播纬度。最后,为了实现可持续增长,广播还需要进行机制改革,消化产能,提高融媒体广播的变现能力和效率。
整场论坛参加下来,发现传统广播界虽然面临着时代变革的压力,但不少单位已经能够认清形式并做出了适应市场需要的调整。那么,对于广大互联网媒体和新媒体来说,是不是也能获得一些启示呢?
瞬息万变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每天都有无数好玩有趣的新品发布
每天都有很多可能改变世界的科技新知
MyWishList
闲暇之余,不妨来看看,今天有什么东西,可以添加到MyWishList之中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