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年代失散的夫妻54年再相见(我生于战争年代)(1)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73位真人的故事

我叫程勤龙,1936年出生于上海,祖籍山东,现居住在威海一家养老院。

出生在战乱年代,唯一的想法就是活命。生活在和平年代,却想着生活得更好。一直以来,我和老伴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可老伴的去世,打破了这一切。本以为我会孤独终老,没想到住进养老院后,人生重启。82岁高龄谈起了夕阳恋爱,娶小10岁新娘,还举办了盛大婚礼。

战争年代失散的夫妻54年再相见(我生于战争年代)(2)

(在养老院,每天都开开心心)

1936年1月28日,我出生于上海。家里兄弟姐妹总共四个,我是最小的一个。那个年代,一家六七口人,都吃不上饭,可我们家的日子却过得有滋有味。

为什么这么说呢?还得从爷爷带着爸爸闯上海时说起。爸爸13岁时,跟着爷爷从山东老家来到了上海讨生活。到了上海后,爷俩就从郊区挑菜往市里的饭店里送。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在这送菜的一来一回中,爷俩和饭店里的人渐渐混熟了。

一日,饭店老板对着爷爷说,你这孩子挺机灵的,要不留在饭店里干活吧。我爷爷一听,这可是个机会,在饭店里打杂也比天天送菜强,便把爸爸留在了饭店。

俗话说处处都有机会,人生有时候就是这么巧合。爷俩当时肯定没想到,老板的一句话改变了爸爸的一生。

战争年代失散的夫妻54年再相见(我生于战争年代)(3)

(年轻时候的我)

为了在饭店里扎下根,爸爸什么事情都做,从来没有一句抱怨。饭店里哪里有需要,他就去哪里,刷盘子、摘菜、打扫卫生等等样样都干。不仅如此,他对饭店里的任何人都毕恭毕敬的,相处得特别融洽。

爸爸的付出,赢得了伙计们的认同,老板也看在眼里。几年之后,老板便让爸爸跟着后厨学习厨艺。厨师这可是一个技术活,到哪里都丢不了饭碗。

爸爸踏踏实实跟着师傅学习炒菜,很快便出师了,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厨师。可成为厨师没多久,爸爸就想着撂挑子,不干了。原来,他是想自己开饭店的。

于是,我家就有了一家酒店,而且是在上海市区。爸爸不仅厨艺好,还善于经营,酒店的生意越来越好。爸爸便在静安区购置了一个三层的小楼。

如果没有战争,我们一家人会一直在上海生活下去,可现实却不容许。

战争年代失散的夫妻54年再相见(我生于战争年代)(4)

(如今的上海静安区已是高楼林立)

国家没有安宁,小家也保不住。我八岁那年,抗日战争打得如火如荼,八路军和日军展开了长期的拉锯战。为了活命,老百姓都四处逃难,爸妈便丢弃了所有的房产,带着我和二哥、三姐返回了山东掖县老家,也就是现在的山东莱州。大姐当时已经在济南参加工作,就没跟我们回来。

本以为老家是安全的,谁曾想一家人的小命差点撂倒在半道。从上海一路回到了山东掖县。爸爸在掖县租了一辆马车,带着我们往老家北六里村赶。正走着,迎面来了一队日本马队,大约有十几匹高头大马。顿时,我们吓得都不敢作声,马车缓缓地走了过去。

战争年代失散的夫妻54年再相见(我生于战争年代)(5)

(抗日战争时的军队)

正当我们长舒一口气的时候,日本马队忽然折了回来。只见领头的一个日本人拔出明晃晃的刺刀,直接指着我哥哥,叽里呱啦说了一通。我们心里特别害怕,也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一声不敢吭。

巧的是,日本马队里有个二鬼子,帮忙翻译。原来是我哥哥身上穿的衣服,和八路军的衣服相似,日本鬼子以为我哥哥是八路军。

爸爸听了之后,连忙点头哈腰地跟二鬼子解释,我们刚从上海回来,孩子穿的是学校的校服。经二鬼子翻译后,日本鬼子才慢慢地把刀收回来。

虽然我当时只有八岁,但是日本人侵略的嘴脸,二鬼子的谄媚,为了活命,爸爸不得不放弃的尊严都刻在了我的脑子里,至今无法忘记。

战争年代失散的夫妻54年再相见(我生于战争年代)(6)

(现在的山东莱州)

经历了战争的苦,我深刻明白有国才有家,只有国家强盛了,老百姓的日子才有盼头,才能挺直腰板做人。战争年代,人们根本没有家可言,更别说个人尊严。

回到掖县老家后,没多久哥哥就自愿当了民兵,跟着队伍四处打仗。哥哥当兵后,便改了姓名,也很少回家。即使来到家门口,他都不敢进门,只是远远地望着。因为如果让日本人知道了是军人家属,下场只有一个,全家都会被机关枪打死。

即使在这种白色恐怖之下,我二姐也走上了当兵的道路。家里就剩下我和爸妈三个人相依为命。

回到老家的第二年,我就在当地上了小学。那是一个军阀的房子,被没收后当作了教室。房间里的地面都是大方砖,其中一块方砖被撬了起来,专门用来藏课本。

战争年代失散的夫妻54年再相见(我生于战争年代)(7)

(抗日战争时期的儿童团)

我们学习的教材是咱们八路军的书籍,可一旦被日本人发现,学校所有的学生和教师都会被他们杀掉。邻村就有个学校被发现了,所有的人都被日本鬼子用机关枪突突了。

平时上课,我们每天都有同学在村子头站岗放哨,一旦发现日本鬼子,就赶紧跑回来传信。老师立即把书收起来,藏到那块方砖下面,所有人迅速离开。

可百密必有一疏。一次上课的时候,日本鬼子忽然来到我们学校,老师还没来得及把课本藏起来,我们也没跑掉,大家心里害怕极了。

幸亏老师机智,他在黑板上写了一句“欢迎皇军”。日本鬼子进来后,看到黑板上的字,也没再说什么。我们就这样逃过了一劫。现在想来,那个年代的生活真的是太难、太残酷。

战争年代失散的夫妻54年再相见(我生于战争年代)(8)

(1936年的上海吴淞路,是虹口最早修建的马路之一)

胆战心惊的日子,直到小日本投降才结束。可我们家的日子却没见好。

刚回到老家的时候,村里给分了7亩地,爸爸没干多久,身体就出毛病了。爸爸得了脑血栓,走路一瘸一拐的。妈妈身体不好,大便总是拉脓。

刚开始我小,都是住在不远处的姑姑来我家照顾爸妈。等我大一些,我就开始跟着爸爸学习做饭。爸爸会告诉我如何炒菜,蒸馒头、包饺子、擀面条等,慢慢地我就学会了这些技能,可以很好地照顾爸妈。

当时的日子,每天忙得就像陀螺一样。天天要去学校上学,下课铃一响,我拔腿就往家里跑,给爸妈做饭。

小学毕业的时候,家里人便不想再让我念书了,毕竟家里的情况在那里摆着。可我喜欢读书,我想继续读下去。我便告诉爸妈,如果我考上了就上,考不上就回家种地。很幸运,我们村三十多个人,就我自己考中了。

战争年代失散的夫妻54年再相见(我生于战争年代)(9)

(抗日战争时期的老照片)

看着令人骄傲的成绩,爸妈同意我去上初中,但是一个月五块钱的伙食费又成了难题。即使这样,爸妈还是勒紧裤腰带,给了我上学的费用,我如愿地上了初中。

初中离家远,不能天天回家,照顾爸妈的重担又落在了姑姑身上。我是一到周六下午四点放学,就开始往家里赶。走25里的回到家中,便帮家里干活,第二天下午返校。

每一次返校,妈妈都催我赶紧走,趁着天还亮,不要走黑路。可有一次妈妈却一个劲地留我,总是说不要着急走,天还早着呢?当时不懂妈妈的反常,虽然多陪了妈妈一会,但是还是返回了学校。

没多久,我就接到妈妈去世的噩耗,眼泪哗哗掉了下来。从学校到家,哭了一路。可是一到家,却没了眼泪,我没来得及瞅妈妈一眼,便开始张罗发丧的事情。

战争年代失散的夫妻54年再相见(我生于战争年代)(10)

(中年时候的我)

当时,哥哥姐姐都不知道在哪里,也回不来,爸爸半身不遂,整个家需要我。一夜之间,我长大了。

我自己去挑棺材,自己处理妈妈的后事,所有的都是我一个人。忙完之后我就病倒了,每天总是头晕,没办法只能打封闭针,学校不能再去了,便办理了休学。半年后,身体慢慢地好转,才重新开始我的学业。

也许一切都是天意。当我再次进入初中的时候,遇到了我的人生伴侣——韩梅芳。我们不仅分到了一个班级,还在一个小组讨论。

为了把书念下去,我申请助学金,要在小组上讲述自己的家庭情况。我哭着讲着家里的情况,爸爸瘫痪在床,妈妈去世了,哥哥姐姐参加革命,现在也不知道人在何处。韩梅芳听了我家里的情况,对我说,程勤龙不要哭,我帮你。

战争年代失散的夫妻54年再相见(我生于战争年代)(11)

(三亚旅游时留念)

韩梅芳的家庭条件稍微好一些,她爸爸是地下党,后来任山东省第九中队组织部部长,但是牺牲了,她就是烈士家属。

我们两个都申请助学金。但是我们的助学金数额却是不一样的。

助学金的申请是有要求的,像我这样旁系军属,一个月可以补贴三块钱,这和五块钱的伙食费还差两块。韩梅芳因为是烈士家属,得到的助学金是一个月七块钱。她便把多出来的两块钱给我,正好补上了伙食费的差额。

她不仅在金钱上资助我,还会向她家里人要钱,给我做衣服,让我能够吃饱穿暖。

在她的资助下,我熬过了初中三年,没有她,我不知道自己的日子会是怎么样。当时同学都开玩笑,说我怎么报答韩梅芳同学啊。我总是笑而不答,但是我心里早已有了答案。毕业后不久,我们便结婚了,我想照顾她一辈子。

战争年代失散的夫妻54年再相见(我生于战争年代)(12)

(我和结发妻子,还有儿子和小女儿合影)

初中毕业后,我在村里当了一名教师。语文、数学、文体、画画什么的我都教,正因为此,我向领导多申请了五块钱,一个月能拿到35块钱。这些钱足够我们一家人的开支,生活开始好转。

可县劳动局的一纸调令,让平静的生活再起波澜。县劳动局让我去支援新疆,可以带着家属。

然而,我爱人当时刚刚生完孩子,身体还没有恢复,根本承受不了长途的颠簸。我只能一个人先去,想着过了年再回来接她们。

到了新疆喀什市,我便开始学习探元素铀的技术。当时中国和前苏联的关系还不错,前苏联给中国派了四位原子弹方面的专家,专门传授我们勘探元素铀的技术,助力中国研究原子弹。

为了尽快的掌握技术,国家便从山东、江苏、河南等地,召集了800多名学生前往学习。

战争年代失散的夫妻54年再相见(我生于战争年代)(13)

(在大连,我们家的全家福)

大家伙远离家乡,怀抱着期望,兴致勃勃地赶到了新疆。本以为可以学到一些技术,谁能想到没过多久,中苏关系破裂,专家们便都撤回了。那年6月份,我们便毕业了。

俗话说靠山山倒,靠人人老。话糙理不糙,无论是对于一个国家,还是个人来讲都是正确的。我们只有自己强大了,才是真正的强大。

没了前苏联专家,可我们的任务没有结束。为了进一步开展铀的勘探工作,学校挑选了80名优秀的学生继续研究学习。

挑选标准非常严格,所学的课程必须都在90分以上。其余的学生,便返回了原籍。我当时的平均分是98分,理所当然地被留了下来。

战争年代失散的夫妻54年再相见(我生于战争年代)(14)

(新疆的地形地貌)

为了勘探铀,国家又成立了三个大队。其中新疆的519大队,规模最大,光汽车就2000多辆,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是很不错的了。我被分到了吉林长春的406大队,老婆孩子也跟着我去了长春。

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普通勘探,每天背着前苏联留下来的仪器,拿着军用地图,带着技术指导员,还有精密仪器的保安人员,上山下山的到处勘测。

工作待遇都很不错,就是太辛苦。天天出门,一天换一个地方。自己带着锅碗瓢盆,带着行李,走哪里天黑了,行李拿出来一铺就住哪里。

这样的工作对于单身小伙子来说,还很有吸引力,但是老婆一个人在家带着孩子,特别辛苦。我总是往外跑,家里是一点都照顾不到,心里总是愧疚。

战争年代失散的夫妻54年再相见(我生于战争年代)(15)

(新疆的天池,2013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我想找一个朝九晚五的工作,轻松一些,还可以照顾到老婆孩子。巧合的是,勘探队人员太多,开始精简,我便主动要求离开。

这一次的主动选择,我并没有后悔过。即使这个单位最后被国家接管成了保密单位,我也坚定自己的选择。我一个普通人,渴求的只是自己小家的幸福,家人的陪伴而已。

1958年,我在黑龙江省宝清县找到了一份外贸的工作。虽然当时对外贸也是似懂非懂,也没有想过将来会怎么样。但是这份工作稳定、离家近,我很满意这份工作。在这个单位,做外贸工作直到退休,这也是我最初没有想到的。

四十年后,我光荣的退休了。我骨子里是一个比较享受生活的人。退休后,我就想着如何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幸福。

战争年代失散的夫妻54年再相见(我生于战争年代)(16)

(大连俄罗斯风情街,又称为团结街,保留了38栋原远东白俄罗斯时的建筑,已百年历史)

我最先想到的是换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黑龙江虽好,但是冬天太冷,不适宜老年人生活。之前工作中,我经常去大连出差,特别喜欢这个海滨城市,一直梦想着可以在这个城市定居。

经朋友考察了当地的房子,我便在大连购买了一处房产,带着老伴搬到了大连。当时,孩子们都大了,我和老伴在大连度过了22年的光阴,老伴便撇下我一个人走了。

2013年,我和老伴去威海女儿家串门。我们几个正打着麻将,老伴突然说什么也看不见了,手不停地颤抖。

我一看坏了,赶紧送去医院。因为送的及时,保住了老伴的命,可还是瘫痪了。出院后,我们便回到了大连的家。我每天就照顾她,给她做饭、喂饭、擦洗身子,陪她聊天。即使我再怎么精心照顾,三年后她还是走了。

虽说老伴不能陪我到处溜达,但是有她在身边,我还是能够感觉到家庭的温暖。可她这么一走,我一个人住在空荡荡的房子里,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

战争年代失散的夫妻54年再相见(我生于战争年代)(17)

(空荡荡的家,没有温度)

我有五个孩子,大女儿退休在荣成,二女儿依然在黑龙江宝清县,三女儿和四儿子都在大连,小女儿在北京。他们发展的都很不错,生活过得也挺好。

老伴去世后,孩子们聚在一起,开了个家庭会议。毕竟我都80岁了,他们要讨论一下如何给我养老。孩子们都很孝顺,都希望我跟着他们一起过。可最后小女儿执意要带我去北京,一方面是她经济条件最好,二是想让我换个环境,心情也许会舒畅一些。

于是,我跟着小女儿来到了北京。刚开始到北京的时候,特别新鲜,一有时间,我就各个景点到处逛。北京大大小小的景点差不多都让我逛遍了,心情的确好转了不少。

战争年代失散的夫妻54年再相见(我生于战争年代)(18)

(北京天安门前留影)

可时间一长,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不适应这里的生活。在大连呆习惯了,身体对北京的气候反应很强烈,总是感到不舒服。每日困在家里,心情又变得郁闷起来。女儿女婿每天上班,特别的忙碌,留我一个人孤零零的在家,我再次感到晚年的凄凉。

为了排解孤独,我想着出去散散心。我去了江西鹰潭二姐家,在那里呆了一段时间,内心深处依旧孤寂,我想离开。

江西的气候,下雨时阴冷,晴天时特别热,我完全受不了。

我二姐还住在四楼,没有电梯,每天上下楼特别不方便。虽说住得也挺好,但是终究不是自己的家。

恰巧此时,东北的一个老乡邀请我去三亚旅游,我便直接从江西去了三亚。

到了那里,我住进了老乡家里,生活过得一度很滋润。三亚本身就是个旅游城市,有很多的旅行团,我便跟着旅行团到处旅游。

战争年代失散的夫妻54年再相见(我生于战争年代)(19)

(三亚凤凰岭留念)

在很多人眼里,旅游是件开心的事情。可对我来说,旅游让我感觉自己就像个流浪汉,感到特别的孤独、无助。

每到一个景点,看着那些老夫老妻一起拍照,掺着走路,有说有笑的,我就莫名的孤独。看着自己手里的自拍杆,手机里的自己再也开心不起来。

那一年是2016年,我人生第一次在外地过年。老乡的子女都回来了,一家人特别热闹。虽然在这之前,孩子们也要求我去他们家过年。我不想麻烦他们,执意留在了三亚。可看见老乡一家其乐融融,便自怨自艾起来,我明白自己渴望家的温暖。春节一过,我便去了山东荣成大女儿那里。

战争年代失散的夫妻54年再相见(我生于战争年代)(20)

(年过八旬,找到了新家)

俗话说,父母的家永远是子女的家,可子女的家却不是父母的家。在女儿家待着也不是长法,我的心情一直郁郁寡欢,便想去养老院。

其实,住养老院并不是一时兴起。老伴走的时候,我就想着去养老院,也在大连考察了几家养老院,可那边收费太高,超出了我的经济能力范围。即使去江西二姐家,我也去了当地的几家养老院看了看,但是因为气候原因,就放弃了留在那里的想法。

来到荣成后,我一有空就去考察当地的养老院。大约考察了十几家养老院,最后我选择了SQ养老院。

之所以最后留在威海荣成,一方面是这边的气候特别的好,这座城市很早就被联合国授予适宜居住的地方。另一方面是这家养老院性价比高,硬件设施齐全,规模很大,有七大养老基地,来自全国23个省的5000多名老人在这里养老。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家养老院是值得的。

战争年代失散的夫妻54年再相见(我生于战争年代)(21)

(在养老院,我的小家)

来到了这里,我就像回到了家,多年孤寂的心突然有了归属当下就交了4万块钱买了一张卡,分配了一套大约60多平方米房子。

虽说房子买了,但是我并没有立即住进来。那年冬天,女儿带着我去了东南亚四国玩了一圈。第二年春天回来后,大约是5月份,我正式入驻养老院。

入驻养老院,主要的目的是养老。可让我没想到的是,在这里开启了一段夕阳恋情。一个老乡给我介绍了一个老伴,比我小10岁,是当地的农民,没多少文化,但是人特别朴实。

当地有个风俗,一般老太太找个老伴,都会向男方要钱,每个月一千,八百的都有。可我这个老伴直接说她不要钱。

战争年代失散的夫妻54年再相见(我生于战争年代)(22)

(我和我的老伴,结婚照)

通过相互了解,我觉得这个老太太还挺不错,知道我腰不好,不让我干重活,我心里暖洋洋的。我想和她组建家庭,彼此取暖,一起度过余生。

我把再婚的消息告诉了孩子们,他们都非常支持我的选择,只有小女儿有些异议。但是我说,结婚是我个人的事情,你们是无权干涉的,我只是通知你们一声而已。

年过八十,我依旧选择和这个老伴登记结婚。很多人也许会认为我瞎折腾,一起搭伙过日子就可以了,登记结婚多麻烦。

在养老院,提倡单身老人,男女结合,住在一起互相照顾。还专门设立了夕阳伴侣服务部,为单身老人牵线搭桥。可我看到老太太十分淳朴,我就决定要登记,走正常手续。

身边的老人们对我的做法,特别的赞赏。养老院还为我们举行了隆重的结婚仪式。董事长夫人亲自策划组织,让员工给我布置新房,组织锣鼓队到处贴喜事,出车去接新娘,举行结婚典礼,就像圣泉办大喜事一样。

整个婚礼现场特别隆重,好几百人在大厅观看结婚典礼,为我们送上了最真诚的祝福。

战争年代失散的夫妻54年再相见(我生于战争年代)(23)

(老年人的集体婚礼,穿起婚纱一样美)

在这里,跟随我好几年的孤独感一扫而光,剩下的就是幸福的日子。在这里,我得到了最细致的照顾,护理员就像儿女一样伺候你,清洁员每天两次的打扫房间,就连玻璃也是天天擦。更让我感到暖心的是,这边的氛围特别好,老人们一见面都打招呼,互相问好,特别的亲切。

可无论外界环境如何的舒适,我的再婚生活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

刚开始的一两年,我们经常会因为生活习惯、性格等一些小事闹矛盾。有时候她一生气就回老家去了,幸亏身边的老伙计们都很热心肠,两边劝解。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之间慢慢地磨合,互相谅解,矛盾越来越少,感情越来越浓。

战争年代失散的夫妻54年再相见(我生于战争年代)(24)

(我和老伴的合影照)

在我们出现矛盾的时候,我也会反思自己,做出让步,多去体谅对方。毕竟两个老年人走到不仅仅是缘分,也是一份不容易。

因为再婚,我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精神上得到了满足。这也让我明白,年龄不能成为限制人们追求高质量生活的绊脚石,无论你处于什么阶段,都可以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从一开始就受到了大家伙的关爱和帮助,所以我也想把这份关爱传递下去。

我当起了老年人的红娘。我深知伴侣对一个人生活品质提高的重要性,希望更多地老年人可以解放思想,扔掉旧观念,可以真正的享受晚年的幸福生活。截止到目前,我已经促成了好几对夕阳红夫妻,他们现在生活在一起都很幸福。

战争年代失散的夫妻54年再相见(我生于战争年代)(25)

(老人们表演节目)

楼里的老人通过投票推荐我做楼长。每逢中秋节、春节等重要节日,我就组织全楼住户开联欢会。大家一起吃瓜子、水果,看表演节目,现场氛围特别的温馨。

在我的带动下,其他楼的老人们也都行动了起来。我没想到,自己一个小小的举动,带给老人们这么多的欢声笑语,内心满满的幸福感。

同时,我一有时间,就帮助身边的老年人网购。养老院为了让老年人跟上时代,开设了手机班,专门教老年人如何使用智能手机,如何使用网络。我个人学的是比较快的,用的也比较熟练,在日常生活中,我就尽可能的去帮助大家。

战争年代失散的夫妻54年再相见(我生于战争年代)(26)

(手机班上,老人们互相切磋玩机技巧)

互助养老,不仅是养老院的口号。对于个人来讲,当你去帮助别人的时候,就会感受到人活着的价值感和幸福感。生活开不开心,其实还是看自己。你想给生活涂上什么色彩,就会变成什么颜色。

和这个老伴结婚后,我非常珍惜这段缘分。一有时间,我就会带着她到处旅游,江西、大连、苏州、杭州等等都去过了。她没坐过火车,就带着她去坐火车;没坐过飞机,就带着她坐飞机。我们在一起就是享受晚年生活。

战争年代失散的夫妻54年再相见(我生于战争年代)(27)

(我和老伴在养老院里的合影)

孩子们看着我心情比之前好很多,也就放心了,专心自己的工作。有时候我和老伴也会去女儿家,他们对老伴的态度也特别好。

到了大连三女儿家,女儿会主动给她买衣服,车接车送带着我们到处旅游。孩子感觉很好,心里也没有芥蒂,老伴反而觉得女儿花钱太多,就想着赶紧回养老院。

有了老伴,我忽然发现自己和孩子们的关系更加融洽了。去年我生日时,孩子们专程来到养老院,给我过生日,我感到特别的幸福。在这里,我真切地感觉到了家的温暖。

养老院的邱总说,我们的养老院一切为了老人,为了老人一切。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她们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这里文化氛围特别的棒,老人们互助养老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变成了很自然地事情。

战争年代失散的夫妻54年再相见(我生于战争年代)(28)

(养老院远景)

回顾自己的一生,给我最深刻的是家的重要性,没有大家就没有小家。我的一生成长在红旗下,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又经历了抗美援朝、珍宝岛战役和越南反击战。眼看着国家从一穷二白变得日益强大,我们老百姓也迎来了幸福的生活。

可却在耋耄之年,失去了老伴,让我一度失去生活的意义。幸运的是在八十二岁高龄,我又找到了一个伴侣,拥有了一个完整的家,重启人生。我更加明白,老年生活是不能不讲质量的,我们不需要低质量的“苟延残喘”,而是需要较高的品位和品质。“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口述:威海程勤龙】

【编辑:小柒】

目前我们已经记录了273位真人故事,感动了被采访人和千万读者。

如果您有故事想讲述,或想加入我们团队成为作者,都请私信@真实人物采访,随时欢迎您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