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市位于浙江省中部偏东北、绍兴市西南部,东邻嵊州市,南交金华市东阳市、义乌市、浦江县,西靠杭州市桐庐县、富阳区,北接柯桥区、杭州市萧山区。全市陆域面积2311.26平方千米,辖5个街道、17个镇和1个乡:暨阳街道、浣东街道、陶朱街道、暨南街道、大唐街道;应店街镇、次坞镇、店口镇、姚江镇、山下湖镇、枫桥镇、赵家镇、马剑镇、五泄镇、牌头镇、同山镇、安华镇、璜山镇、陈宅镇、浬浦镇、岭北镇、东白湖镇;东和乡。常住人口118.70万,

嵊州和诸暨(绍兴二市诸暨和嵊州)(1)

境内四周群山环抱,一江纵贯其中。东西部为低山河谷盆地,北部为湖畈河网平原,构成向北开口通道式盆地。境内群山均属仙霞岭山系。东部会稽山脉为浦阳江、曹娥江、东阳江分水岭;西部龙门山脉为浦阳江、富春江分水岭。河流属浦阳江水系。浦阳江纵贯南北,境内干流长67.6公里,东西8条支流呈叶脉形展开。市境域地处浙中内陆,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水较多,光照充足,年温差大于同纬度邻县,小气候差距显著,具有典型的丘陵山地气候特征。

嵊州和诸暨(绍兴二市诸暨和嵊州)(2)

诸暨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越国故地、西施故里、越王勾践图谋复国之所。秦王政二十五年,设诸暨县,属会稽郡。诸暨是於越文化的发祥地。

嵊州和诸暨(绍兴二市诸暨和嵊州)(3)

嵊州市地处浙江省东部,北靠杭州市,东邻宁波市,属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总面积1789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为72.87万,流动人口8.6万。辖4个街道、10个镇和1个乡:剡湖街道、三江街道、鹿山街道、浦口街道;甘霖镇、长乐镇、崇仁镇、黄泽镇、三界镇、仙岩镇、下王镇、石璜镇、谷来镇、金庭镇;贵门乡。

嵊州和诸暨(绍兴二市诸暨和嵊州)(4)

秦汉时已建县称“剡”,至今已有2100多年,北宋始名嵊县,1995年撤县设嵊州市,是越剧的发源地。

嵊州和诸暨(绍兴二市诸暨和嵊州)(5)

嵊州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达到67.2%,素有“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的美誉。境四面环山,中为盆地,剡溪横贯其中,地貌构成大体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四面环山,西北地势较高,中部到东南地势较低,丘陵山地面积占嵊州市的77%,剡溪以东有四明山脉,主峰海拔1096米,以西为会稽山脉,主峰山脉西白山,海拔1017米。境内有澄潭江、长乐江、新昌江三大水系在城关以南汇合于剡溪,还有黄泽江在城关以下六公里处汇入剡溪,四大水系呈向心状分布,剡溪至三界以下汇入曹娥江。

嵊州和诸暨(绍兴二市诸暨和嵊州)(6)

嵊州方言隶属吴语太湖片临绍小片。嵊州位于浙中偏东地区,与浙南吴语区毗邻,长期来为杭温线上的交通要津,再加上通过舞台语言(以嵊州方言为基础语言)的广泛传播,故嵊州方言在省内影响较大。嵊州方言大致可划分为城关镇、崇仁、甘霖、长乐、黄泽、三界等6个方言小区。

嵊州和诸暨(绍兴二市诸暨和嵊州)(7)

嵊州属浙江省“一小时经济圈”,位于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圈的十字交叉点上,是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的中心节点城市,上虞-三门高速公路、宁波-金华高速公路在此交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