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列颠尼亚时期,是罗马入侵与占领不列颠的时期。

罗马帝国不列颠尼亚行省的疆域,包括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绝大部分地区,其北侧以哈德良长城作为和苏格兰之间的边境。

一、凯撒入侵不列颠:公元前55-54年

尤利乌斯·凯撒,全名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Gaius Julius Caesar,公元前100年7月12日—公元前44年3月15日),史称恺撒大帝,又译盖厄斯·儒略·凯撒、加伊乌斯·朱利叶斯·凯撒等,罗马共和国(今地中海沿岸等地区)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并且以其优越的才能成为了罗马帝国的奠基者。

恺撒出身贵族,历任财务官、祭司长、大法官、执政官、监察官、独裁官等职。

公元前60年尤利乌斯·凯撒与庞培、克拉苏秘密结成前三头同盟,随后出任高卢总督,在8年的时间里征服了高卢全境(今法国一带),还袭击了日耳曼和不列颠。

公元前49年,他率军占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制定了《儒略历》。

公元前44年3月15日,凯撒遭到以布鲁图所领导的元老院成员暗杀身亡,享年56岁。

凯撒死后,其甥孙及养子屋大维击败安东尼开创罗马帝国并成为第一位帝国皇帝。

不列颠尼亚和日耳曼尼亚(一分钟了解不列颠尼亚那些事儿)(1)

二、不列颠尼亚:43-410年

不列颠尼亚(Britannia),是指从43年至410年大不列颠岛被罗马帝国占领的范围,包括英格兰的大部分与威尔士。

罗马帝国入侵前,铁器时代的不列颠已经与欧洲本土有着经济和文化联系。

然而,罗马入侵者从欧洲引进的农业、都市化、工业和建筑新发展今天仍然有迹可寻。

第一次入侵前的历史记载很少,不过有不少罗马历史学家都略略提及不列颠尼亚行省。

今天对罗马时期不列颠大部分的认识都是从考古学,特别是对碑铭研究后所得的。

不列颠尼亚和日耳曼尼亚(一分钟了解不列颠尼亚那些事儿)(2)

2.1、克劳狄一世:41-54年

提贝里乌斯·克劳狄乌斯·凯撒·奥古斯都·日耳曼尼库斯,简称克劳狄乌斯、克劳狄、革老丢或克劳狄一世,前10年8月1日-54年10月13日,他是罗马帝国朱里亚·克劳狄王朝的第四任皇帝,41年—54年在位。

克劳狄一世是意外登基为元首的。

41年,皇帝卡利古拉遭到刺杀,近卫军拥立这位克劳狄乌斯家族的中年男子,并受到元老院的承认而继位为罗马皇帝。

克劳狄一世的统治力求各阶层的和谐,凡事采取中庸之道,修补了卡利古拉时期皇帝与元老议员之间的破裂关系,提高行省公民在罗马的政治权力并兴建国家的实业。

后期史学家认为,罗马帝国初期政治的中央集权统治形式,是在他的手中转移完成的。

不列颠尼亚和日耳曼尼亚(一分钟了解不列颠尼亚那些事儿)(3)

2.2、拉丁语:

拉丁语(拉丁语:Lingua Latīna),属于印欧语系意大利语族,是最早在拉提姆地区(今意大利的拉齐奥区)和罗马帝国使用。

虽然现在拉丁语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死语言,但仍有少数基督宗教神职人员及学者可以流利使用拉丁语。

罗马天主教传统上用拉丁语作为正式会议的语言和礼拜仪式用的语言,此外,许多西方国家的大学仍然提供有关拉丁语的课程。

不列颠尼亚和日耳曼尼亚(一分钟了解不列颠尼亚那些事儿)(4)

2.3、西尔切斯特:45年

西尔切斯特Silchester)是一个位于英国汉普郡贝辛斯托克北部5英里(8千米)的民政教区和村庄,该村靠近汉普郡与伯克郡边界,距离雷丁西南9英里(14千米)。

西尔切斯特主要因是古罗马城镇Calleva Atrebatum考古点所在地而出名,古罗马在公元45年就占据了此地,并在此处建起了现在还保存相当完好的城墙。

不列颠尼亚和日耳曼尼亚(一分钟了解不列颠尼亚那些事儿)(5)

2.4、福斯大道:47年

公元47年,罗马人征服了不列颠的低地地区,开始修筑跨越英格兰全境的道路,即后来的福斯大道(Fosse Way)。

2.5、林肯:约2世纪

林肯,是英国英格兰东米德兰兹(包含的2个单一管理区属于约克郡-亨伯)的郡。

这里有2015完全大学指南英国大学排名第55位的林肯大学,林肯郡是34个非都市郡之一,实际管辖7个非都市区,占地5921平方公里,有686,300人口。

2.6、科尔切斯特:2世纪

科尔切斯特(英语:Colchester),英国英格兰东部地区埃塞克斯郡的镇,2001年人口104390人,此后人口急速增长,到2009年估计人口达181000人。

科尔切斯特旧称“坎努罗杜努姆”,它是英国有历史记载最古老的城镇和市场,是罗马时期不列颠的第一座主要城市,也是罗马不列颠省前期的首府。

科尔切斯特在伦敦东北,距离伦敦90公里,艾塞克斯大学坐落在此,科尔切斯特联足球会的主场位于镇的北部。

不列颠尼亚和日耳曼尼亚(一分钟了解不列颠尼亚那些事儿)(6)

2.7、罗马别墅:约2世纪

罗马别墅是指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时期罗马上流人士的乡间别墅。

据老普林尼的记载,罗马别墅有两种不同的类型。

villa urbana位于罗马(或其他城市)的郊区,容易抵达,一般只需一夜或两夜就可从市区到达,这种别墅还带有农场,平时由仆人使用。

另一种别墅则是villa rustica,这种别墅只在特定季节使用。

拿坡里湾一带是皇帝们的别墅聚集地,特别是卡普里岛。

罗马别墅有许多不同的建筑风格。

不列颠尼亚和日耳曼尼亚(一分钟了解不列颠尼亚那些事儿)(7)

2.8、伦敦:100年

伦敦(英语:London)是英国首都,也是英国最大都市、以及其构成国英格兰的首府。

伦敦位于泰晤[wù]士河流域,于公元50年由罗马人建立,取名为伦蒂尼恩,并在此后两个世纪内作为这一地区最重要的定居点之一。

自1066年起,伦敦成为英格兰王国的首都。

作为世界第一大金融中心,伦敦控制着全世界45%的外汇交易和黄金、白银、原油等大宗商品定价权,与纽约和香港并称为“纽伦港”,而且,伦敦也是全球最大的银行、保险、期货和航运中心,平均每日的外汇交易额高达2.7万亿美元,为世界第一,居民财富总额位居世界第二。

伦敦还是英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是全世界博物馆、图书馆和体育馆数量最多的城市,有19家世界500强公司的总部和7座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学位于伦敦。

伦敦的伦敦大学学院世界排名第8,帝国理工大学世界排名第9,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世界排名第27,伦敦国王学院世界排名第33。

2018年,美国科尔尼全球城市实力指数排名发布,伦敦位列世界第二。

2018年11月,伦敦被GaWC评为Alpha 级世界一线城市第一名。

在福布斯全球城市影响力排行榜上,伦敦是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城市,击败纽约当选成为全球第一大财富中心。

2019年9月,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发布2019世界旅游城市发展排行榜,伦敦位列全球城市知名度首位。

2019年11月,伦敦在日本森纪念财团发布的世界城市综合实力排行榜(GPCI)中连续第八年位居世界第一。

不列颠尼亚和日耳曼尼亚(一分钟了解不列颠尼亚那些事儿)(8)

2.9、下不列颠:214年

下不列颠Britannia Inferior)是罗马帝国不列颠行省(Britannia)底下的次行政区之一,其位置大约是在今日的英格兰北部,由卡拉卡拉(Caracalla)在约214年时建立。

下不列颠的首府为伊布拉坎(Eburacum,也就是今日的约克),罗马在这里设有一执政官统帅驻扎于此地的军团,以便控制邻近地区。

在塞维鲁王朝(Severan dynasty)期间下不列颠一直保持其次行省的地位,直到296年时戴克里先(Diocletian)重整帝国的组织架构,下不列颠才终于消失。

虽然在命名上下不列颠的地名中有个“下”字,但在实际上它却位于不列颠省的北部,与一般人北边等于上面的认知相反。

之所以会有这落差起因于罗马帝国的上下观念是以首都罗马为中心,靠近罗马的地方称为“上”,较远离的地方则称为“下”,因此下不列颠意指比不列颠更远离罗马的地方,因而得名。

2.10、康沃尔郡:250年

康沃尔郡(英语:Cornwall,国际音标:/'kɔrnwɒl/;康沃尔语:Kernow;),是大不列颠岛西南端的半岛,英国英格兰西南端的区。

康沃尔东与德文郡相邻,南临英吉利海峡,西、北临大西洋。以人口计算,特鲁罗是最大城市(亦是行政总部),圣奥斯特尔是第一大镇。

2009年之前,康沃尔是34个非都市郡之一,实际管辖6个非都市区,占地3547平方公里,人口为524200;

如把康沃尔郡看待成48个名誉郡之一,那么它名义上要包含多1个单一管理区——锡利群岛,这样康沃尔郡的占地增至3563平方公里,人口增至526,300。

2009年4月,康沃尔全郡改制为单一管理区。

不列颠尼亚和日耳曼尼亚(一分钟了解不列颠尼亚那些事儿)(9)

三、惠特灵大道战役:61年

惠特灵大道战役(英语:Battle of Watling Street)于61年或62年发生在罗马的不列颠行省。

交战双方为由布狄卡女王领导下的土著不列颠人民和由盖乌斯·苏埃托尼乌斯·保利努斯(英语:Gaius Suetonius Paulinus)指挥的罗马军队。

尽管人数上众寡悬殊,罗马仍旧取得了一次决定性的胜利,并付出了小得多的代价。

这场战役标志着不列颠南部对罗马统治不列颠的反抗结束,罗马在此的统治一直延续到410年,罗马军团撤出不列颠为止。

历史学家在研究这场战役时不得不完全依赖罗马史料。

战役发生地尚不清楚,不过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战场位于伦蒂尼恩和维洛科尼乌姆(英语:Viroconium Cornoviorum)之间(什罗普郡的佛洛克西特(英语:Wroxeter)),在现今所知的惠特灵大道上。

惠特灵大道这个名字实际上是盎格鲁撒克逊人时代对这条路的称呼,因此现在为这场战役取的名字实际上是错误的。

不列颠尼亚和日耳曼尼亚(一分钟了解不列颠尼亚那些事儿)(10)

3.1、布狄卡:61年

布狄卡(英语:Boudica或Boudicca),旧名博阿迪西亚(拉丁语:Boudicca,或译波阿狄西亚),威尔士语中称她为比达格Buddug)(33年-61年),是英格兰东英吉利亚地区古代爱西尼部落的王后和女王,其丈夫普拉苏塔古斯(Prasutagus)是爱西尼人的统治者。

普拉苏塔古斯去世后,罗马人抢去了其土地、自己受毒打、国民要交重税,因此布狄卡领导了不列颠诸部落反抗罗马帝国占领军统治的起义。

她在惠特灵大道战役惨败后去世。

布狄卡一直是英国重要的文化标志。

不列颠尼亚和日耳曼尼亚(一分钟了解不列颠尼亚那些事儿)(11)

3.2、爱西尼:61年

爱西尼,是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世纪时的一个欧洲部落,大致位于今英国诺福克郡和萨福克郡、剑桥郡的部分地区。

爱西尼西邻科利埃尔塔维人(Corieltauvi),南接特里诺文特人和卡图维劳尼人(Catuvellauni)。

在罗马人占领不列颠期间,罗马皇帝将其变为一个城社,其首都为文塔伊森诺龙(Venta Icenorum),位于今凯斯托圣埃德蒙(Caister St. Edmund)。

四、征服威尔士:78年

威尔士Wales),全称威尔士公国(Principality of Wales),位于大不列颠岛西南部,为大不列颠与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构成国之一。

威尔士东临英格兰,西临圣乔治海峡,南面布里斯托尔湾,北靠爱尔兰海,土地面积为20779平方公里,加的夫是其首都与最大城市。

威尔士通往欧洲的交通十分便捷,也有铁路、公路直接通往英法海底隧道。

相对于英格兰的繁荣与都市化,威尔士在自然景致、风土民情及语言文化就显得纯朴与乡村化。

威尔士拥有不受污染的自然美景以及千变万化的地理景观。

威尔士境内有三座国家公园,其中雪墩山国家公园更是英国第二大国家公园。

威尔士曾是罗马帝国不列颠尼亚的一部分。

后来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不列颠,岛上罗马化的原住民退往不列颠岛西南部的群山之中,其中的布立吞人后来开始改称威尔士人,并建立了格温内斯王国,之后又有诸多小国出现。

在英格兰王国崛起之后,成为威尔士地区的大部分诸侯的宗主。

1216年,格温内斯王国的罗埃林大王,征得宗主国英格兰的国王亨利三世允许,把威尔士地区的各王国统合为威尔士公国并由他进行管理。

1284年,英王爱德华一世征服威尔士,此后威尔士的统治者便由英国王储来担任,直到公元1536年,威尔士正式被并入英国,成为英国的构成国。

今威尔士亲王(Prince of Wales)是威尔士象征性的君主,不具有实际的政治权力。

不列颠尼亚和日耳曼尼亚(一分钟了解不列颠尼亚那些事儿)(12)

五、哈德良长城:122-128年

哈德良长城(英语:Hadrian's Wall;拉丁语:Vallum Aelium),是一条由石头和泥土构成的横断大不列颠岛的防御工事,由罗马帝国君主哈德良所兴建。

公元122年,哈德良为防御北部皮克特人反攻,保护已控制的不列颠岛的人民安全,开始在今英格兰北面的边界修筑一系列防御工事,后人称为“哈德良长城”。

哈德良长城的建立,标志着罗马帝国扩张的最北界。

长城十分重要的一段至今尚存,并且可以沿着国家步道领略它的风采。

哈德良长城是英格兰北部最受欢迎的景区,并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不列颠尼亚和日耳曼尼亚(一分钟了解不列颠尼亚那些事儿)(13)

六、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带来的安宁:197年

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拉丁语:Septimius Severus,145年4月11日-211年2月4日)在193年4月14日-211年2月4日出任罗马皇帝。

他出生于罗马帝国阿非利加行省的大莱普提斯,在马可·奥勒留和康茂德治下任公职,于193年(五帝之年)在前任皇帝佩蒂纳克斯被杀后取得皇位。

在杀死当时在位的罗马皇帝尤利安努斯后,塞维鲁先后于194年和197年击败与他争夺皇位的两位将军。

此间他还向东发动战役,夺取奥斯若恩并将之并入罗马帝国版图。

在稳固自己对西部行省的统治之后他再次向东方的安息帝国开战并取得胜利,劫掠其都城泰西封,将帝国版图拓展到底格里斯河流域。

在非洲地区他扩大了阿拉比亚行省的范围,并于202年在阿非利加和毛里塔尼亚发动战役,进一步推进了帝国的南部国境线。

塞维鲁在统治后期来到不列颠尼亚,加强了哈德良长城的防御并重新驻扎安东尼长城。

公元208年他试图征服喀里多尼亚(今苏格兰),但在210年年末病倒,并于次年年初在艾伯拉肯去世。其子卡拉卡拉和盖塔继承皇位。

塞维鲁创立了三世纪危机前的最后一个王朝——塞维鲁王朝。

不列颠尼亚和日耳曼尼亚(一分钟了解不列颠尼亚那些事儿)(14)

七、罗马帝国分裂:395年

罗马帝国分裂,指的是395年1月17日,罗马皇帝狄奥多西(346—395)逝世把国土分给两个儿子继承导致罗马帝国分裂的故事。

395年1月17日,罗马皇帝狄奥多西(346—395)逝世。他在临终前,将帝国分与两个儿子继承。

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

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在希腊古城拜占庭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又称拜占庭帝国。起初其疆域包括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及外高加索的一部分。

到了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时,又将北非以西、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东南并入版图。最后在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人所灭亡。

410年,日耳曼的西哥特人在领袖阿拉里克率领下,进入意大利,围攻罗马城。在城内奴隶的配合下打开城门,掠夺而去。此后在西罗马帝国境内建立许多卫国。

476年,罗马雇佣兵领袖日耳曼人奥多亚克废黜西罗马最后一个皇帝罗慕路斯,西罗马帝国遂告灭亡。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奴隶制度在西欧的崩溃,欧洲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不列颠尼亚和日耳曼尼亚(一分钟了解不列颠尼亚那些事儿)(15)

八、撒克逊人:三世纪后期

撒克逊人(The Saxons,日耳曼人的一支,最早居于波罗的海沿岸和石勒苏益格地区,后内迁至德国境内的尼德萨克森(Niedersachsen)一带,称为萨克森人

公元5世纪初,一部分萨克森人北上渡海,在高卢海岸和不列颠海岸登陆入侵,最终大部分定居在英格兰。

史学界为了区分,把在英格兰定居的萨克森人,称为撒克逊人,与英格兰的盎格鲁人合称为盎格鲁-萨克逊人,为现在英国的主体。

公元772年,查理大帝对留在欧洲大陆的萨克森人发动征服战争,战争时断时续进行32年,将之彻底征服。

1066年,英格兰威塞克斯王朝国王忏悔者爱德华去世,哈罗德二世攫取英格兰王位,忏悔者爱德华的表亲法国诺曼底公爵私生子威廉渡海征服英格兰,在黑斯廷斯战役中打败哈罗德二世的军队,建立诺曼底王朝,盎格鲁-撒克逊人对英格兰的统治结束。

不列颠尼亚和日耳曼尼亚(一分钟了解不列颠尼亚那些事儿)(16)

九、阿尔宗教会议:314年

阿尔宗教会议,在罗马高卢(现代法国)南部的阿尔勒(古阿雷拉特)曾举办过几次会议或宗教会议,在早期基督教历史上被称为阿尔宗教会议(Synod of Arles)。

十、弗拉维乌斯·奥古斯都·霍诺留:394-423年

弗拉维乌斯·霍诺留·奥古斯都拉丁语:Flavius Honorius Augustus384年9月9日-423年8月15日),狄奥多西一世(大帝)之次子,罗马帝国正式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后首任西罗马帝国皇帝,在位时间393年-423年。

在霍诺里乌斯统治期间,西罗马帝国各地反叛不断。

不列颠行省建立了自治机构,彻底与罗马帝国的直接统治分离。

高卢、西班牙、阿非利加等行省多次出现僭主,在西哥特人攻占罗马城后的7年内各地就先后出现了7个僭主,西罗马帝国的分崩离析在霍诺里乌斯统治期间已经不可挽回。

尽管如此,在忠于罗马帝国的将领分别歼灭各地僭主以后,霍诺里乌斯竟产生了凯旋式返回罗马的可笑打算。

不列颠尼亚和日耳曼尼亚(一分钟了解不列颠尼亚那些事儿)(17)

十一、苏格兰盖尔语:约5世纪

苏格兰盖尔语(英语:Scottish Gaelic),或仅简称盖尔语Gàidhlig;IPA:/ˈgɑːlɪk/),属于凯尔特语族盖尔亚支的一种语言。也被称为高地盖尔语高地苏格兰语

不列颠尼亚和日耳曼尼亚(一分钟了解不列颠尼亚那些事儿)(18)

十二、欧洲民族大迁徙:4-6世纪

欧洲民族大迁徙是一个4到6世纪之间,由匈人入侵欧洲大陆所触发的一连串民族迁徙运动。在西方历史研究中,这段约三、四百年的时期,称为“民族大迁徙时期”。

这一系列历史事件发生于罗马帝国古典时代晚期(公元4-6世纪),一般认为开始于公元375年来自亚洲的匈人入侵欧洲,结束于公元568年伦巴第人彻底征服意大利。

这一广泛的迁徙现象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许多专家对其中不同单因素的影响做出过大量的阐述研究。

公元382年,罗马帝国与个别部落就在其领土内定居达成协议,日耳曼诸蛮族中的一支——法兰克人被获准进入罗马帝国定居,以卫戍帝国的高卢东北边境。

随着以汪达尔人和苏维汇人为首的蛮族部落跨过莱茵河,西罗马帝国的统治开始被这些入侵行为所不断动摇,接踵而至的部落间、部落与西罗马帝国居民间的持续纷争使得罗马帝国的权力汇集到日耳曼人以及罗马人的军队当中

不列颠尼亚和日耳曼尼亚(一分钟了解不列颠尼亚那些事儿)(19)

十三、罗马人的统治结束:410年

罗马军队遭到了不列颠地主阶级的驱逐,另外北方蛮族大兵压境,罗马军队撤出不列颠,罗马帝国在不列颠近4世纪的统治结束。

13.1、罗马军团:410年

罗马军团(Roman legion)为罗马共和国及罗马帝国时期的正规军队,以其高效的适应性及机动性征服了地中海沿岸地区。

马略改革之前的罗马军团推行义务兵役制,武器装备全靠自备,所以就凭财产多寡评定兵种。

不列颠尼亚和日耳曼尼亚(一分钟了解不列颠尼亚那些事儿)(20)

13.2、驻军拥立马格努斯·马格西穆斯:383年

马格努斯·马格西穆斯(拉丁语:Flavius Magnus Maximus Augustus,约335-388年8月28日),公元383年至388年间罗马帝国西部地区的皇帝。

公元383年,身为不列颠指挥官的马格西穆斯夺取了格拉提安的王位,在与狄奥多西一世交涉后成为不列颠尼亚之王。

公元387年,马格西穆斯意图入侵意大利,迫使瓦伦提尼安二世离开米兰,逃往狄奥多西处。两人遂自东部进攻意大利。

他先前杀死格拉提安的安德拉盖西乌斯于锡萨克被击溃,马格西穆斯之兄长马塞利努斯也在普图伊落败,388年8月,马格西穆斯于阿奎莱亚向狄奥多西投降,后被处死。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其死亡标志着罗马帝国对北高卢及不列颠直接统治的终结。

13.3、斯提里科:398年

弗拉维斯·斯提里科(Flavius Stilicho,约359-408年)也译作斯蒂里格斯底里哥,是拥有半蛮族的血统的高级将领,贵族和西罗马帝国执政官。

斯提里科的父亲是雇佣兵队长,他自幼从军,约385年任皇帝亲兵指挥,约393年任步骑两军总司令,狄奥多西一世死前,遗言任命他是帝国摄政,辅佐皇子弗拉维乌斯·奥古斯都·霍诺留,但他后来只能控制西帝国。

402年斯提里科击败哥特人,镇压诺理库姆和列提亚人民起义。

405年击退哥特人、苏维汇人、勃艮第人的联合入侵,使得罗马帝国出现暂时的稳定局面。

408年,宫廷传说斯提里科欲立其子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8月23日,他被西罗马帝国皇帝霍诺留处死。

不列颠尼亚和日耳曼尼亚(一分钟了解不列颠尼亚那些事儿)(21)

13.4、君士坦丁三世:407年

弗拉维乌斯·克劳狄乌斯·君士坦丁(Flavius Claudius Constantinus;?-411年9月18日前),是一个西罗马帝国皇帝。他是西罗马帝国的将军,并于407年在不列颠尼亚自立为皇帝,并于高卢为基地。

随着霍诺留皇帝于409年得到承认,君士坦丁三世的失去支持以及军事上的失败使得他于411年退位。不久之后,他被捕获并被处死。

不列颠尼亚和日耳曼尼亚(一分钟了解不列颠尼亚那些事儿)(22)

十四、伯拉纠被放逐:417年

伯拉纠(拉丁语:Pelagius,约360年-约420年),亦称为白拉奇,英国人,基督教神学家,也是个有道德、有学问的平信徒修道士。

伯拉纠384年赴罗马,410年移居耶路撒冷,也代表一个学派,认为人性本恶,但可以借着受洗,因着信而得以称义,强调保罗因信称义的观念。

伯拉纠持有异端的观点,与416年被英诺森一世(Innocent I)在非洲公会议上开除教籍,但伯拉纠仍然赢得许多追随者。

伯拉纠贬低上帝恩典的重要性,宣称没有上帝的帮助,人们可以获得这就和善的生活。

不列颠尼亚和日耳曼尼亚(一分钟了解不列颠尼亚那些事儿)(23)

十五、Vortigerm引狼入室:449年

不列颠南部的一个统治者Vortigerm找来了Hengist and Horsa兄弟领导的撒克逊雇佣兵。

他们在6年后因为报仇发生争执随后反叛,这时日耳曼人殖民的一部分。

雇佣兵,是一种特殊的兵种,是为了利益而参加一场武装冲突的人。

雇佣兵参战的目的只是为了金钱奖励,只要对方出价够高,他可以受雇于任何人。

雇佣兵参战并非为了意识形态或政治信仰、爱国主义或是道德原则。

从古罗马军队中的野蛮人到后殖民主义时期被流放到非洲的欧洲囚犯,雇佣兵一直以来都被看作是一群“要钱不要命”的人。

在很多人的理解中,雇佣兵给其他人带来的只有痛苦和死亡,而促使他们打仗的唯一动机就是钱。

不列颠尼亚和日耳曼尼亚(一分钟了解不列颠尼亚那些事儿)(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