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小传

  顾明远,1929年10月生,江苏江阴人。苏联国立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教育系毕业,现任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明远教育书院名誉院长。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教育学科召集人、中国教育学会会长、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联合主席等职。主要著作有《鲁迅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教育学》《比较教育》《比较教育导论——教育与国家发展》《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教育大辞典》《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中国教育路在何方——顾明远教育漫谈》《世界教育大事典》《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纪实》《顾明远教育口述史》等。

  自1948年与教育工作结缘以来,顾明远当过小学教师、中学校长、大学教授、大学校长,不仅是新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创始人之一,在教育学原理、教师教育、高等教育等领域均有所建树,而且为中国教育技术学、教育管理学、特殊教育学的创建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是在国内外享誉盛名的教育家,被称为当代中国教育学“泰斗”。他在学术上造诣深厚,注重考察基层教育实践,深入城市乡村,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强调向世界各国学习教育改革发展有益经验,并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工作,早在1974年就代表中国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近年来陆续和世界各国学者开展系列对话,分享中国故事和中国智慧。顾明远见证并参与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乎所有重大的教育改革,如为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提供咨询,参与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

  每到星期二的上午,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楼七层的楼道里就异常热闹。709,顾明远先生办公室的门口熙熙攘攘,访客络绎不绝。他们中有的是扛着摄像机预约专访的媒体朋友,有的是跋山涉水前来求教解惑的一线校长和教师,有的是慕名而来拜求墨宝的教育同仁,当然也不乏前来求教的青年学人……顾明远总是笑盈盈地将客人迎进屋子,沏上热茶,不紧不慢地听来者述说他们的思考和困惑,然后详尽地一一作答。令大家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每次谈完,顾明远都坚持走过长长的走廊,将他们送入电梯,再一一挥手告别。数十年如一日,这天上午,先生都要接待三到四波访客,日程紧张却有序。

  无心插柳柳成荫

  “顾明远先生,从教逾一甲子,历任小学、中学及大学教师,奉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师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之信条,桃李满天下,实为教育大家,却自号‘教育老兵’;年逾八旬,胸襟达阔,思想鼎新……而今耄耋之年,仍踌躇满志,壮心未已,奔波于山隅海角,笔耕于月下灯前。学术无愧人师,德行堪为世范,乃新中国当之无愧的人民教育家!”2014年12月18日在北京揭晓的第三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对顾明远先生作出的评价令人动容。执教杏坛七十春秋,他以家国天下的达阔胸襟,为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时光荏苒,八年过去了,如今已鲐背之年的顾明远依然自号“教育老兵”,也不介意弟子们笑称他为“九零后”。可谁又能想到,这位“教育老兵”当年却志不在此。

  顾明远自幼喜欢数学、绘画,在江苏南菁中学就读时,就立下了“工业报国”的雄心壮志,因此高考时毅然报考了清华大学建筑系,却不幸落榜,机缘巧合下,来到上海私立荣海小学担任语文和算术课教师。没想到,这段无心插柳的工作经历,让顾明远体验到了身为人师的乐趣,次年他便报考了北京师范大学,立志从事教育事业。这一次,他如愿考取。1949年9月,顾明远到校不久后就将迎来新中国的开国大典。10月1日那天,他听到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心情无比激动,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性见证时刻。

  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期间,学界大师们在风雨操场上的讲学,如董渭川先生讲教育方针,林砺儒先生讲中等教育,邱椿先生讲外国教育史,薛鸿志先生讲教育统计学,周先庚先生讲心理学等,给顾明远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为他此后的教育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1951年夏,顾明远接到学校通知,派他前往苏联留学。出发前夕,周恩来总理在北京饭店宴请新中国的第一批留学生。得知顾明远学的是教育专业后,周总理对身边的著名教育家马叙伦说:“这是你的干部。”周总理的鼓励更坚定了顾明远教育报国的决心。他在不同场合曾多次表示:“我是党和国家培养起来的教育工作者,我要为党和国家贡献一切力量。”

顾明远薪火相传(顾明远春风化雨)(1)

顾明远为小学生题字 作者/供图

  苏联的留学生活紧张又愉悦,顾明远首先要过的第一关就是语言关。任职于列宁师范学校的俄语老师雅可夫斯基教学方法很特别,他要求学生每天都要记住上百个常用词汇,第二周便领着大家阅读《联共党史》。学习语言的过程虽然艰辛,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后,顾明远实现了俄语水平质的飞跃,《联共党史》也“啃下”了一大半。多年后,顾明远反思我国的外语教学时曾直指我们过于重视语法,忽视了词汇和阅读积累,这与他留苏期间的外语学习经历不无关系。然而,专业课的学习更不轻松,因为老师从来不按照课本讲学,而是要求精读原著。顾明远只好拼命地记录课堂笔记,实在记不下来,就靠课后抄苏联同学的笔记。认真阅读原著,是顾明远在苏联学习的最大收获之一,不仅奠定了他坚实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基础,而且对他日后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1956年,顾明远学成归国后一直在教育领域工作至今。再回首,顾明远更加感到他选择教育事业,既是党和国家培养的结果,也与他年少时的际遇密不可分。在那里,他遇到了一批卓越的老师,他们多才多艺,教学充满魅力。顾明远在他的口述史中回忆道:“幸而所在的南菁中学中有几位好老师,使我的青少年时代没有虚度年华……我觉得,教师这个职业很有意义,学校的生活很有生气。我的成长是教师培养的结果,我也愿意像我的老师那样去培养下一代。”教育的种子,原来早已种在顾明远的心间。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教育的真谛。然而,初入教育行业的顾明远并未真切地体会到这一点,甚至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当教导主任时,还被学生封为“凶主任”。直到1958年秋,当时全国掀起轰轰烈烈的大炼钢铁运动,一天清晨,顾明远发现会议室里睡着一位女学生,一连几天都没有回家。经过调查了解才知道,由于种种原因,她缺乏家庭温暖,拒绝回家。顾明远尝试与家长沟通,却差点被扣上了“没有阶级观点的母爱教育”的帽子。但这并不影响顾明远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反而坚定了他“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教育理念。

  顾明远认为,真正的爱是建立在信任和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只有信任学生、理解学生,真诚平等地对待学生,教育才能真正发生。同时顾明远强调,教育中的爱不同于父母的爱,它是对民族的爱、对国家的爱、对未来的爱,是不求回报的爱。正因为有这种纯粹的大爱和责任,顾明远总是站在孩子的立场,发出了不少振聋发聩的呼声,正如100年前鲁迅先生呼吁“救救孩子”那样,顾明远对各种“反教育行为”横眉冷对,口诛笔伐。也正是出于对学生成长的关爱,2004年顾明远提出废黜“三好学生”评选的呼吁。他认为,在我国当时特定的教育环境中,评选“三好学生”已经违背了实施这项制度的初衷——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评价标准变得越来越片面化。有的家长为了自己子女入选“三好学生”,甚至会做出一些有违社会道德的行为,更是影响了学生人格的养成,扭曲了学生的心灵。

  三年后,顾明远又呼吁“取消奥数班”,这一提议与取消“三好学生”评比的出发点相同,都是为了能给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2007年11月,顾明远在成都青羊区参加小学生减负座谈会时提出,希望家长不要给孩子上那么多补习班。顾明远说,取消奥数班,奥数班摧残人才。谁想到话音刚落,一位小学生举手发言:“顾爷爷,你说不要上奥数班。但是,不上奥数班就上不了好初中,上不了好初中就考不上好高中,上不了好高中就考不上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将来毕业就找不到好工作。我怎么养家糊口啊?”这段看似可笑的童言,却让顾明远思考良久。实际上,顾明远还是我国奥数教育的发起人之一。1988年,我国参加了国际科学奥林匹克竞赛,时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的顾明远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设立了奥林匹克数学班,培养出的选手在当年的国际数学奥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但经过多年的发展,无论是“三好学生”还是“奥数”都已违背了初衷,滋生了各种社会问题,并影响孩子的全面发展,因此,顾明远才会呼吁取消相关的比赛和评比。2021年,《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印发,“双减”政策推行一年多以来,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负担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均有效减轻,学生的睡眠、运动、实践时间普遍增加,家长更加关心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而回望顾明远15年前的这一提议,方能感受到他那颗时刻关爱孩子的心。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原副校长王英杰评价道:“顾明远先生坚决反对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主张对学生要同等尊重,对学生的自尊心要倍加呵护。顾明远先生首先提出这一问题,反映了他的批判精神,他对中国教育问题的深刻洞察力,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以及作为一名‘人本’教育家内心的激荡与责任心。”清华大学教育学院院长石中英教授也表示,“这展现了一位教育学家、教育家的思想勇气和学术担当,具有鲜明的实践指向性”。

  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纵观历史上的大科学家、大学问家,无不是兴趣使然。兴趣从何而来?顾明远认为,一是来自儿童的天性。儿童生来就有好奇心,对外部世界充满了新鲜感。二是来自活动。儿童在活动中会产生很多疑问,总想寻找答案。所以教师要呵护儿童的好奇心,组织学生活动,激发他们的兴趣。

  几千年来,教师一直处于教育的中心位置,新中国成立后,对苏联教育经验的全盘照搬更加强化了教师的这一地位,教学中往往把学生视作被动的接受教育的对象,看不到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也不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从而使得学生学习消极被动,学习负担过重,这在一段时期内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的痼疾。1981年,顾明远在《江苏教育》第10期发表了《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一文,第一次提出“学生主体说”,引起了学术界的争议。有人批评事物只能有一个主体,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教师才是教育的主体。针对这个观点,顾明远在《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4期发表的《论教育的传统与变革》一文中明确说明,“教师的主导作用”一词是由苏联教育学中的видущая роль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先导、引导作用,并无主体的含义。同时,他还强调“既要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的对象,又看作是教育的主体”。二者并不矛盾,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教师遵照教育方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但要让教育有成效,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可以说,“学生主体说”是顾明远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标志,正如“学生主体说”在一开始遭到质疑和批判一样,同一时期顾先生提出的“现代教育论”,也面临很大的风险。当时正值学界开展“教育本质”大讨论,1979年顾明远在《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与教育》一文中提出:“教育范畴有一部分是属于上层建筑,但它不完全是上层建筑,它与生产有许多方面有着直接的联系。”1980年《红旗》杂志又刊登了顾明远《现代生产与现代教育》的讲稿,其中明确提出“现代教育是现代生产的产物”,这在思想尚未解放的改革开放初期,确实面临着一定的争议。但顾明远坚持深入研究,并在此后的二三十年间发展了一整套成熟的教育现代化理论体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许美德(Ruth Hayhoe)教授曾这样评价:“顾明远先生对中国教育和经济转型的首要贡献是将教育与西方的现代化经验联系起来,为中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了经验和教训”,并称顾明远是“中国比较教育学者和现代化理论家”。

  “学生主体说”就是顾明远现代教育思想在师生关系中的重要主张。它不仅在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衍生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裴娣娜的“主体教育”理论,更在实践领域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实验,如北京市一师附小的“愉快教育”实验、南京市琅琊路小学“三个小主人”培养目标、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的“主体教育”实验等。裴娣娜回忆道:“顾明远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学生是主体’的重要论断。1992年启动的主体教育实验,就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如今“学生主体说”已成为当下中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前提共识,成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趋势。

  教书育人在细微处

  2017年10月,顾明远在与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苏霍姆林斯卡娅对话时,卡娅提及“苏霍姆林斯基说‘看到’孩子,不应只是像看到一件乐器一样,作为老师‘看到’孩子并不困难,但要‘看见’孩子是不容易的”。对此,顾明远也深表认同。他常说,少年儿童的心理是很娇嫩的,稍有差池,容易受到伤害。为什么小朋友出门总要家长抱,因为孩子希望看到更高更远的世界;为什么有的小朋友不愿意去幼儿园,可能是幼儿园老师一个不经意的动作或不经意的眼神伤害了孩子幼小的心灵。因此,父母也好,老师也好,要注意呵护儿童,及时了解他们的想法。同时,学生愿意以老师为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学生眼里,被他们所模仿。

顾明远薪火相传(顾明远春风化雨)(2)

《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 作者/供图

  当然,“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并不只是表面的行为,在顾明远看来,“培养人是一项十分精细深入的工程,需要在教育内容(课程)、培养方式(方法)上下功夫,不能追求表面的热闹”。近年来,顾明远特别强调课堂教学的重要性。2004年以来,他的足迹遍布全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到近200所学校参观考察,这些学校有著名的北京十一中学、南开中学等,也有远离市区的大峪中学和西部地区的农村学校。2008年9月10日,汶川地震后的第一个教师节到来之际,顾明远到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都江堰市和德阳市的什邡市等12所学校看望中小学教师。走访学校时,顾明远亲临教学一线,认真听课,他特别关心老师是否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是否注意在言语上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深度思考,这当然对老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早在1989年,顾明远就意识到了教师专业水平提升的重要性。在当年5月的《瞭望》周刊上,他发表了一篇短文《必须使教师职业具有不可替代性》,明确提出,任何一个职业,只有具有不可替代性,这个职业才能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尊重。这背后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1980年,顾明远和靳希斌、赵敏成等人到四川、湖北、湖南、浙江、上海等地调查。在招待所闲聊时,顾明远认为知识分子的待遇很低,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师的待遇太低。这时一位同住的干部忽然说:“农村小学教师大多是半文盲,怎么能称为知识分子呢?”这句话对顾明远的刺激很大。此后,顾明远一直致力于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他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建议设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这一建议于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后来,国务院学位办又设立了专业教育博士学位,全国千万教师从此有了专业发展的更大空间。这也成为顾明远最为骄傲的贡献之一。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顾明远越发意识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他常说,虽然信息技术、互联网改变了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但教育的本质不变。教育传承文化、创新知识和培养人才的本质不会变,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不会变。中国向来重视德行,强调教师要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榜样。他认为,教师要“既做经师,更做人师”。正如所强调的,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

  学生成长在活动中

  10年前,《第五十六号教室——雷夫老师中国讲演录》一书风靡中国,雷夫的故事一度成为传奇。顾明远看完后总结到,雷夫的理念主要有两点:一是相信学生,二是组织活动。“相信学生”与顾明远一直倡导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高度一致,“组织活动”既唤起了顾明远在南菁中学和苏联徒步时的美好记忆,也促使他开始总结自己初为人师时的经验教训。正如前文所言,顾明远在附中执教时常被学生称为“凶主任”,他也发现光对学生批评说教不仅没有效果,有时还适得其反。以往,他常常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作为自己的教育信条。受美国名师雷夫·艾斯奎斯的影响,加之多年一线的观察思考,顾明远最终将这两句教育信条发展成了现在的四句教育箴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

  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顾明远就意识到活动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他在《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一文中指出,要为学生创造一种条件和环境,使他们在矛盾中决策,那样获得的观念才巩固,才会变成它自己的坚定信念。在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不能光靠单纯的说教,而是要给学生组织一些活动,使他在活动中用自身的力量去克服缺点和错误。顾明远鼓励学校大力开展课外活动,吸引他们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聪明才智,同时使他们增长知识,增强体质,了解祖国,认识世界。

  但近年来,不少学校和社会机构对活动教育的理解有些偏差,课外活动热热闹闹,而作为学校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活动却忽视了学生兴趣的培养。因此,2014年顾明远在《中国教育报》特别撰文《学生成长在活动中——我提倡“活动教育”》,强调“学生活动并非指学生的肢体动作,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活动。有些课堂搞得很热闹,学生讨论得热烈,甚至又唱又跳,但据我观察,总有少数学生并没有积极参与,似乎是旁观者,没有积极的思维活动。另一方面,也不要误解认为讲解课就没有学生的活动。如果老师的精辟讲解能够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讲解课也是一堂好课”。2022年4月,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强调课程实践的重要性,主张通过唤醒、丰富、创造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让深度学习成为可能。这也是顾明远“学生成长在活动中”这一理念在当代的最好体现。

  入世童心出世佛

  顾先生不仅心系儿童,自己也永葆童心,对新鲜事物永远充满好奇、热情,是终身学习的典范。他70岁开始学习电脑,微博、微信、抖音……他从不抗拒,甚至比年轻人学习的还快还好。2020年,疫情来袭,很多老师尚未适应线上教学,顾先生已熟练地使用各种网络会议平台,并自己录制视频,他在年终总结时写道:“参加线上会议无数……”他对生活充满热情,摄影、书法、音乐、美食……均信手拈来。不少师生慕名前来求字,他都一一应允,学校感激万千,他却笑言,自己不是书法家,是学校给他机会练字。而面对现实问题,他又像《皇帝的新装》里那个孩童,直言不讳,奋笔疾书。

  顾明远如此积极入世,却又洒脱至极,淡泊名利。1997年,顾明远获得“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一等奖;2014年获“吴玉章终身成就奖”,2018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四有好老师终身成就奖”;所有奖金顾先生均悉数捐出,用于资助青年学者开展研究,奖励在中国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青年人。杭州师范大学聘请顾明远作为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他欣然答应,并将所得报酬捐给杭师大,设立专门的励学奖学金项目鼓励后学。1996年起,顾明远和夫人周蕖又悄悄地出资在北京师范大学设立奖助学金项目,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立志从教的优秀大学生,并再三叮嘱不要告诉受资助者。

  顾明远有真挚的童心,更有博爱的禅心,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在口述史中写下的四句人生信条:像松树一样做人,坚挺不拔;像小草一样学习,随处生根;像大海那样待人,容纳百川;像细雨那样做事,润物无声。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本报记者段丹洁对本文亦有贡献)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滕珺 韩思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