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讯(记者 王永飞报道)清凌凌的井水从琼坎儿井的出水口流出,沿着新修的明渠流向不远处的涝坝,涝坝里的井水如一块碧玉镶嵌在吐鲁番市高昌区葡萄镇古渔村的民居之间。“这条坎儿井经过修复保护以后,出水量增加了50%左右。”12月7日,古渔村村民卡德尔·热合曼说。

吐鲁番坎儿井的优势(吐鲁番今年完成13条坎儿井修复保护)(1)

今年吐鲁番市文物局申请资金700多万元,修复保护坎儿井13条,琼坎儿井正是其中之一。

12月7日,记者在吐鲁番市高昌区莱帕尔路一处施工现场看到,吊车正将一个个卵形涵吊入坎儿井的竖井中。“修建绿化带时,这条坎儿井暗渠坍塌,目前正用卵形涵将暗渠沿井壁支撑起来。一周后,这条坎儿井就可修复完毕,今年吐鲁番市13条坎儿井的修复保护任务将全部完工。”吐鲁番市高昌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文物保护科科长木拉提·乃吉木丁说。

坎儿井是在天山脚下开掘出源头竖井,沿着地下水位线再开掘出若干口竖井,将井下掏空连接起来,井、泉、渠三水合一,流向村庄和农田。新疆坎儿井研究会统计数据显示,全疆有水的坎儿井剩614条,而吐鲁番市只剩404条。

近年来,吐鲁番市文物局每年向国家文物局申请资金,用于坎儿井全程清淤以及暗渠、竖井、明渠加固等,力求保护好这一“活态”文物。“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近年来,吐鲁番市不断加大对坎儿井的保护力度,以往每年修复保护五六条,今年修复保护13条,明年计划修复保护15条。”吐鲁番学研究院副研究馆员李刚说。

目前,吐鲁番市有4个坎儿井景区,其中新疆坎儿井研究会吐鲁番坎儿井乐园最为著名。“每年都有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旅游,2018年游客量达到65万人次。”该乐园营销接待部经理帕热扎提古丽·吾秀尔说。

如今,吐鲁番市仍有大量居民将坎儿井水用于灌溉、家畜养殖等。“我家种了10余亩葡萄,用坎儿井水浇一次,半个月不用管,用渠水灌溉一个星期就干了。”卡德尔·热合曼说。

古渔村村民买明·克依木家门口正是琼坎儿井的明渠和涝坝。他说:“我从小喝坎儿井的水长大,现在已经60多岁了,还在饮用坎儿井水。”

“坎儿井和都江堰齐名,有‘地下运河’之称,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保护好坎儿井,不仅具有历史文化研究价值,还具有旅游开发价值和实用价值。”李刚说,冬天不需要灌溉,坎儿井水则用于生态补水,汇集到了艾丁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