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人把给老人做寿叫做“做十”。
在莆田华亭镇的大部分村落和仙游县的大部分乡村,有着与别地不同的做寿风俗,就是在老人年龄满“十”(男逢九,女逢十)的年份,祝寿的日子都安排在当年的正月初三举行,所以这一天的华亭及仙游大部分地区都洋溢着一片喜庆,处处都在办寿宴,由于是同一天做寿,所以往往一家人在正月初三这一天,要分开好几处去参加宴席。
莆田农村的宴席还是很豪气的
这种做寿习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北宋陈睦为祖母到九鲤湖祈仙梦、求仙泉治愈盲眼,而后阖村来贺,陈睦为答谢乡邻便建议将祖母的九十寿辰、叔父的七十寿辰、兄长和自己的五十寿辰合在初三当日一同庆祝,既答谢了乡邻又阖家同欢,渐渐地就演变成正月初三给老人做寿。
而另一说法是: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侵犯福建,兴化府城(今莆田城)在农历十一月二十九被倭寇攻陷,并被占据达两个月之久。兴化城内被焚毁殆尽,死亡3万余人。
正月初二这天,戚继光打赢后,躲避在山里的老百姓回家看,发现亲人被杀,十室九空十分凄凉。大家忙著收尸,料理后事。因为初二在家里为亲人收尸,大家就把这日定为“探亡日”。
初二探亡后,劫后余生的老人们借这一日召集亲人,大摆筵宴,相庆劫后余生相关。尤其是相互庆祝老人平安,于是逐渐就演变成了正月初三给老人做寿的习俗。
莆田给老人做寿非常讲究,仪式感很强,形成独特的做寿习俗,比如嫁出去的女儿要“办盘”,“担盘”。
不管是何种原因,这一习俗的形成也为我们了解莆田祝寿风俗提供了一个集中展示的样板。
由于新冠疫情原因,为配合防疫,这几年,华亭镇和仙游县各村取消了聚集型的做寿庆祝活动。
但是,这一独特的,体现尊老,祈求老人健康长寿的习俗必将不断延续。
#莆田文化#
声明:文中图片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