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比较宅、不善社交的人,但越宅的人,越有可能做出好的社交产品,因为他最懂什么是孤独。”

——奉佑生,映客CEO

陌陌创始人抖音(最懂社交的人都是孤独的)(1)

芬兰漫画家卡罗利娜·科尔霍宁(Karoliina Korhonen)创作的《芬兰人的噩梦》带火了“精芬”(精神上的芬兰人,泛指像芬兰人一样不爱社交,极度注重个人空间的一类人)一词,不少人纷纷表示“确认过眼神,我大概是个可爱的芬兰人。”

想要出门,但是邻居在走廊上

陌陌创始人抖音(最懂社交的人都是孤独的)(2)

被人表扬,恨不得钻到桌子底下

陌陌创始人抖音(最懂社交的人都是孤独的)(3)

你确实有问题想问,但又不想引人注意

陌陌创始人抖音(最懂社交的人都是孤独的)(4)

图片源于《芬兰人的噩梦》

随着当代年轻人的宅文化逐渐走进大众视野,人们渐渐发现其背后的核心是孤独。

《孤独经济》报告显示,61.47%的人平时会感觉孤独;偶尔孤独的人占51.77%;经常孤独的人占27.22%;每天都会孤独的人占21.01%。

经济高速发展背后,越来越孤独的年轻人是什么样的?——没有多余的表情和欲望,日复一日干着相同的工作,不爱出门也不爱社交。

以至于久而久之,整个社会有了对这个群体的刻板印象:孤独的人不懂社交。

这个群体也就有了这样的自我暗示:我们不擅长社交,还是静静地一个人呆着比较好。

但,果真如此吗?

张小龙在做出微信前就是个内向而又落魄的程序员,但这样孤独的他却做出了改变无数人社交方式的微信。

他说:“每一个不善沟通的孩子都有强大的帮助别人沟通的内在力量。”

直播平台映客CEO奉佑生在映客上市前的最后一次路演中提到:

“我是一个比较宅、不善社交的人,但越宅的人,越有可能做出好的社交产品,因为他最懂什么是孤独。”

孤独和不善社交划上等号,看上去似乎过于武断了。

1. 孤独的人,其实也想社交

“空巢青年”这个词确实反映了当今社会年轻人的孤独现状——水果按个买,快递寄公司,回家反锁门,吃饭玩手机。

《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63.6%受访者认为“空巢青年”的苦闷并未得到足够的关注和理解。除此之外,社会上对于他们的刻板成见也常常压得他们喘不过气。

却没有人注意到,那些被大多数人认为不爱社交的“孤独怪人”,其实也怀着一颗想要社交的心啊。

社交其实一直都是社会发展的主流。

当代美国社会学家彼得·贝格尔在《神圣的帷幕》中提到:“与其他哺乳动物不同,人生来就是未完成的。”人的“完成”需要经过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而这种社会化的过程却被社交网络的发展阻碍了。

《社交网络与赋能研究报告》调查显示,73%的青年人通常每隔15分钟至少看一次社交软件,人们埋头于手机里的虚拟世界,而对真实的社会不闻不问。

但我们似乎没有去深入探究这一现象背后的心理因素。

今年,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心理学研究人员在美国《心理学前沿》杂志发表报告称,手机上瘾者不是厌恶社交,而是太热衷与他人互动。

他们渴望通过社交媒体来维护自己的社交关系。

每一次点赞,每一条评论的背后,都是与人亲近的渴望,都是在试图从一个人的孤独中逃离。

今年初,杭州90后女生“heyoneegg”因为一个人吃饭太孤独,在闲鱼出租自己的厨房,许多网友表示“出钱也愿意去”。

看似不懂社交沉迷手机的年轻人,其实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努力跟人建立社交关系呀。

2. 最懂社交的陌陌创始人,特别孤独

陌陌的创始人唐岩是一个很孤独的人。

2003年7月,唐刚到北京,白天在五道口的网易上班,晚上睡在和平里附近地下室的小隔间里,每月330元的房租钱是他最大最心疼的一笔开支。

即便晚上加班很累,他也要踩着点坐11点半最后一班104路公交车回家,因为只有那趟公交能刷公司发的价值40元的月票。

2004年圣诞平安夜,唐岩赶得太急,公交车发动了他才意识到坐错车了,不敢让司机停车,他只好先从裤兜里掏出仅有的一元钱买了票。

因为不知道路线是否一致,唐岩着急想找个人问问,但盯着操北京口音的售票大妈,想到自己浓重的湖南口音,犹豫了好几次,还是没敢开口。

唐岩坐立难安地数着站名到了安贞门,他才确信,路线肯定错了,于是赶紧下车,一个人深夜孤零零地往家里赶。

“心虚,我是个外地人,说话有口音,害怕被大妈鄙视。”唐岩事后回忆道。

到后来,陌陌上线。他每天拼命工作,为了帮别人交友,缓解孤独,但生活中的他却是孤独的。

唐岩说:“我有时候特别特别累,有时候情感也很脆弱。可是没法释放,你绝对听不到任何一个人说唐岩在我这哭了。只能靠自己消解自己硬熬,这个是很苦的。”

自己在孤独里“熬”着的唐岩,却为众多孤独的人带来了非常好的社交产品。除了陌陌,唐岩在生活中也用真诚的态度收获了别人的认可。

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的张颖曾评价唐岩说:“他跟你点点滴滴沟通的过程中,你觉得舒服,他一个很真的人。”

孤独的人在社交中未必不占优势,相反,他们可能才是更懂社交的那批人。

3. 孤独的人,更懂社交

富兰克林马歇尔学院的梅根·L·诺尔斯(Megan L. Knowles)教授曾设计过一个实验。

他和他的同事要求86位被测对象完成了一份测量孤独程度的量表,然后要求他们说出电脑上24张人脸所对应的表情以及背后的情绪含义(悲伤、愤怒、喜悦等)。

他们告诉一部分被测对象这只是个普通的小测验,而告诉另一部分被测对象这是一个社交技能测试,不及格代表着被测对象在社交方面是有障碍的。

实验结果显示,在被告知这是社交技能测试的人中,孤独者的表现更差,他们甚至会因为过于焦虑而“卡壳”;而在被告知这只是普通测验的人中,孤独者对情绪的识别要更精准。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心理咨询师张晓庆对此解释道:

“正因孤独者们渴望获得归属和人际交往,他们才对与情绪相关的蛛丝马迹更加上心。”他们也因此具备了在社交上表现得更好的潜质。

心理学有个概念叫“镜像神经元”,它让我们出于本能地模仿他人的行为,比如看别人吃东西时,你会流口水。

镜像神经元会让我们对他人的情绪感同身受,出现我们常说的“移情”现象。

而孤独的人之所以容易感到孤独,是因为他们对别人的情绪更为敏感,这也意味着他们拥有更多的镜像神经元。

镜像神经元系统的活跃能让他们更敏锐、清晰地感知对方的情绪,捕捉交往对象情绪当中的微小变化。

这让孤独的人在理解他人的情感方面具有了先天性的优势。

除了以上提到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普遍承认,孤独者有更多的时间反思自身,他们对世态有更深刻的洞察,宠辱不惊的处事风格也容易和其他人形成深度稳固的交友关系。

4. 受不了孤独的人选择社交,受不了社交的人选择孤独

周国平在《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中提到:

无聊是一颗空虚的心去寻求充实而不可得,寂寞是寻找普遍的温暖与安慰而不可得,孤独是一颗值得理解的心灵去寻求理解而不可得。

在主流价值观中,承认孤独好像就是在承认某种失败,我们总是被迫装作不孤独。

但事实上,不管如何否认,我们都没有办法逃避孤独。孤独是“个人与任何其他生命之间存在着的无法跨越的鸿沟”,它始终与我们同在。

一个人看起来是否 “孤独”,不过是自由选择的结果,受不了孤独的人选择社交,受不了社交的人选择孤独。孤独的人照样可以是社交王,只要愿意尝试。

至于如何尝试,有以下三个小建议:

首先,分别列一个线上和线下关系清单,审视自己目前的关系网络,重点标注那些需要或者想要继续维系的关系,并尝试形成深度联结;把那些无用的,尤其是想要利用自己的关系果断划掉。

其次,尝试参加志愿活动,比如去养老院陪伴老人、参与义务清洁活动等。

当我们去帮助他人时,我们的心思会从关注自己转移到关注他人,不容易产生自我焦虑感。

同时,在志愿活动中,孤独者被拒绝的概率会降低,在正向激励中他们才能慢慢建立起和别人交流的自信。

最后,抱着另外的目标去接触社交场景,比如,以对绘画感兴趣的身份参加绘画课,因为要准备马拉松比赛而去健身房训练等。

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别人会觉得孤独者是因为纯粹的热爱而非寂寞才来参加活动,这大大减少了孤独者的心理负担;

另一方面,当我们把关注点从社交上移开时,我们就不容易因为二次揣测(second-guessing)和过度思考(over-thinking)陷入不必要的焦虑当中。

作者:芋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