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社长等了快两年的电视剧。

两年,730天,17520个小时,具体量化后才发现自己等了这么久。

但,它值得。

光从分数上就可见一斑:豆瓣上,第一季9.1分,第二季打破了“续集必烂”的定律,一集便冲上9.6,完结后拿下9.3的高分。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俗女养成记2》。

可惜她的星途并没有想象中顺利(封神两年后她终于回归)(1)

内容横跨1和2,这样更便于我们去了解这部剧的优秀

《俗女养成记》真的是一部很小众的台剧,没有吸睛流量,也不具备任何爆点,甚至都很难在其中找到可以推上热搜的话题。

如果非要给这部剧定性,社长想给它这几个关键词:

普通、质朴、平淡。

里面的女主陈嘉玲,像极了平凡你我的人生,没有跌宕起伏,却余味悠长。

而这里面夹杂的“情”,更是普通人穷其一生,想要去追求的终极美好。

可惜她的星途并没有想象中顺利(封神两年后她终于回归)(2)

陈嘉玲,41岁,未婚,无业。

在老一辈的人眼里,这样的人很失败,这样没有家庭没有稳定工作的女人,更失败。

其实,两年前陈嘉玲差点就结婚了。

可惜她的星途并没有想象中顺利(封神两年后她终于回归)(3)

交往四年的前男友向她求婚时,她却提出了分手。

表面上看,是因为男友妈妈插手两人的生活,深层探究起来,其实是陈嘉玲已经不爱男友了。

这种不爱,是有证据的。

和男友共处的晚上,她发现自己来姨妈了。陈嘉玲一点都不觉得可惜,脸上反而挂着抑制不住的微笑。

有人说,当爱情退化成亲情,是从性欲减退开始的。

但有人能接受爱情趋于平淡后,步入婚姻殿堂,从此稳定过一生。有人就无法接受后半生,被老公婆婆安排的日子。

陈嘉玲就是后者。

可惜她的星途并没有想象中顺利(封神两年后她终于回归)(4)

感情上马马虎虎,工作上也焦头烂额。

陈嘉玲的工作是董事长秘书,看起来风光,做的都是打杂的工作。上班了要服务董事长,下班了还要服务董事长的情人,24小时on call不间断。

在一场误会中,她辞职了,陈嘉玲选择离开台北,回到台南。

在台南,她找到了久违的人情和温暖,放松和快乐。

这部拍于中国台湾的电视剧,用地道难懂的闽南语,彻底征服了两岸的观众。

语言虽然难懂,但其中流露出的情感,却能消弭掉语言障碍,抚慰每个人柔软的内心。

就像社长在前面说的,我们都能在陈嘉玲身上,看到部分的自己。

孤身一人,到大城市打拼,把青春交付给了工作,到头来却毫无收获。

但陈嘉玲又比我们幸运,她是个拥有着许多许多爱的女孩。

这份爱来自于她家庭里的每个亲人,这让她拥有底气在大城市拼搏,即便最后输了,也依然有躲避的港湾。

可惜她的星途并没有想象中顺利(封神两年后她终于回归)(5)

看过这部剧的人,多多少少都羡慕着陈嘉玲的家庭。

这里没有重男轻女,即便陈嘉玲是女孩子,爷爷也拿她当心头肉。

在那个封闭的年代,其实非常难得。

可惜她的星途并没有想象中顺利(封神两年后她终于回归)(6)

每天,爷爷都会坐在门口,帮孙女放哨,只要儿媳买菜回来,他就会立马通知正在看电视的孙女,让她赶紧进屋写作业。

即便被拆穿,爷爷也会背锅,说是自己在看电视。

嘉玲去台北读书那一年,全家人给她录了一段影像当送别礼物。

到了爷爷这里,他拿出一个铁皮盒子,里面全是嘉玲的物品:嘉玲第一次写的名字、嘉玲第一次得奖的作文、嘉玲第一次做的手工兔子......

可惜她的星途并没有想象中顺利(封神两年后她终于回归)(7)

他把对嘉玲的爱,都妥帖地放进盒子里,好好收藏着。

陈嘉玲的家庭,是最好的教育范本,它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乐观自信,自尊自爱的孩子,是如何成长起来的。

其中一幕,让我印象深刻。

嘉玲的叔叔是眼高手低的人,几年没回家的他,一回家就说自己要在台南开宠物店。

没人相信他能成功,除了陈嘉玲。

她拿出自己的存钱罐,表示要入股叔叔的宠物店。不仅如此,还身体力行地开始发传单,做口碑。

可惜她的星途并没有想象中顺利(封神两年后她终于回归)(8)

叔叔“疯”过之后独自回到了台北,留下了希望破灭的嘉玲。

爷爷耐着性子给嘉玲解释:叔叔觉得太难不适合开店,他去台北开,等开起来就让你去当店长。

不久后,嘉玲收到叔叔寄来的明信片,上面嘱咐嘉玲要开心,要勇敢,要乐观。

可惜她的星途并没有想象中顺利(封神两年后她终于回归)(9)

其实,这哪是叔叔送的,不过是爸爸以叔叔的口吻,写来骗女儿的。

说谎不过是一种手段,保护嘉玲那份转瞬即逝的天真,才是最终的目的。

扼杀天真很容易,几个眼神几句话就够了。

但保护这份天真却很复杂,不仅需要耐心和爱心,还需要绞尽脑汁,编造扎实的谎言。

爷爷和爸爸选择了最复杂的那条路。

最让观众泪目的,是嘉玲妈妈对儿子的态度。

嘉玲有个弟弟,是同性恋。

可惜她的星途并没有想象中顺利(封神两年后她终于回归)(10)

奶奶的葬礼上,弟弟当着一大家人的面坦白性向。亲戚听了开始大骂他不孝,给陈家丢脸。

一向隐忍的妈妈突然站起来,冷静地把亲戚赶了出去。

其实,在儿子高中时,妈妈就知道儿子“不正常”,她一开始以为儿子生病了,到处看书读报,试图了解这个“病”到底是什么引起的。

到最后她才知道,儿子不是病了,儿子只是天生如此。

从震惊到害怕,再到坦然接受,这个目不识丁的女人,用爱包容了儿子的一切。

她说:“他活到现在30岁了,还不敢跟人讲,也是很辛苦,我很想跟他说,其实我知道,你不是一个人,你不用那么孤单。”

可惜她的星途并没有想象中顺利(封神两年后她终于回归)(11)

无论是陈嘉玲,还是她的弟弟,之所以能活得这么自爱、坦然、勇敢,都是因为家人给足了满满的爱,这些爱足以支撑他们度过每一个低谷。

能得到这么多爱,是何其幸运的事。

可惜她的星途并没有想象中顺利(封神两年后她终于回归)(12)

在《俗女养成记》的第一部中,陈嘉玲试图和外界和解。

到了第二部,则是她试图和自己和解。

41岁的陈嘉玲,提前进入了更年期,这意味着她快要停经了。

不仅如此,她还容易疲惫、易怒、晚上睡觉时会严重盗汗。

可惜她的星途并没有想象中顺利(封神两年后她终于回归)(13)

身体上的种种自然反应,都在暗示陈嘉玲,她开始衰老了。

陈嘉玲害怕绝经这件事,但她忘了,她以前是多么讨厌月经。

这一段的拍摄,依然延续了蒙太奇剪辑手法。

从41岁陈嘉玲面临快要绝经的现在,跳到初中生陈嘉玲第一次来月经的那年。

那年,她第一次遭遇初潮,却毫无防备,被打得措手不及。

可惜她的星途并没有想象中顺利(封神两年后她终于回归)(14)

以后的每个月,她都要面对被染红的床单,身体上的痛苦,以及精神上的压迫,因为在当地人看来,来月经的女人都是不吉利。

嘉玲问奶奶,这月经要来多久。奶奶说要来四十年。

小小的陈嘉玲奔溃了,四十年这么长,怎么熬啊!

一晃眼,来月经明明还像是发生在昨天的事,怎么现在快绝经了?

时间,是最经不起推敲的。

它张着大口,悄无声息地跟在你身后,慢慢吞噬着属于你的记忆、精力、容貌,还有梦想。

陈嘉玲背着所有人,给眼周打了玻尿酸,导致眼周红肿,什么都看不到。

她说:“我这辈子没当过美女,但医生说我没时间了,我要停经了,我想去打玻尿酸,看能不能漂亮一点”。

可惜她的星途并没有想象中顺利(封神两年后她终于回归)(15)

这是被时间吞噬后,陈嘉玲所能做出的最后挣扎。

但很明显,她失败了。

她向男友哭诉:“我接下来脾气会变差,半夜会流汗,声音会越来越低,皮肤会越来越粗,然后还有骨质疏松症”。

男友说:“我也没多帅啦”。

她的害怕,都被男友悉数接住,然后将之悄无声息地消弭于无形中。

陈嘉玲最终接纳了逐渐走向衰老的自己。时间夺走了她很多东西,却沉淀下了很多的爱。

可惜她的星途并没有想象中顺利(封神两年后她终于回归)(16)

这部剧里,有段台词一直被拿来津津乐道:

“你是从几时开始忘记了,忘记了这辈子其实很长,长到你可以跌倒再站起来,做梦又醒过来。

你又是从几时开始忘记了,这辈子其实很短,短得你没时间再去勉强自己,没时间再去讨厌你自己。”

这段话,其实就是这部剧的注脚。

社长前面说,陈嘉玲像极了平凡的你我,有失意,有困苦。

但说实话,我们不一定能像她一样,获取这么多的爱和包容。虽然她总说“一事无成”,但她所拥有的爱弥足珍贵。

也因此,这个带着现实色彩的乌托邦,才总让人念念不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