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以上的五个句子您有什么感受呢?下面请您再听五个句子,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你要相信孩子其实比想象的更棒?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你要相信孩子其实比想象的更棒(鼓励您的孩子吧)

你要相信孩子其实比想象的更棒

听了以上的五个句子您有什么感受呢?下面请您再听五个句子。

1、你付出了努力,这是你应该得到的。

2、你是怎么做到的?

3、你自己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4、我相信你的判断。

5、我相信你可以从错误中学习。

两组句子您都听完了,假如您是一个孩子,您听到家长对自己说这些话,您有什么感受呢?您可能觉得这些话听着都挺受用的,可是又觉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是啊,细听起来这两组话是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说第一组中的“100分,你真棒!”“我为你骄傲!”听完了的第一感觉,会觉得妈妈认可我了,开心!接下来会想如果我下次考试不到100分,妈妈是不是就不为我骄傲了?听到“真好!都是按照我的想法做的。”孩子会想,如果不按照妈妈的想法做,妈妈会不高兴的。我们再来分析一下第二组话,“你付出了努力,这是你应该得到的。”家长肯定了孩子的努力,下次孩子还会努力。“我相信你可以从错误中学习。”孩子听了后,会觉得失败是暂时的,自己可以从错误中学习。家长说“你是怎么做到的?”孩子会思考自己的经验,迁移到以后的事情中。

第一组五句话都是表扬的话,第二组五句话是鼓励的话。家长长期对孩子说表扬的话,孩子就会对表扬上瘾,会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并且会害怕失败;家长长期对孩子说鼓励的话,孩子会不害怕失败,并且认为失败是暂时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在错误中学习,自己会不断进步。孩子会总结成功的经验,为以后的成功做准备。具体来说,表扬和鼓励有这些区别。

表扬指向做事的人,比如“好孩子”;鼓励指向行为,比如“干得好”。

表扬认可完美的结果,比如“你做得正确”;鼓励认可努力和进步,比如“你尽力了”,“进步了!”。

表扬是摆家长的架子,比如“你所做的一切我都很满意。”鼓励是欣赏和尊重孩子,比如“我们一起想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表扬以家长为核心,比如“我为你感到骄傲!”鼓励以孩子为核心,比如“谢谢你的帮助!”

表扬导致孩子为他人而改变,鼓励导致孩子为自己而改变。

表扬还导致孩子自我价值感的改变,只有当得到他人表扬时,才有自我价值感;长期受鼓励的孩子会觉得自己有价值,无需别人认可。

小叶是一名刚刚升入重点中学的初一学生,小学成绩十分优秀,他在家长、老师、亲戚、邻居的一片赞扬声中长大。小叶到了重点中学分到了重点班,班里排名从前三落到了中等。不再是班干部,甚至连小组长都没当上。七科老师没有一个人“答理”他,他感觉自己落到了谷底,自信心大跌。

小叶虽然表现的是适应问题,其背后深层的原因和周围环境特别是父母从小过多表扬有关系。表扬可能会促进一些孩子改善行为,但是长期生活在表扬环境中的孩子,也会受到表扬的负面影响。这些孩子总是在寻求别人的认可,一旦觉得没有得到认可就会情绪低落。表扬的长期效果是让孩子依赖他人。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信是培养出来的,是从应对失望、解决问题以及由错误中学习的大量机会中获得的。

小叶遇到的问题是成长问题,是获得成长经验的大好机会。这时候的小叶需要来自家长和老师的鼓励。鼓励的话怎样说呢?

鼓励——潜能

小叶在他人的赞扬声中长大的,所以形成了他需要他人赞许的习惯,只有得到了他人的赞许小叶才能看到自己的价值。真实情况是小叶在学习上的价值是本来就存在的,和别人的赞许没有关系。所以,帮助小叶看到自己学习的潜能,是帮助他增强自信心的关键。比如,家长可以这样说,“刚上学的时候,你数学不是很好,后来数学成绩有了飞跃,当时你是怎么做到的?”

鼓励——优势

鼓励优势,也就是帮助小叶看到自己的优势。到了新班级小叶的总成绩成了中等,初一学生学习的科目有七科之多,哪些是他的优势学科呢?家长可以这样问:“你喜欢学习哪些学科呢?”“哪些学科成绩在班里有优势呢?”

鼓励——积极行为

上初中后小叶虽然有情绪低落,有各种各样的抱怨,同时他也会有许多积极行为,比如:坚持上课、认真完成作业、向同学请教、放假带书回家复习等等,这些都是小叶的积极行为,家长看在眼里的同时要鼓励孩子的积极行为。比如说:“问同桌问题,有什么收获呀?”

鼓励——过程

鼓励过程的意思,就是要细心观察孩子完成某件事情的过程,并在当下或者事后给予鼓励。不了解过程的父母,可能会因为孩子一小时只解完一道题而责骂孩子;不过,观察整个过程的父母,则会对孩子一步一步寻求答案的辛苦感到难能可贵而给予鼓励。这就是对于过程了解与否的父母之间的差异。小叶的父母,可以观察小叶上初中后,在家学习的过程,给予鼓励。

鼓励——努力

“好聪明!”、“太了不起了!”这样的表扬是能力归因,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成功是因为自己能力强,相反如果孩子做某件事情的结果不尽如人意,就会质疑自己的能力,长此以往孩子就会避免去做有挑战性的事情,因为孩子害怕失败。

相对于不可掌握的因素,努力是孩子可以掌控的因素。若是对努力进行鼓励,孩子就会对自己的成果更加自豪,当孩子遇到失败时孩子会归因为自己的努力不够,从而通过努力改变现状。小叶需要的就是有关努力的鼓励,家长通过鼓励努力使他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现状。

孩子面对大人时,需要的是归属感和价值感。鼓励能有效地增强孩子的归属感和价值感。德雷克斯说:“孩子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孩子不仅仅在学习上需要家长的鼓励,在成长的各个方面孩子都需要家长的鼓励。鼓励,是给孩子提供机会,让他们培养我有能力,我能贡献,我能影响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

今天主要和大家介绍了两方面的内容,鼓励和表扬的不同,如何鼓励孩子。下面我们简单地回顾一下。

对于不知道如何恰当地运用鼓励的父母来说,搞清楚鼓励和表扬的区别是运用鼓励的一个前提条件。表扬指向做事的人,鼓励指向行为。表扬认可完美的结果,鼓励认可努力和进步。表扬是摆家长的架子,鼓励是欣赏和尊重孩子。表扬以家长为核心,鼓励以孩子为核心。表扬导致孩子为他人而改变,鼓励导致孩子为自己而改变。表扬还导致孩子自我价值感的改变,只有得到他人表扬时,才有自我价值感;长期受鼓励的孩子会觉得自己有价值,无需别人认可。如何鼓励呢?要鼓励潜能,鼓励优势,鼓励积极行为,鼓励过程,鼓励努力。

,